从零开始搭建一个简单的ui自动化测试框架02(pytest+selenium+allure)

简介: 二、先搭一个架子在我还是小白连py语法都不太熟悉的时候,经常在网上看关于自学ui自动化测试的博客,最熟悉的套路莫过于先给你介绍一下selenium的各个api,然后写一套代码去登陆微博或者百度什么的,但我今天不愿意这么写,因为这样的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不能用到实际的项目里,今天我们来先搭一个架子。

二、先搭一个架子

在我还是小白连py语法都不太熟悉的时候,经常在网上看关于自学ui自动化测试的博客,最熟悉的套路莫过于先给你介绍一下selenium的各个api,然后写一套代码去登陆微博或者百度什么的,但我今天不愿意这么写,因为这样的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不能用到实际的项目里,今天我们来先搭一个架子。

搭架子先画图

我们首先来确定一下我们的项目架构图,也即是我们打算怎么具体设计我们的项目,下面来聊一聊我设计时的思路。

其他的先不谈,测试用例肯定是集中放到一个地方的,于是我创建了一个testcase的位置专门用来放用例,此时我们的架构图是这样的:
—————testcase

接下来我又想到,我们的用例可能需要按照要求集合执行,所以我又创建了一个testsuite的位置专门放集合的用例,于是架构图多了一个:
—————testcase
—————testsuite

然后又想到,因为我们的测试用例需要支持单独执行,所以必然需要重复的测试前和测试后的动作,先不谈更多的动作,但是打开和关闭浏览器肯定是必须的,所以要想不在每个case里重复的写这些动作,我们就需要一个测试用例的主类用以被case继承,我把这个主类单独的放置到了一个位置maincase,于是架构图:
—————testcase
—————testsuite
—————maincase

我们再来想一下case里更具体的问题吧,比如说,我们可能需要一个(除开浏览器操作外的)工具集用以对case提供支持,包括发送Email,打开windows窗口选择文件还有其他可能遇到的奇奇怪怪的事情,我们给这个部分留了一个util的位置,再来看看架构图:
—————testcase
—————testsuite
—————maincase
—————util

再想想,如果我们发送email,那当然是要先生成测试报告,测试里遇到问题的话,最好可以有截图用来看看当时为什么出错了,那么我们各留一个位置给报告和截图:
—————testcase
—————testsuite
—————maincase
—————util
—————testreport
—————sreenshot

接下来,处理一下我们的元素存放位置,元素的管理是UI自动化里的重要点,如果不做到case和元素分离的话,维护用例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每次迭代只要元素变动了,你就得一个一个case的改,这里我们把元素集中到一个config里,稍后在具体编写阶段告诉大家如何存储,这里先分一个config的位置给元素:
—————testcase
—————testsuite
—————maincase
—————util
—————testreport
—————sreenshot
—————config

最后,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用例足够简洁的话,我们就应该把那些常用的操作封装起来,这里的封装分为两个层面封装,第一是对常用基础操作的封装,第二是对常用业务操作的封装。

解释一下的话,就是我们首先把基础的操作封装到一起,例如,寻找元素,如果我们想统一使用隐式等待(不明白的话后续篇章会介绍到)去查找元素的话,就需要把selenium里的find方法封装一下,这种是对原先的基础操作的封装;
而比如说,我们写case的时候发现,很多个case都会有一个同样的跳转路径,都是通过点击xx,再点击xx到达这个页面,我们就把这个操作路径封装了给我们的case使用,避免case里重复的写这些路径,这层封装是对复用性高的业务逻辑操作的封装。

我们给这两层封装留个位置operate:

—————testcase
—————testsuite
—————maincase
—————util
—————testreport
—————sreenshot
—————config
—————operate

这样目前来看,我们的架构图大体就画完了,剩下的如果有遗漏再开发过程里修复吧,我们看看最终的项目架构(目前还是空的):

img_628a4d64ad5a5764b4c224e5dc673da9.png
image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告别脆弱:构建稳定UI自动化测试的3个核心策略
告别脆弱:构建稳定UI自动化测试的3个核心策略
280 113
|
2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算法
Playwright携手MCP:AI智能体实现自主化UI回归测试
MCP 协议使得 AI 能够通过 Playwright 操作浏览器,其中快照生成技术将页面状态转化为 LLM 可理解的文本,成为驱动自动化测试的关键。该方式适用于探索性测试和快速验证,但目前仍面临快照信息缺失、元素定位不稳定、成本高、复杂场景适应性差以及结果确定性不足等挑战。人机协同被认为是未来更可行的方向,AI 负责执行固定流程,人类则专注策略与验证。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JavaScript
Playwright MCP在UI回归测试中的实战:构建AI自主测试智能体
Playwright MCP结合AI智能体,革新UI回归测试:通过自然语言驱动浏览器操作,降低脚本编写门槛,提升测试效率与覆盖范围。借助快照解析、智能定位与Jira等工具集成,实现从需求描述到自动化执行的闭环,推动测试迈向智能化、民主化新阶段。
|
2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使用 Playwright MCP 实现 UI 自动化测试
本文介绍如何结合Playwright与MCP协议实现智能化UI自动化测试。通过自然语言指令控制浏览器,降低技术门槛,提升效率,并涵盖环境搭建、核心功能、实战案例及最佳实践,展现对话式自动化的未来趋势。
|
2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当Playwright遇见MCP,AI智能体实现自主化UI回归测试
本文探讨如何通过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让AI智能体驱动Playwright实现端到端自动化测试。重点解析快照技术的实现原理与实战流程,同时深入剖析其在信息丢失、元素定位、成本效率及逻辑复杂性等方面的现实挑战。
|
3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测试技术
Browser-Use在UI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
Browser-Use是一款浏览器自动化工具,具备视觉与HTML解析、多标签管理、操作记录与复现、自定义操作、自我纠正及并行执行等功能,助力AI智能体高效完成网页任务。
310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测试技术
UI总改版?这个自我修复的AI测试神器让团队告别深夜紧急回滚
BrowserStack推出革命性AI代理套件,以5大专属代理重构测试全流程:测试用例生成准确率91%、低代码脚本转化提速10倍、自修复机制降低40%失败率。深度集成IDE生态,实现"测试即服务",将团队生产力提升50%,重新定义质量保障边界。
|
5月前
|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Python
UI自动化测试中的元素等待机制解析
在UI自动化测试中,元素定位失败常因页面存在iframe或缺乏合理等待机制。本文解析三种等待策略及其应用场景:显式等待可精确控制单个元素等待条件,支持自定义轮询;隐式等待全局生效,适合简单页面加载;强制等待仅用于临时调试,正式脚本慎用。通过对比三者执行精度、资源消耗及适用场景,帮助选择最优策略,提升测试效率与稳定性。
|
11月前
|
Web App开发 IDE JavaScript
Selenium IDE:Web自动化测试的得力助手
Selenium IDE:Web自动化测试的利器。作为开源工具,Selenium IDE支持录制与回放用户操作,适用于Chrome、Firefox等多浏览器,简化了测试流程,提升了效率,降低了自动化测试的门槛。它还支持导出多种编程语言的脚本,便于测试集成与复用。
336 31
Selenium IDE:Web自动化测试的得力助手
|
11月前
|
Web App开发 IDE 测试技术
Selenium:强大的 Web 自动化测试工具
Selenium 是一款强大的 Web 自动化测试工具,包括 Selenium IDE、WebDriver 和 Grid 三大组件,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跨平台操作。它能有效提高测试效率,解决跨浏览器兼容性问题,进行性能测试和数据驱动测试,尽管存在学习曲线较陡、不稳定等缺点,但其优势明显,是自动化测试领域的首选工具。
674 17
Selenium:强大的 Web 自动化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