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成为救智能硬件出窘境的新稻草。
2016产业热词是什么?IP!
大家都在讲IP,都在用IP,那么到底什么是IP?直接讲就是知识版权。然而当前我们谈及IP,会根据其行业不同,产业需求不同,衍生出不同的意义。
为了准确科普它,镁客网在天涯里找到了一个极好的解释:
扩大解释:帮助人们快速完成理解和定义的工具。
缩小解释:具有大范围影响力的专有工具。
再缩小一点:起码你得影响一代人,才具备成为一个有商业价值的大IP。
再在最小的定义里解释大IP和小IP:
大IP:起码影响一代人,比如《七龙珠》,《阿童木》。
小IP:至少能对一部分人形成影响力,比如《小时代》。
此外还有一种就是公共版权的大IP,比如《西游记》,它的直接解读就是,没人付费。但是每翻拍一次便火一次,商家都能赚个盆满钵。呃,吴承恩大师受我们一拜!
归根结底,IP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市场号召力”!这一点恰恰决定了IP的层级以及它的商业价值。
解释到这里,相信各位都能充分理解了。
IP的巨大商业价值
现在IP被应用最多的当属娱乐影视产业,毕竟它们的快速吸金能力最强,破亿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粉丝经济的实力向来不容小觑!
一般来讲,大IP的商业价值是多环的。据传《花千骨》的综合品牌及衍生价值高达20亿人民币;《诛仙》曾为完美时空带去10个亿的收益额;当初《爱奇艺》以《盗墓笔记》网络剧进行版权收费播放的试行,架不住粉丝的狂热,即使收费也一度让爱奇艺的播放器崩溃。而除了在影视作品上得以价值的输出,这类S级的IP还会进行“影游联动”,在游戏圈也能大火一把。
嗅到了商业点的运作者们于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知名网络小说翻拍热潮,即使不是大IP,影视公司也能包装成“大IP”,比如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太子妃升职记”网络版小说,现在成为了乐视捆绑销售的吸金利器。
因此,每一部初现端倪的IP作品,都能成为各大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玩具公司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与粉丝经济强强联手,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BB-8与腾讯
除了在娱乐影视业的大放异彩,IP能为其他产业带来什么?
我们看以下的例子:
截止2015年年底,电影《星球大战7》的洐生周边直接带来了7亿美元的销售额,特别是BB-8,美国的一家智能玩具公司Orbotix专门为此打造了一款微型BB-8机器人,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而在国内,腾讯获得了独家代理权,推出智能球型机器人“微宝”,并于去年双十一正式展开线上售卖。此外,小编还在某宝上搜出来的各种BB-8的周边产品,有手机壳、书包、短袖等等。鉴于《星7》的超大IP效应以及粉丝经济的强大购买力,BB-8的周边产品销量想必非常可观。
作为IP、IP周边与智能硬件产品的结合案例,值得竖个大拇指。
为什么智能硬件应该做IP?
众所周知,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当前智能硬件市场虽然被广泛关注,但是技术程度并没有非常成熟,与之对应的伪需求也非常地多。很多“然并卵”的功能即使花了很大的代价,也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可以说大部分的智能硬件产品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
以智能台灯为例,就算你做出一款非常酷炫、非常好用的智能台灯,兼具了人体温度感知、眼球感光测试甚至是声纹控制开关等功能,然而除了科技控以外,绝大部分的用户对于台灯的需求并不高,甚至只要能照明就可以了。这部分人并不会为了“智能”而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去买它。
因此,常常发生一款很好的智能硬件产品做出来,但是销量却不理想的情况。因为它们不能成为用户的核心需求,所谓“智能”的功能不能成为用户购买的动力。
面对这样尴尬的情况,不少厂商都在寻求销量上的突破之举。
另一方面在影视、游戏等方面,基于粉丝强大的购买力、大IP的市场号召力、以及众多的消费人群,大IP的周边产品在销量方面几乎不是问题。如果智能硬件能够借着IP的市场号召力以及粉丝人群的喜爱,在理论上是可以极大地促进曝光率、关注度以及销量的上升的。
和IP挂钩,做明星产品或是周边,对于智能硬件产品来说其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试想,如果是一款BB-8造型的智能台灯,基于粉丝心理,必然会引发极大兴趣和冲动去购买,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销量提升的可能性,在知名度和品牌的传播力度上必然锦上添花。一旦用户增加了,慢慢就会有人发现智能台灯的优点,形成了使用习惯之后,重购率就会上升。再经过用户自身的传播,智能产品就能不断扩大它的用户群,牢牢占据市场份额。
和IP结合,缔造一段好姻缘,各位智能硬件开发者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