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模式(Decorator)解析例子

简介:
摘要:本文深入浅出的讲述了设计模式中的装饰模式 , 并给出了简单的示例 , 例子浅显易懂 , 并附带源代码。
装饰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意图是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Decorator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Decorator模式又叫包装器模式。打个比方说,一个相片被嵌入相框,这个相框就使一个装饰,目的是使得相片看起来更美观大方,这里就使用了装饰模式,如果在相片洗出来之前添加一个相框的图片,这样看起来和添加一个相框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原来的相片而言,这就有点类似于继承。
在程序中,将组件嵌入另一个对象中,由这个对象添加边框,我们称这个嵌入的对象为装饰,这个装饰与他所装饰的组件接口一致,因此它对使用该组件的客户透明。他将客户请求转发给该组件,并且可能在转发前和转发后执行一些额外的动作。透明性使得你可以递归的嵌套多个装饰,从而可以添加任意多的功能。
适用性:
l          在不影响其他对象的情况下,以动态透明的方式给单个对象添加职责
                                    图 1 装饰模式例子 UML
在本例子中有一个组件的接口,具体组件和装饰者都实现了组件的接口,装饰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目标增建功能,因此,在 Decorator 类中包含了一个指向被装饰组建的对象,在装饰者 Decorator getName 方法中返回了一个带有装饰效果的 String 对象,原来的返回结果可能是一个没有包含任何修饰符号,而经过装饰之后,返回的 String 包含了 ++Str++ 类似的效果,我们说 Decorator 装饰了 Component.
参与者:
    Component: 定义一个对象接口,可以给这些对象动态的添加职责。
    ConcreteComponent: 定义一个对象可以给这个对象动态的添加职责。
Decorator: 维护一个指向 Component 对象的指针,并定义一个与 Component 接口一致的接口 , 或者直接实现 Component 对象。
协作关系: Decorator 把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发送给所装饰的 ConcreteComponent, 在发送请求的前后执行一些附加的动作。
Decorator 模式有以下的优缺点:
1.       比静态继承更灵活   与对象的静态继承相比, Decorator 模式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向对象添加职责的方式,可以使用添加和分离的方法,用装饰在运行时刻增加和删除职责。使用继承机制增加职责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子类,如果需要为原来所有的子类都添加功能的话,每个子类都需要重写,增加系统的复杂度,此外可以为一个特定的 Component 类提供多个 Decorator ,这种混合匹配是适用继承很难做到的。
2.       避免在层次结构高层的类有太多的特征, Decorator 模式提供了一种“即用即付”的方法来添加职责,他并不试图在一个复杂的可订制的类中支持所有可预见的特征,相反可以定义一个简单的类,并且用 Decorator 类给他逐渐的添加功能,可以从简单的部件组合出复杂的功能。
3.       Decorator  与它的 Component 不一样  Decorator 是一个透明的包装,如果我们从对象标识的观点出发,一个被装饰了的组件与这个组件是有差别的,因此使用装饰时不应该以来对象标识。
4.       产生许多小对象,采用 Decorator 模式进行系统设计往往会产生许多看上去类似的小对象,这些对象仅仅在他们相互连接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类的相关代码:
    package decorator;
public   interface  Component{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a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ConcreteComponent 代码:
package  decorator;
public   class  ConcreteComponent  implements  Component{
    String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aName){
        name  = a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
}
Decorator 代码:
package  decorator;
public   class  Decorator  implements  Component{
     private  Component  component ;
     public  Decorator(Component c){
        component  = c;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aName){
        component .setName(a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 component .getName();
    }
}
Client 代码
package  decorator;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mponent c=  new  ConcreteComponent();
        Component d =  new  Decorator(c);
       c.setName( "Lili" );
       System. out .println(c.getName());
       d.setName( "Lili" );
       System. out .println(d.getName());
    }
}
这些代码显示了使用装饰模式之后同样的请求却又有不同的结果。
总结:在为对象添加职责时,适用装饰模式比静态继承要节省很多。如果有 3 个子类,每个类有另外的两种职责,可能要写 2*3=6 个子类,如果使用装饰模式   之需要 2 个就可以了。
l          处理那些可以撤销的职责。
l          当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法进行扩充时,一种情况是,可能有大量独立的扩展,为支持每一种组合将产生大量的子类,使得子类的树木呈爆炸性增长,另一种可能是因为定义被隐蔽或类定义不能用于生成子类。
本文转自凌辉博客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tianli/3528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lili00okok
相关文章
|
5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
3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Qwen3-Coder入门教程|10分钟搞定安装配置
Qwen3-Coder 挑战赛简介:无论你是编程小白还是办公达人,都能通过本教程快速上手 Qwen-Code CLI,利用 AI 轻松实现代码编写、文档处理等任务。内容涵盖 API 配置、CLI 安装及多种实用案例,助你提升效率,体验智能编码的乐趣。
844 109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B站开源IndexTTS2,用极致表现力颠覆听觉体验
在语音合成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早期版本的IndexTTS虽然在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表现,但在情感表达的细腻度与时长控制的精准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零样本语音合成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能力,B站语音团队对模型架构与训练策略进行了深度优化,推出了全新一代语音合成模型——IndexTTS2 。
466 12
|
4天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API
智能体(AI Agent)搭建全攻略:从概念到实践的终极指南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智能体(AI Agent)正成为变革性技术。它们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任务执行等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任务与商业流程。本文详解智能体概念、架构及七步搭建指南,助你打造专属智能体,迎接智能自动化新时代。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算法
Edge Impulse:面向微型机器学习的MLOps平台——论文解读
Edge Impulse 是一个面向微型机器学习(TinyML)的云端MLOps平台,致力于解决嵌入式与边缘设备上机器学习开发的碎片化与异构性难题。它提供端到端工具链,涵盖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模型训练、优化压缩及部署全流程,支持资源受限设备的高效AI实现。平台集成AutoML、量化压缩与跨硬件编译技术,显著提升开发效率与模型性能,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与边缘智能场景。
188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