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习之道》— 放松点,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简介: (1)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自21世纪以来,神经学家就已经对大脑中两种思维模式网络模式间的相互切换取得了研究上的长足进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这两种思考状态基于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我们将其分别称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1)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自21世纪以来,神经学家就已经对大脑中两种思维模式网络模式间的相互切换取得了研究上的长足进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这两种思考状态基于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我们将其分别称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与大脑前额叶皮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关;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东西上,然后砰的一声,专注模式就打开了。
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了;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
通常,专注模式生成了初步思路以后,发散模式的灵感才源源涌现。

(2)专注模式:一台排布紧凑的弹球机

专注模式中紧密排布的弹柱(一小簇神经元)能让你更轻松的得到一个确切的想法,专注模式是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启用专注模式,常常是因为已掌握的基础概念对于你而言既熟悉又轻松。
专注模式意味着你我们高度专注于一个特定问题或者概念;但有些时候,你会无意中发现高度集中集中的思维确实南辕北辙:你忙着在脑中某处寻找答案,而真正的答案还远在大脑的另一边呢。
如果你要学点新东西,发散模式会助你一臂之力。发散思维让你无法专注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但它可以让你离解决办法更近一步。

(3)为什么数学和科学知识会更难对付

  • ①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隐晦;
  • ② 思维定式效应;在这种效应里,你脑海中已有的,或是最初的想法,会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

(4)发散模式:一台间距松散的弹球机

如果你要理解新事物,那最好关掉精确的专注思考模式,把开关切换到“广角光源”直到你锁定了一个新的、更有成效的方法。发散模式具有自由意志。

(5)为什么要有两种思考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与慎重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项联系更为紧密;它似乎也更为擅长处理连贯性的、富于逻辑性的思考:上一步推导出下一步,诸如此类的。而与右半球相关的,则更多是像四处扫视环境、与他人互动或是处理情绪之类的活动。

(6)拖延的前奏

如果拖延,你就没有时间供专注模式稳扎稳打,只够走马观花的过上一遍。

(7)小结

  •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你会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择一而用。
  • 如果我们开始就用专注模式处理新的概念和陌生的问题,很容易止步不前。在初读一本书时,先宏观浏览一遍会比较好,用一两分钟预先翻阅,再开始深度阅读,会对思维的组织产生很大的帮助。
  • 想要发掘新点子,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最初的关注,接着也需要给注意力放个假,让它从眼前的问题上溜开一会儿。
  • 定式效应就是说因死盯着有瑕疵的方法不放,而在解决问题时陷入僵局。切换到发散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解脱出来。记住这一点,有时候你的思考得灵活点。想要解决问题,理解概念,你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概念之间转换。最初的想法反而可能是舞蹈。
目录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程序员
程序员的恐惧之源---‘“改需求”
【5月更文挑战第21天】程序员的恐惧之源---‘“改需求”
|
1月前
日积月累的力量|读《刻意练习》有感
本文作者从被此书打动的几个点总结了这本书的影响意义。
|
9月前
|
设计模式 网络协议 算法
|
9月前
|
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面试者注意啦!尽量避开这个坑,千万别让培训机构割韭菜啦!
软件测试面试者注意啦!尽量避开这个坑,千万别让培训机构割韭菜啦!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Rust 安全
没有人能真正精通C++
没有人能真正精通C++
瞧!这5000个爱管闲事的工程师干的好事.....
从 2018 年 4 月来到大爱清尘基金开始,师先存就没有正经过过几个周末。
101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