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又说回来,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应该是“我的数据我做主”吗?
去年12月,华为发布了一款名为荣耀Magic的新机,这是华为2012实验室历时2年的时间研发成果,他们基于Andriod系统重新开发了Magic Live系统,还在手机中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其中一项技术能够通过用户的微信聊天的容,自动加载出地址、天气、时间、商铺等相关信息。如果用户在通话或者文字聊天中,也能提供相关的服务信息。
华为方面认为,这也是公司与科大讯飞、高德、支付宝、携程等APP深度合作研发的结果。但是腾讯方面可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华为这样的行为不仅是获取了腾讯的数据,还侵犯了用户隐私。
事实上,这已经是今年发生的第二起巨头之间的数据之争。今年的6月1日,阿里旗下的菜鸟和顺丰之间的“数据封杀门”事件,以及京东和天天快递之间的争端,想必所有人都还记忆犹新。最终,菜鸟和顺丰在国家邮政局的调解下握手言和,京东和天天快递之间目前还尚无定论。
数据之争只是表面文章,背后隐藏的利益争端才是核心
毫不夸张的说,表面看起来阿里和顺丰、华为和腾讯之间爆发矛盾,都是因为想要拥有对数据的绝对把握。但这两起争端的背后,隐藏的是巨头们对于利益的争夺。
大数据时代,各大互联网巨头争夺用户数据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毕竟谁也不愿意放弃大数据这个“金矿”。不论是BAT,还是华为、京东,谁能够掌握更多的数据,无疑就能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占得先机。
那么,用户数据的价值究竟在哪?
通常来说用户的数据包含有姓名、常用地址、实时位置、个人爱好、行为特征、某一时段的需求等等,这些数据往往被不同领域的公司、机构所掌握。
马云此前曾在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阿里最值钱的就是数据。”而上述提到的用户数据中,最被阿里、京东、华为等等公司看重的,恐怕就是个人爱好以及某一时段的需求。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使用一些APP时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方说打开淘宝时,首页推荐的商品必定是你最近搜索过的同类型商品;点外卖时,在顶部出现的一定是你之前点过或者查看过的商家。可见,这些公司的数据库在你每次登陆后,都会记录你浏览的商品,分析出你的需求和习惯爱好之后,在你下次打开时精准推送,直击痛点。
如此一来,用户消费转化后给商家带来利润,而公司或者是平台也能从中抽成,形成巨大的“大数据”利益,而这也正是巨头之间争端的核心所在。他们都希望能够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来保持与用户之间的粘性,“捆绑”在自己的服务内。
用户对于自己的数据没有话语权,隐私保护还要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
尽管近些年数据的价值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数据归属权的界定似乎一直都很模糊。国内对于归属权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就是由各大互联网平台公司使用。但是,即便是拿到了用户的授权,这些平台公司也没有随意收集用户信息的权利。
在今年推出的《网络安全法》中就有明确要求,厂商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需要明示同意,明确披露信息用途、适用范围、时效等。除此之外,《宪法》第四十条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少数经法律程序的检查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可见,国内对于用户隐私保护的条例还是比较健全,但是国内大多数公司在收集信息时,都是将隐私条款附加在长长的用户授权协议中,而用户几乎不会阅读这冗长的协议,并且明白这协议到底说了些什么。最可怕的是,当用户选择授权之后,这些公司就开始无限制收集和使用。
可见,这些本属于用户的数据,最终用户却没有任何话语权。作为用户,如果选择坚持维护自己的隐私,就只能远离他人拥抱的便捷生活。
近些年,人们早已习惯了互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而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个人隐私保护的严重滞后。这在大跨步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明显是一个隐患。如果继续任其自由发展,迟早会对人们的个人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就比方说,电信诈骗就属于用户信息保护不当而造成的。
所以,在商业背景下,用户数据的使用与保护,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保证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在商业利益与社会治理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让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造福社会,而非破坏人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