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流图
简介: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
数据流程图中有以下几种主要元素:
- →: 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因此由一组成分固定的数据组成.如订票单由旅客姓名、年龄、单位、身份证号、日期、目的地等数据项 组成.由于数据流是流动中的数据,所以必须有流向,除了与数据存储之间的数据流不用命名外,数据流应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命名.
- □: 数据源(终点).代表系统之外的实体,可以是人、物或其他软件系统
- ○: 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加工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单元,它接收一定的数据输入,对其进行处理,并产生输出
- 〓: 数据存储.表示信息的静态存储,可以代表文件、文件的一部分、数据库的元素等
例子:
实体-联系图(ER图)
目的:
为了把用户的数据要求清楚准确地描述起来系统分析员通常建立一个概念性的数据模型
要素:
-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 属性:用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多值属性由双线连接;主属性名称下加下划线;
-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
在E-R图中要明确表明1对多关系,1对1关系和多对多关系:
- 1对1关系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写1;
- 1对多关系在1的一方写1,多的一方写N
- 多对多关系则是在两个实体连线方向各写N,M
例子:
层次方框图
概述:
层次方框图用树形结构的一系列多层次的矩形描述数据的层次结构.树形结构的顶层是一个单独的矩形框,它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下面的各层矩形框代表这个数据的子集,最底层的各个框代表组成这个数据的实际数据元素(不能再分割的元素)
例子:
状态转换图
概述:
通过描绘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此外状态转换图还指明了作为特定事件的结果系统将做那些动作(例如,处理数据).因此状态转换图提供了行为建模机制
在状态转换图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状态,其中双圈是终结状态
例子:
Warnier图
概述:
是表示数据层次结构的一种图形工具,它用树形结构来描绘数据结构.它还能指出某一类数据或某一数据元素重复出现的次数,并能指明某一特定数据在某一类数据中是否是有条件的出现.在进行软件设计时,从Warnier图入手,能够很容易转换成软件的设计描述
例子:
参考:
http://www.cnblogs.com/kzloser/archive/2012/07/05/257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