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向别人介绍你们的系统架构?

简介:

   如果有人让你介绍你们做的系统架构是什么样子的 你会从哪说起?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架构认知,根据自己的接触的内容来总结。系统分为用户中心、营销中心、商品中心…… 这是产品经理说的;我们的系统用了三层架构,用了SSM框架…… 这是程序员说的;用户说 我们系统有后台,前台,商品上下架功能,用户管理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架构师架构出来的系统不仅要考虑用户的功能实现,而且也要平衡系统的易用性、高性能、扩展性、可伸缩性等方面,这里面是要综合业务目标、当前开发人数、开发人员的综合能力、上线时间、项目预算等来选择开发语言、开发框架和功能开发的顺序。有些公司求时间、有些公司求质量,但最终说明架构是实时变化的,不是一上来就来个完美的架构,是要根据当前的业务需求变化的,但你的架构必须要支持这种变化 达到上面所说的要求。

  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不同角色的人来参与,因此架构师必须考虑到让不同的参与者理解你的架构 知道他们自己该做什么事,如用户为你提供原始需求,项目经理需要制定计划 在不同小组间沟通 落地你的架构,开发人员拿到你的设计实现功能。所以架构涵盖的内容和决策太多了,需要从不同视角分别设计 ,也是为了架构方便理解、交流和归档的方便。

 最常用的架构分为: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视图

  逻辑架构

  逻辑架构规定了由哪些逻辑元素组成以及这些逻辑元素间的关系,逻辑元素可以是逻辑层、功能子系统、模块。

  物理架构

  展示模块间的部署逻辑,数据如何产生、哪块计算、怎么存储、共享等在计算机中的情况。

 

 这里暂时先列出概念,架构设计之初避免涉及太多具体的技术细节,需要看透需求,寻找出实现的难点、以质量还是时间优先。

5视图法:逻辑架构、物理架构、数据架构、开发架构、运行架构

  面对不同的角色需要用不同的思维来表达,对领导汇报用业务图而不能讲技术架构,对开发则可讲具体开发架构,对运维讲运行架构、物理架构,因此需要不同的架构设计来表达。

逻辑架构

逻辑架构= 模块划分+接口定义(统一接口规范)+领域模型

物理架构

物理架构=硬件分布+软件部署+方案优化(可伸缩性、高性能、易维护性,监控)

物理架构,更关注的系统、网络、服务器等基础设施。例如:如何通过服务器部署和配置网络环境,来实现应用程序的“可伸缩性、高可用性”。或者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如何通过设计基础设施的架构,来保障网站能支持同时10W人在线、7*24小时提供服务,当超过10W人或者低于10W人在线时,可以很方便的调整部署架构来支撑。

数据架构

数据架构=存储方式+数据分布

数据架构,更关注的是数据持久化和存储层面的问题,也可能会包括数据的分布、复制、同步等问题。更贴切来讲,如何选择需要的关系型数据库、流行的NOSQL,如何保障数据存储层面的性能、高可用性、灾备等等。很多时候,和物理架构是有紧密联系的,但它更关注数据存储层面的,物理架构更关注整个基础设施部署层面。

开发架构

开发架构=技术选型+文件划分+编译关系(模块依赖关系)

开发架构则更关注程序包,不仅仅是我们自己写的程序,还包括应用程序依赖的SDK、第三方类库、中间价等。尤其是像目前主流的Java、.NET等依靠虚拟机的语言和平台,以及主流的基于数据库的应用,都会比较关注。和逻辑架构有紧密的关联。

运行架构

运行架构=物理架构+数据流的控制(系统运行中的数据流向关系)

顾名思义,更关注的是应用程序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并发带来的问题,比较常见的“线程同步”问题、死锁问题、对象创建和销毁(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等等。开发架构,更关注的是飞机起飞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在静止状态下就能规划好做好的,而运行架构,更多考虑的是飞机起飞之后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

实现架构设计的6个步骤:

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使用人、客户等收集而来的业务实现的背景要求组成的原始需求文档分析,包括了功能要求、质量(性能要求)、约束(时间、预算、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是否需要对接三方)。这里要输出一份整理过后的需求文档,包含了要做什么(功能范围、非功能性需求),能不能做,能做到的前提要求和要面临的问题,怎么做(进入系统分析实现阶段)。

确定关键需求

       不仅要对功能需求(如用例)进行筛选,还要对非功能需求进行权衡,最终确定对架构起关键作用的需求。如需求是以高性能并发度为关键还是以可扩展性为要求或同时满足,因为考虑到成本、上线时间和现有系统的影响会舍弃一部分需求,需要确定关键需求:核心功能、高风险功能。

概念架构设计

   1个决定4个选型:决定如何划分顶级子系统;架构风格选型(C/S还是B/S架构);开发技术选型(java);集成技术选型(API);二次开发技术选型(API)。

细化架构设计

   5视图法:分别从逻辑架构、物理架构、数据架构、开发架构、运行架构进行设计,每一块的关注点不一样,可细化粗粒度。

领域建模

  领域建模的精髓是 业务决定功能,功能决定模型。将需求业务转化为抽象的模型对象之间的流转关系。

  常用的表达方式是类图 表达模型之间的关系,听得最多的是“建模”。模型的建立也是逐步完善的,还包含了状态(流程图)、特性要求等文字说明。

关于如何领域建模 有专门的 领域驱动设计 方面的书可以参考。

架构验证

   可快速开发一个统一框架(一个原型、一个技术难点)来贯彻架构的设计,再对原型进行测试评审 再对架构进行补充。 

  最后可以总结为可以用5视图法从各方面来描述系统的架构,然后用6步骤来描述怎么实现架构。不过现在还流行一种就是将业务逻辑与物理架构放一起 忽略其中的实现细节。 

  软件架构就是实用而且优雅的设计,它不在于分多少层,或者应用了多少种设计模式/架构模式等。它应该是以满足实现用户需求为前提,以开发人员普遍可接受为根本的,而且要符合系统特性和业务发展需要的,从软件设计的角度,能够达到层次清晰、可维护、可重用、可扩展…就非常优秀了,无需刻意去纠结分了多少层,是否使用了什么模式,有多么抽象等。以面向对象设计为例,基本目标是“高内聚、低耦合”,为此我们可能会遵循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例如经典的SOLID设计原则)。

  通常我们所说的模式,其实又分为很多种,并不是仅仅指的是“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也有千千万,并不是只有常见的GOF 23种设计模式)。通常包括:企业架构模式、设计模式、SOA模式、企业集成模式等等。
强调一下,架构要讲求“实用”,而且开发人员普遍可接受,要符合现状的。否则,再“优雅”的设计,都会沦为高成本的“花架子”,生搬硬套和过度设计只会让项目“流产”。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探索微服务架构中的数据库设计挑战
微服务架构因其模块化和高扩展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软件开发。然而,这种架构模式也带来了数据库设计上的独特挑战。本文探讨了在微服务架构中实现数据库设计时面临的问题,如数据一致性、服务间的数据共享和分布式事务处理。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提出解决方案,旨在为开发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库设计策略,以应对微服务架构下的复杂性。
|
6月前
|
缓存 架构师 安全
架构篇:什么才是真正的架构设计?
特别特别厉害的一篇文章,今天无意中看到的,转载至CSDN的大佬hguisu的: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78258430,谈到了作者对于架构的理解,我看完是真的受益匪浅。
|
6月前
|
存储 SQL 搜索推荐
业务系统架构实践总结
作者从2015年起至2022年,在业务平台(结算、订购、资金)、集团财务平台(应收应付、账务核算、财资、财务分析、预算)、本地生活财务平台(发票、结算、预算、核算、稽核)所经历的业务系统研发实践的一个总结。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前端开发
【架构设计】互联网架构项目架构演进以及三高设计概述
【架构设计】互联网架构项目架构演进以及三高设计概述
【架构设计】互联网架构项目架构演进以及三高设计概述
|
存储 负载均衡 算法
【系统架构】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
538 0
|
持续交付
架构设计小记
架构设计小记
31 0
|
Java Linux API
Adnroid体系与系统架构
Adnroid体系与系统架构
84 0
|
缓存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
|
算法
【系统架构】系统架构因何而来
【系统架构】系统架构因何而来
8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