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过来人分享电赛经验(一)

简介: 目录 前言 备战期 比赛期 睡眠 选题与审题 第一天 硬件 软件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封闭测试 后记 前言 不是只有获得国奖才有资格分享经验,但是加上这种标签可能会吸引更多人来交流。

目录

前言

不是只有获得国奖才有资格分享经验,但是加上这种标签可能会吸引更多人来交流。
四天三夜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掺杂着很多汗水与泪水,蕴含着很多技术与缘分。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虚”的经验。

备战期

  • 比赛前,大家至少模拟过两道题熟手,做过很多题,按传统分类,要有强项类(1个,如控制)与备选类(1-2个,如模拟、仪器)。
  • 软硬件按需分类,比如UI程序,控制算法程序,锁相放大器,信号发生器,电机驱动等。
  • 统一代码风格,统一硬件偏好。
  • 报告有自己熟悉的模板,可快速套入。
  • 器件清单出来,可以适当猜题。若觉得把握很大,直接做;若不确定,可做几个觉得会用到的模块。

比赛期

睡眠

虽说都知道睡眠时间前多后少,但是我建议:

  • 最后一个(第三天)晚上也不能通宵。做电赛不像去网吧或者KTV,睡一个小时起来感觉浑身乏力。电赛期间,经过前两天睡眠的慢慢减少,你会习惯并获益于短暂的睡眠。躺两个小时起来都会精神百倍去调参、改bug。PS:一定不要睡地板,要买折叠床或者睡垫,如果开空调要带被子,要睡得舒服。:)
  • 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至少一个队员清醒。1是持续工作,可以提醒刚睡醒的队友目前是什么情况,快速进入姿态,2是看好物品,防止别人路过无意损害,3是时刻接收最新消息。

选题与审题

  • 选题要把强项和备选的题都打印出来(或者有触摸屏的电脑或pad),要画重点,要各抒己见,特别是分析题目背后的用意,及精确度是否容易实现。
  • 我不同意同时试两个题,即使你很强,电赛会遇到的意外多的是,迟一点确定题目无所谓,但是只要确定了,即使有队友有情绪不想做,一定要花时间开导,一定要团结一心,全力以赴,等比赛结束再吵再吐槽。
  • 最后第三天晚上也不能通宵。做电赛不像去网吧或者KTV,睡一个小时起来感觉浑身乏力。电赛期间,经过前两天睡眠的慢慢减少,你会习惯并获益于短暂的睡眠。躺两个小时起来都会精神百倍去调参、改bug。PS:一定不要睡地板,要买折叠床或者睡垫,如果开空调要带被子,要睡得舒服。:)
  • 任何时候都要保证至少一个队员清醒。1是持续工作,可以提醒刚睡醒的队友目前是什么情况,快速进入姿态,2是看好物品,防止别人路过无意损害,3是时刻接收最新消息。

第一天

(假定是2软1硬) :)

硬件

都知道硬件第一天最忙,但是不能太急,有时做控制题、仪器题,还要做木匠、铁匠,做架子,做轴、杆等。而这些X因素也是很关键的,机械搭得好,算法轻松十倍。若任务艰巨,必须要有一名软件队友协助。最好是负责控制或略懂硬件的协助。

软件

  • 看论文,看网帖,罗列、选用算法及程序模块。
  • 编写必要的程序,把要用的模块集合到一个工程,作为起码能实现基本功能的程序。
  • 根据硬件队友需求,最多一人帮忙做机械、焊板子。
  • 确保2个软件队友(甚至硬件队友)都知道程序的框架,知道哪个模块在哪个文件,大概知道改哪(这个赛前一个星期就能磨合),确保能单人调试。

第二天

此时一定要把机械搭好,不一定是最终版本,但是第二天软件的必须要上场调试了。硬件根据需要再设计与焊接。先做出能满足基本要求的一套。在跟2个软件沟通的过程中连好,先三人一起调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无任何效果:三人一起检查软硬件。
  • 有一点效果:一软一硬检查,一软继续想算法
  • 基础要求能实现,但精度不够:1-2软调试,硬件去准备备用及发挥部分模块。要注意同时把调试问题及经验记下为QA_List or Bug_List or whatever:),最后一天脑子不好使的时候能快速排查。

第三天

硬件继续协助调试及准备模块。软件开始调算法。调试应对同第一天,同时今天必须开始写报告和做UI。

  • 报告不一定就是指定一个人做,当时我们组本来是硬件写,后来变成两个软件写。所以都要准备一些报告技巧。这些技巧老师和学长肯定都告诉过你,就不提了。
  • 验收时评委不会参与操作,他们让你实现什么功能,你们就通过按键等操作。效果要直观,如:纸上画坐标等来明显地区分精确度等。
  • UI要方便你我他:自己要知道目前是运行在什么状态,同时屏幕最好选用大屏,用大字,方便资深评委观察及评分,屏幕显示不用华丽,整洁清晰为上。

第四天

  • 硬件应在上半天完成所有硬件相关的工作,协助调参。软件框架不再改。任何软硬件大改动都要一起商榷,最后一天最容易冲动,要克制。
  • 即使突然出现大问题,也不要沮丧放弃或者瞎改。按部就班检查,这时候就体现硬件备用模块及Bug_List的作用了。
  • 继续完善报告和UI。
  • 最后一小时,不改软硬件,小心封箱,记得带齐要用或备用的模块。

封闭测试

  • 一般是模拟题,五个要求。
  • 大概决定能进国赛后,软件就要恶补硬件知识。最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求稳。我们当时做出四个要求,波形基本都很完美,结果最后40分钟还想做最后一个要求,结果烧了,只剩两个要求能达到,而且波形不好。其实当时都感觉稳了,不用再做了,只要停下来理性讨论一下,就会达成共识。但是我们被胜利冲昏头脑,强行前进,结果封闭测试只能算及格,只能以赛题省第一出线的情况下收获国二(同赛题我们省三国一)。

后记

国赛已过半年,当初的许多经验与情怀,难以一次过复现,只能慢慢补充。欢迎分享,欢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缓存 IDE
VirtualBox实现共享剪贴板
VirtualBox实现共享剪贴板
659 0
|
存储 监控 f2etest
前端故障演练的探索与实践 | D2分享视频+文章
这些年来,随着前端技术的演进,特别是serverless、跨端、端计算等新技术的引入,前端架构的复杂程度成爆炸式增长。我们尝试通过前端故障演练来提升前端安全生产的水位。
前端故障演练的探索与实践 | D2分享视频+文章
|
消息中间件 Web App开发 API
FreeRTOS介绍 和 将FreeRTOS移植到STM32F103C8T6
FreeRTOS介绍 和 将FreeRTOS移植到STM32F103C8T6
FreeRTOS介绍 和 将FreeRTOS移植到STM32F103C8T6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多Agent大爆炸】——灵活调用与实践指南,解锁AI协作新技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单Agent与多Agent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及优势,通过实例讲解多Agent如何实现高效协作,涵盖智能物流、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旨在帮助开发者掌握多Agent系统的调用与实践技巧。
783 5
|
存储 安全 前端开发
阿里云服务器计算型实例规格特点、适用场景、收费标准和活动价格参考
阿里云服务器计算型实例规格有哪些?收费标准有多大区别?阿里云服务器计算型实例规格有X86计算和ARM计算两种架构,每种架构都包含了不同类型的计算型实例,所以相同cpu和内存配置的计算型实例云服务器,收费价格标准也大不相同,下面小编为大家汇总一下哪些实例属于计算型实例规格,它们的最新收费价格标准又是怎样的,以供参考选择。
阿里云服务器计算型实例规格特点、适用场景、收费标准和活动价格参考
|
10月前
|
存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计算
多云网络环境:定义、优势与挑战
多云网络环境:定义、优势与挑战
232 5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数据处理
Flink Forward 品牌全面升级,上海及雅加达站双城启动
Flink Forward 品牌全面升级,全球将使用统一的会议品牌风格,Flink Forward Asia 官网也统一升级为 asia.flink-forward.org 域名。今年,Flink Forward Asia 会议将分别在上海(11月29-30日)和印尼雅加达(12月5日)举行。此外,Flink Forward 还将在德国柏林(10月21日-24日)举办,为全世界的开发者带来实时计算技术最前沿的动态和实践。
266 5
|
存储 前端开发 数据库
基于python flask 的图书管理系统,有登录界面,实现简单增删改查,可以做课程设计使用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Python Flask框架的图书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登录界面,并实现了基本的增删改查功能,适合作为课程设计使用。
479 3
基于python flask 的图书管理系统,有登录界面,实现简单增删改查,可以做课程设计使用
|
存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2023年第十一届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C题:泰迪内推平台招聘与求职双向推荐系统构建 建模及python代码详解 问题一
本文详细介绍了第十一届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C题的解决方案,包括爬取泰迪内推平台的招聘与求职信息、构建企业和求职者画像、开发岗位匹配度与求职者满意度模型以及设计招聘求职双向推荐模型的步骤和Python代码实现。
174 2
【2023年第十一届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C题:泰迪内推平台招聘与求职双向推荐系统构建 建模及python代码详解 问题一
|
存储 数据采集 算法
振南技术干货集:FFT 你知道?那数字相敏检波 DPSD 呢?(1)
振南技术干货集:FFT 你知道?那数字相敏检波 DPSD 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