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7日,以“耕耘数据、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18年度数据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据院”)RONG教授座谈会于双清大厦拉开帷幕。数据院院长俞士纶、副院长王建民、执行副院长韩亦舜出席此次座谈会,与来自不同学院的六位RONG教授齐聚一堂,就数据科学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及展望。
2018年度数据科学研究院RONG教授座谈会现场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数据院RONG教授江瑞率先发言,主要向在场老师们阐述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基因变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介绍针对X光片、CT、病理图像等影像分析的研究,其中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基因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江瑞表示,通过智能方法、智能模型等手段来实现生物医学与数据科学的结合,这对于发现创新的研究思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数据院RONG教授江瑞分享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基因变异与疾病的关系分析
随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与大家分享了“基于用户交互及移动轨迹的社会资本研究”,以及“基于动态网络的研究”。他表示,通过收集分析人物的人脉、人格、网络活动等数据能够形成精准画像,这种推论型大数据统计为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新算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与在场老师进行交流及讨论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研究员赵锡海分享了他在医学影像研究中的思考及成果。他表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分析简单的医学影像现今已有初步成果,但是面对复杂的医学影像,仍需要从数据源头的信息开放、采集和规范等方向进行完善和推进。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研究员赵锡海与在场老师分享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医学影像方面的研究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教授郑路则提出,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进行数据采集,然而当下用户接收信息的多样性受到了一些限制,数据分析理应起到更大的作用。此外,郑路老师的团队也就“数据助力社会治理”方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团队以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养老、社区修缮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有效改善。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副教授郑路阐述如何利用数据科学描绘精准画像
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徐葳首先从《大数据实践课》及《大数据系统基础》等教学工作切入,与在场的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及进一步探讨。徐葳老师表示,这种新型的开放式的教学项目在初期遇到很多挑战,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他近一段时间着重思考的方向。在场的各院系老师也就此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经验。在科研方面,徐葳老师与俞士纶院长就“在数据中心网络优化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与基础性技术”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讨论。徐葳老师通过分析“基于数据的运维”这一案例,阐述了“实现较好的算法”和“系统架构”在数据科学领域的核心作用,以及说明核心技术与基础性技术的本质区别。
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徐葳就教学及科研工作与大家进行深度交流
最后,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公管学院教授孟庆国老师围绕数据科学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表示,大数据时代政府引入新的技术后,原有的架构、组织关系需要重新构建。此外,他表示也需要研究原有的信息系统与数据分析之间新的融合方式。
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公管学院教授孟庆国老师就
“政务大数据”的实践及应用进行分享
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徐葳表示,打破学术壁垒在数据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RONG教授座谈会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他说道:“一方面大家可以了解到大数据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对自己的研究工作也有启发作用。另一方面,数据科学属于新兴产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大家也都在探索过程中。因此此次工作交流会也让大家有机会共同交流如何培养真正的‘大数据人才’”。
从左至右: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徐葳、社科学院副教授郑路、数据院执行副院长韩亦舜、数据院副院长王建民、数据院院长俞士纶、社科学院教授罗家德、自动化系副教授江瑞、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研究员赵锡海、数据院科研管理部总监马洁
数据院院长俞士纶说道:“在当下的科技领域,‘核心技术’这个概念愈发被大家关注。‘数据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例如,核心数据的采集对于整体的数据科学研究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