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个什么东西

简介:
社会是个什么东西
——在大视野新境界下居高临下鸟瞰社会
1、本文告诉社会中人,社会是个什么东西,社会上有些什么事情,社会其实不复杂,社会其实很简单。知道了这些事情,对社会就有了全面清晰的认识。以后寻找出路的时候,可以当做参照物和参考标准。
2、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有交往就有社会。人们交往的事情很多很多。为什么做那些事情?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想知道的人继续看。
3、什么是交往?也就是互相接触、刺激和反应。也就是你来我往,你往我来。
4、社会产生的原因:人有需要 和 满足需要的活动 产生社会。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统称为“财富”。因为人要活着,就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满足需要的办法,就是靠社会,靠交往,靠财富。
5、做事情有三步:目的计划、手段和结果。社会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手段是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结果会怎么样,就要看条件具备不具备,手段现实不现实,能不能行得通。有果必有因。我们要创造让手段行得通的条件,创造“原因”,功到自然成。目的只有一个,手段变化多端。“不是我不明白,这社会变化快”,万变不离其宗——社会上的一切事情都是围绕“怎么满足需求”这个本质来开展的。手段是“万变”的,不变的是目的这个“宗”。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抓好“满足人的需要”这个核心,创造条件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人的具体的各类需要”。就是以“怎么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找到自己的位置。
6、人的需要:抽象点说就是“活着、活好、活得长久”。这也是所有人的活动的三大方向。具体点说,活着,就是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地方住。活好,就是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有自主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自由如意。活得长久,方法一是延长自己的寿命,身心健康,方法二是延续自己的基因,也就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其实,社会生产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满足各个人的吃、穿、住、行、用。
7、做最好选择:根据实际需要,思考下必要不必要。无知产生恐惧,恐惧产生贪婪。从“需要+必要”的两个标准出发,就不会无知地贪得无厌。自己用不到的东西就等于不是自己的,恰到好处,适度适量才好。
8、虚荣心:和别人比较,想要比别人强的心理。人和人大不同,没有可比性。外界的一切可以当做参考,但是最终选择怎么做,还是要从“需要+必要”这两个方面思考,过滤掉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忽略自己不适合的东西。任何的得到,总要付出某种代价,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不要把自己这个大箩筐给赔进去。为了虚荣,偏离了“活着、活好、活得长久”的大方向,是不好的。
9、社会里都有些什么事情呢?事情很多。不过都是围绕“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来做的,财富是观察社会各种事情的线索,也有的把财富叫做利益,财富和利益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
10、后面说说各种事情的目的和作用在哪里。目的和结果是有距离的。
11、自己是谁:自己就是你完全知道它在想什么做什么的那个它。
12、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独立自主观察、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自由,也就是有主见。时刻提醒自己,现在在做的,是自己的选择吗?外界的一切刺激都是命令。要学会拒绝不好的命令,选择自己的做法,很好地对刺激做出反应。
13、哲学:解释世界的活动。人人有自己的哲学观。
14、科技:发现自然规律,总结成知识。研究总结世界本质和运行规律的活动。科技的结晶是各类知识、技能和工具。也就是分析把事情做好必须的条件,以及实现这些条件的方法。科技成果主要体现在工具上。工具是人的能力发挥的放大器,是社会改变速度加快的催化剂。
15、教育:将思维、知识、技能和方法普及到每一个人的活动。教会人们掌握科技,学会知识,学会用技能操作工具。技能是操纵工具的命令。
16、经济:人使用工具把原料变成财富的活动。整合各类资源,分工合作,用工具生产东西出来。农业工业是物质生产部门。服务业是支持农业工业的维护保养以及直接满足人的需要的行业。用生产力创造财富的活动。什么是生产力?有创造财富潜力的一种能力。生产力的组成要素是什么?需求力、整合力、自然力、工具力、劳动力。人的实际需要是有限的,财富也不是越多越好。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生产的财富够用即可。生产总是要付出代价,投入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的过多,人们消费不完,就白忙活一场了。生产力发达的地区,经济陷入滞涨状态是完全正常的,因为需求已经被满足,只要保证财富总量维持在某个程度就行了,生产过多,只会浪费掉,这是经济滞涨的原因。在滞涨状态下,要做的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技术,投入更少的生产要素获得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财富,减少资源消耗,也就是要用同样的成本做更好的东西。
17、政治:政治=财富分配。分配财富的人类活动。只要有财富分配的地方,就有政治。从政者的唯一职责,就是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保证公平合理地分配财富。人人的权力和权利平等,才能公平合理的分配财富。公平合理的分配办法,是根据生产力要素投入份额,来决定各类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应得的份额。在生产力的5种要素中,自然力和工具力的财富份额并称公益财富,是属于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应该以全民社会保障月供制的形式无条件地分给每一个人,在当前的生产力条件下,这部分财富能够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绰绰有余。如果人人的权力和权利不平等,公益财富就会被掌握公共分配权的人私吞,大部分的财富被剥夺了。在社会上,直接掌握财富分配权有两类人:当政者和老板。这些人的身份本质都是整合者。当政者掌握了社会上最大的财富分配权,老板掌握其拥有的生产力系统的财富分配权。当政者的首要职责就是以税收的方式获得公益财富,公平合理地分配给全社会每一个人,让人人生存无忧,有条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保证每一个人生活的自由如意。
18、文艺:虚拟行业,满足人们的非物质的需要,让人们感觉好。
19、健康:调节人的身心到平衡状态的活动。为人活的长久服务。
20、体育: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活动。
21、环保: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循环的活动。
22、交际:创造好的环境条件。
23、旅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解世界多一点的活动。
24、法律:在人人权力和权利平等的社会,是保障所有人财富的规矩。在人人权力和权利不平等的社会,是少数人吞噬多数人财富的规矩。
25、整合:团结=整合。将资源集中在一起,发挥合力,产生作用。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才有力量。100个团结在一起的人,可以控制住100万个毫不团结一盘散沙的人,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26、科技提供创造财富的方法,教育培养掌握方法的人,经济是人用方法操纵工具具体地生产创造财富,政治是负责分配创造出来的财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自然这个基础条件:物质、能量、信息、通路、结构……其实,在每一个人类活动的领域,这些事情都是互相配合,共同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7、价值:作用。事物的价值,总是在被使用的时候才会发挥出来。价值和价格不同。影响价格的因素是成本、作用、需求程度、可替代程度、好用程度、后续维护代价、紧缺程度、感觉、判断能力、购买力、交换难易度、错觉程度、接触点、虚荣心和信任度等等。
28、人把事情做成必备的三大要素(条件):自身能力、环境条件,实际行动做事。缺一不可。做好自己能做的,不去担忧不能把握的。
29、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载体,一个箱子,一个大箩筐。一个人是什么,关键是要看看这大箩筐里装的是什么。里面装的东西有多复杂,人就有多复杂。没有固定不变的人,大箩筐是装的东西总是经常变化的。一个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往大箩筐是装东西,也往往根据处境和角色的不同,需要的变化,从大箩筐里掏出不一样的东西。千变万化的人,随机而变的大箩筐。看人看行动,听话听内容。一个人会做很多事,分开分析每一件事情的优劣才说得清。
30、人的两大取舍标准:有价值、有趣味。也就是 满足物质需求 和 满足心理平衡。观察一个人快乐不快乐,从人做事的两大动机分析就可以了:做了有价值,但是没趣味的事,这个叫无奈。做了没价值,但是有趣味的事,这个叫娱乐。做了有价值,又有趣味的事情,这个叫如意。除非强迫、迷茫和闲极无聊,没人去做没价值没趣味的事情。要快乐,就培养自己对必须做的事情的兴趣。小孩子容易走入趣味的极端,大人容易走入价值的极端。价值和趣味要平衡,人才会如意。 如果一件事情既有价值,又有趣味,人们就会非常喜欢去做。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人们买东西,喜欢买“实用美观”的。实用就是有价值,美观就是有趣味。就这么简单。价值和趣味的综合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意义。
31、人天生的三大事情:事情一,改变自己,学会合作、创造、分享、共赢。实现办法就是超越自我,学会把好事做好的才能,学会和人合作的能力。事情二,改变社会,把社会环境变成一个可以无条件保障每一个人活着需要的大家庭。实现办法就是人人权力和权利平等,全民社会保障月供制。家庭物质分配的基本特点就是吃、穿、住没什么差别。家庭物质分配模式+理性沟通与合作+地位平等=好的社会环境。事情三,善待自然。一切创造财富的条件,都来自于自然。让自然条件可持续循环下去。
32、成熟:懂得在坚持底线的基础上忍耐、退让和妥协。因为人与人的具体想法和做法存在差异,怎么通融?怎么合作?交换——全靠互相出卖价值观解决,这是为了把事情做成,不得不做的无奈的现实选择。你开出你的条件,他付出他的代价,互相交换一下,各取所需,合作愉快。
33、做人做事:做人,是指目的要好。做事,是指手段要正当和有效。一个人光有能力是做不成事的,还要有现实的条件。条件就是事情成功的原因。原因具备了,就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事情自然就成了。一个人自身掌握的现实条件往往是不够的,怎么办?条件在哪里?在社会。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能力,就算一个人掌握了所有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发挥去使用能力。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做事情,是要讲究效率的。大家分工合作,每个人做好自己最拿手的事情,得到了好处,创造了财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人要吃要穿要有地方住,得不到好处就活不下去。活不下去的话,以后还怎么把好事做好?从政者尤其要明白这一点,不要靠欺骗和暴力把创造的好处都塞到你自己的腰包里,不要把大多数人都逼到绝路上,不要让民不聊生。人人权力和权利平等的社会,公共事务信息透明,暴力为民公有,少数人不敢独吞好处,损害众人的利益必受惩罚,因为人人有权呗。权力的本质就是财富分配权。人人权力和权利平等,则分配就自然会公平合理。人为制造的权力和权利不平等,是人间最大的罪恶。信息欺骗和暴力控制是不平等得以维持的两大法宝。靠暴力让大多数人恐惧,不敢轻举妄动,无法团结。靠欺骗制造社会公平合理的假象,让人人心理平衡。公共事务信息透明和暴力为民公有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社会的典型特征和必要保证。电脑互联网的发明创造和普及应用,为摧毁一切不平等财富分配行为创造了客观条件。真正公平社会的到来,还需要人的努力。人+客观环境条件+行动,才会走向成功。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34、价值观:就是有关对错好坏标准的观念。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是“盲人摸象”故事中盲人所认识到的大象。站到别人的位置上想想别人为什么那么想,设身处地地思考下别人做法背后的原因,才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一个越来越全面的“大象”——世界。思维的差异,都是由于摸到的部位不同产生的。语文从文字的部位看世界,数学从数量的角度看世界,各类语言用不同的符号描述世界,物理从事物的作用看世界,化学从元素的结构看世界,生物从系统的运转看世界,历史从时间的角度看世界,地理从空间的角度看世界,天文是从宏观上观察世界,经济从财富生产领域看世界,政治从人类财富分配活动的方面看世界,美术是从色彩的角度看世界,音乐是从声音的角度表现世界……其他学问同样如此,都是对世界的一种片面解释,都只摸到了世界这只大象的极小一部分。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好用不好用的差别。只要一种解释很好用,人就乐意接受。为人要胸怀宽广,兼收并蓄。依照让人人自由如意为判断标准,分析判断各类事物。对人人自由如意有帮助的,就用,对人人自由如意没有帮助的,就舍弃。
35、命令:外界的一切刺激都是命令。肚子饿了,发出了吃饭的命令,渴了,发出了喝水的命令……一个人最珍贵的是自主选择的自由。拒绝不好的命令,选择从现在开始,最如意的感觉和做法。
36、命运:原因产生结果。现在一刻的一切状态和变化规律是因,下一刻是结果。下一刻的结果又成为下下一刻的原因,如此变化下去。一切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一切痛苦都是命运故意布下的圈套和阴谋,唯一的目的就是给人们下痛苦的命令。要提醒自己,是否痛苦,决定权在自己手里,不仅应该拒绝痛苦的命令,还要为识破了命运的阴谋而快乐。
37、时间:时间=变化。变化是有快慢的。时间对每个人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
38、事物:作用。知道一个事物有什么作用,也就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了。一个事物和别的事物的不同,就是作用上的差异。每一个事物,往往是多个作用并存的混合体。用其长处,忽略短处。
39、才能:才能总是在人们有了麻烦和难处的地方发挥。麻烦越大,才能发挥的机会就越大。麻烦是才能发挥的前提条件。当一切才能都不必发挥的时候,社会就是完美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才能不必发挥的时候,社会就在走向完美的前程上。
40、学习:就是弄明白概念的意思。把概念弄懂了,可能也就学会了。
41、理由:人们做某些事情的前提和根据。
42、这些文字,实际上是《地球人常识手册》内涵演变出来的。
43、总之,社会就是人与人的交往。交往围绕财富进行。财富有生产和分配两大活动。财富生产越来越依靠工具的普及应用,财富分配越来越依靠公益财富的无条件分享。好的社会财富循环系统是合作、创造、分享、共赢,差的社会财富循环系统是孤立、争夺、独占、虚耗。人们分工合作,交换条件,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分享好处。人做不做一个事情,理由就是 有没有价值 和 有没有趣味。人希望做事过程是有趣味的,做事的结果是有价值的。人做事情,希望产生让自己活着、活好和活的长久的结果。人生三件事情,超越自己、公益社会、感恩自然。事情成功需要三大条件,缺一不可,人的能力+环境条件+实际行动。猜疑和误解是很多矛盾产生的根源,沟通和理解是消除矛盾的良方。人的影响和作用,体现在“满足人的需求”上。一个人迷茫的时候,就提醒一下自己,可以从“怎么做才可以满足人的需求”上开始,有了条件就利用条件,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把好事做好。一切的财富来自自然,来自生产创造。当所有人的作用都没有必要发挥的时候,社会就是完美的时候。
44、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各种事情中,找准位置,根据面临的情况,根据人的需求,根据自己的条件,随机应变,创造和分享财富,把好事做好。一切都是变化的,通过学习获取新能力,通过交换获取资源条件,通过整合形成合力。综合权衡一下每个选择的事情的收获和代价,利弊得失。减少无知、扔掉恐惧、抛弃贪婪,随需而行,不贪得无厌,不患得患失。体验人生过程,忽略人生结果。经历就是一切。
45、根据上面的提醒,思考一下,问问自己:在那么多事情中,自己喜欢做什么事情?这个事情可以满足人们的什么需要?事情做好了会产生什么结果?做这个事情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怎么做可以达到这些条件?哪些条件是现成的?哪些条件需要创造?哪些条件是自己可以达到的?哪些是可以和别人合作交换得到的?使用倒推法,可以知道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财富第三极1
王建然
2009年2月25日
本文转自分瓜博客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aiqing/133034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aiqing
相关文章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与社会责任
【8月更文挑战第11天】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本文将探讨AI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隐私侵犯、自动化失业、偏见增强以及决策透明度的缺失。同时,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公众意识和培养专业人才来应对这些挑战,确保AI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110 1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处理
探索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与社会责任
【8月更文挑战第23天】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不仅见证了它在各个领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面临着由此引发的深刻伦理与社会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伦理挑战、社会责任以及如何通过教育与政策引导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可持续的未来。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算法
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冷思考: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享受着它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但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技术伦理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旨在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如何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确保人类价值不被边缘化。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放活农村土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创新创业
近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指出,明年是全面小康圆满收官年,必须加大乡村建设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他表示,既需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也需要各方面力量特别是社会资本的参与支持。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放活农村土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创新创业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国家发改委推双创带动就业示范项目计划,这些社会服务领域将受益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和高技术司司长伍浩出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双创”支持扩大就业有关情况。
群体创新更能促进社会进步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内容提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社会最终就会停止发展。群体之间的创新有助于产生协同性,从而加快创新。八个天才的叛逆,苹果的群体创新,PayPal黑帮和维也纳精神分析小组的四个案例说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可以学习和互相促进而产生。
1332 0
|
新零售
马云:阿里经济体的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 | 致投资者的信
我相信,技术不应成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力量,我相信,用好技术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创新的力量,眼下正是参与中国农村脱贫和农村发展的大好商机,正是我们企业一展身手之时。
257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