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信息的物理基础
——透视2007诺贝尔物理学奖
——透视2007诺贝尔物理学奖
用MP3聆听音乐,拿数码相机记录生活,上网搜索资料……这些都得益于磁盘技术的出现。一部风靡欧美的电影《FightClub(搏击俱乐部)》描写了一 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权力,也拒绝暴力伤人,却想实现“人人财富平等”。听起来不可思议,实现起来易如反掌,至少理论上如此——让世界上所有财富归零, 只要摧毁银行总部里那块存储着每个人财产信息的硬盘就可以了。
显然,面对海量信息的严峻挑战,磁盘就成了整个信息时代的“大本营”——那个聪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到了这一点——硬盘可以轻而易举地存下整个世界。但是就在二十多年前,磁介质存储险些让光介质存储赶出历史舞台。
而今,不但硬盘的冤家——光盘,已然黯然退居二线,而且因导致硬盘技术的出现而改写信息技术进化史的两位“英雄”也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实验发现——巨磁阻效应,帮助人类读取整个信息世界。
150年前,英国的开尔文勋爵发现,在磁场作用下,一些金属物体内会发生电阻改变的现象。在此后的一百三十多年里,这种“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并没有对技术进步有什么实质性的推动。显然,电阻变化的幅度太微弱,只有1%到2%。
1980年代中期,在只有一些模棱两可的猜测下,法国巴黎大学的艾尔伯·费尔(AlbertFert)和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鲁伯格 (PeterGrünberg)正在尝试去“放大”磁阻效应。经过几年潜心研究,1988年,费尔的科学团队发现,在Fe/Cr多层膜中,微弱的磁场变化 就可以引起电阻的急剧变化,幅度是开尔文的数十倍。费尔将其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GiantMagnetoresistance,简称GMR)”。稍后 不久,格鲁伯格在尤利希研究中心也发现了同样的效应。
虽然没有直接理论预言,但是巨磁阻的发现已经是瓜熟蒂落了。这是借了纳米技术的东风。当时,科学家已经可以在真空环境中制造只有几个原子厚的金属薄膜,而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瑞典皇家学会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的介绍中也指出,巨磁电阻算是纳米技术的第一场胜仗。
在巨磁阻效应发现前后,磁盘存储技术正举步维艰。由于数据存储点需要有足够的磁场,那么就不能做得太小,否则磁场太弱无法检测出来。这种磁存储患了“阅读障碍综合征”,整个业界看好光存储技术。
虽然格鲁伯格稍晚一些发现了巨磁阻效应,但他具有技术眼光和经济头脑,发现之后就申请了专利。在这以后的几年内,格鲁伯格多次向媒体提到巨磁阻没有得到足 够的重视。通过抱怨的方式来提醒业界尽快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技术产业化。而今,老格鲁伯格能拿到的专利报酬相当于每年给他一次诺贝尔奖金。
1988年,艾尔伯·费尔首先发现了巨磁阻效应
在巨磁阻发现后的第6年,IBM的工程师斯图尔特·帕金(StuartParkin)首先利用巨磁电阻,研制出高灵敏度磁头,将磁盘记录密度一下子提高了 17倍。这项新技术使每兆的存储的价格垂直下落,从1997年的20美分一直到2001年不到半美分,全球硬盘的收入也近乎翻了一倍。
在1980年代末决定性的实验完成后,费尔和格鲁伯格就一路获奖。从新材料McGroddy奖、惠普欧洲物理奖,到物理领域独尊的沃尔夫奖。当然IBM的 帕金也多次名列其中,他们三个人已经一起获得过两次奖。因为实现巨磁阻技术困难重重,当时并不被看好,帕金自然功不可没,而诺贝尔奖却冷落了他。加州大学 纳米尺度科学工程中心主任罗伯特·哈登 (RobertCHaddon)也认为帕金没有得奖值得商榷:“也许是评奖委员会认为,观测到巨磁阻效应更加重要吧。”
这次诺奖,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一次没有美国人名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欧洲人很高兴,这是罕见的、原汁原味的来自欧洲的科学贡献。不过,巨磁阻的最终结 果却是,欧洲人给美国人做了嫁衣——IBM公司首先成功地将巨磁阻从物理实验室请到寻常百姓家。荣誉属于欧洲,最大赢家还是美国人。
中国也和巨磁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在彼得·格鲁伯格1986年的相关研究的论文合作者中就有中国科学家,不久回国之后转向去做其他方面的研 究。”中科院物理所赵见高研究员告诉我们,北大物理系戴道生教授等人在巨磁阻现象发现之前,就注意到了它的重要性,他们“在八八年(1988年)就看到国 外做这个东西,感到很重要,当时报上这个项目,等了六年才给资助。六年,人家产品都出来了”。另外,赵见高研究员提到:“目前60%的磁头都在中国走加工 手续。”
这或许构成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另一层含义:欧洲人的发现,美国人的产业,中国人的加工。
相关连接:
1、[url]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07/phyreading.html[/url]
2、[url]http://www.research.ibm.com/research/gmr.html[/url]
本文转自arthur5933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arthur5933/112472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