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思科设备基于物理接口帧中继(fame-relay)的配置

简介:

演示目标:配置基于物理接口半网状的帧中继。

演示环境: 如下 8.53 所示的实验环境。


演示工具:三台思科的路由器,一台帧中继交换机。

演示背景:路由器R1是帧中继网络的总部接入端设备,路由器R2、R3是远程分支机构,它们分别通过帧中继交换机建立与R1的虚拟电路,完成远程分支机构到总部的接入。注意首先建立半网状的帧中继网络,路由器R2与R3之间没有流量交换,所有远程分支机构的流量都与总部进行交换。

演示步骤:

第一步:配置帧中继交换机,在这里使用一台具备4个同步串行接口的路由器来仿真帧中继交换机,所以在这里首先需要理解首帧继交换机的配置。


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fr-switching(config)#frame-relayswitching

开启帧中继交换功能。

fr-switching(config)#intes1/0

进入帧中继交换机的S1/0接口配置模式。

fr-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为该接口封装帧中继协议。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intf-type dce

指示该接口类型为DCE端

fr-switching(config-if)#clockrate 56000

为DCE端封装时钟频率,DCE必须配置时钟频率,因为它要为同步串行链路提供时钟同步。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2 interface s1/1 201

配置帧中继路由,指示S1/0通过S1/1接口到达R2的PVC 201。实际上就是在帧中继交换机指示路由器R1到达路由器R2的帧中继路径。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3 interface s1/2 301

配置帧中继路由,指示S1/0通过S1/2接口到达R3的PVC 301。实际上就是在帧中继交换机指示路由器R1到达路由器R3的帧中继路径。

fr-switching(config-if)#noshutdown

激活该接口。

注意:在上述配置中,需要特别说明关于帧中继路由的概念,所谓的帧中继路由并不是基于网络层的路由,而是指示帧中继的二层通路。


关于在帧中继交换机上S1/1S1/2接口下的配置与S1/0接口下的配置基本上相同,只是帧中继的DLCI号码与接口不同而已,所以不再重复作指令解释,S1/1S1/2配置如下:


fr-switching(config)#intes1/1

fr-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intf-type dce

fr-switching(config-if)#clockrate 56000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201 interface s1/0 102

fr-switching(config-if)#noshutdown


fr-switching(config)#intes1/2

fr-switching(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intf-type dce

fr-switching(config-if)#clockrate 56000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301 interface s1/0 103

fr-switching(config-if)#noshutdown


第二步:配置帧中继网络的接入端设备(DTE),路由器R1R2R3


路由器R1的配置

R1(config)#inte s1/0

进入路由器R1的S1/0接口配置模式。

R1(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为该接口封装帧中继协议。

R1(config-if)#ip address192.168.1.1 255.255.255.0

为该接口配置IP地址。

R1(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102 broadcast

在该接口上配置到路由器R2的帧中继静态映射,这个所谓的静态映射是帧中继的二层DLCI号与三层IP地址的静态映射。其中命令关键字IP地址为目标设备(路由器R2)地址,命令关键字DLCI号码为路由器R1的本地DLCI号码,两个关键字结合成来的意义是路由器R1使用本地DLCI号码102到达目标192.168.1.2,命令关键字broadcast指示当组播不能正常工作时,进行广播。

R1(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103 broadcast

在该接口配置到路由器R3的帧中继静态映射,其指令意义同上所述。

R1(config-if)#noshutdown

激活该接口。


注意:下述为路由器R2与R3的帧中继配置,其配置指令与路由器R1基本上一致,只是各自的IP地址和DLCI号码不同,所以不再重复作指令解释。



路由器R2的配置:

R2(config)#inte s1/0

R2(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R2(config-if)#ip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1 201 broadcast

R2(config-if)#noshutdown


路由器R3的配置:

R3(config)#inte s1/0

R3(config-if)#encapsulationframe-relay

R3(config-if)#ipaddress 192.168.1.3 255.255.255.0

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1 301 broadcast

R3(config-if)#noshutdown

第三步:检测路由器R1到路由器R2(192.168.1.2)和R3(192.168.1.2)的连通性,如下图8.54所示,可见路由器R1与R2、R3成功通信。

第四步:使用show frame-relay pvc在路由器R1上查看到R2R3的虚拟电路如下8.55所示,可得知到路由器R2R3的虚拟电路102103的(STATUS)状态为ACTIVE,指示两条虚拟电路工作正常,为活跃状态。PVC一般有三种状态:

nActive:表示链路为活跃,帧中继链路工作正常。

nInactive:表示到帧中继交换机的本地连接是正常的,但是对端的帧中继路由器到帧中继交换机的链路有故障。

nDeleted:表示帧中继接入设备没有从帧中继交换机收到任何关于帧中继的LMI管理信令,或者没有任何服务存在。

第五步:在路由器R1上使用showframe-relay lmi指令查看LMI的类型如下8.56所示,LMI TYPE=CISCO使用思科的LMI类型。

第六步:在路由器R1上使用showframe-relay map指令查看帧中继虚拟电路的映射状态如下8.57所示,指示出路由器R1与路由器R2R3DLCI与三层IP地址的映射关系,其类型为static静态映射。在帧中继DLCI号码与三层IP地址形成映射关系时,还有另一种映射方案叫动态映射,关于动态映射的原理将在“理解帧频中继的逆向ARP部分描述。

第七步:上面的步骤验证了路由器R1与R2、R3之间的通信。现在到路由器R2上去检测与路由器R3的连通性,如下8.58所示。路由器R2无法与R3完成通信,因为在该实验环境中的帧中继是半网状的帧中继网络,从VC规划的格局来看,路由器R2和R3各自仅有到达R1的一条虚拟电路,可以分别在R2与R3上通过执行show frame relay pvc指令来查看各自的虚拟电路状态如下8.598.60所示,所以分别能与路由器R1通信,而R2和R3之间相互没有虚拟电路的规划,所以相互之间无法完成帧中继的通信。

第八步:如果此时需要路由器R2与R3之间相互能通信有两个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案是将路由器R1作为R2与R3交流交换的中转点,也就是说R2与R3的所有流量都必须经过路由器R1进行转发。如果使用这个方案不需要在电信运营商(帧中继交换机)为R2和R3开设一条独立的虚拟电路,就其投入成本而言会更低,但是因为路由器R1要承转R2和R3的流量所以路由器R1的流量压力会更大。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规划全网状的帧中继,关于规划全网状态的帧中继在后继的演示过程中会给出,现在首先来实现第一个解决方案让路由器R1作为R2与R3交流交换的中转点,完成R2与R3的通信。


在路由器R2上的配置:

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201 broadcast

在路由器R3上的配置:

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301 broadcast

关于上述配置的理解:根据上述配置可以看出路由器R2和R3没有使用任何新的DLCI号码,而是使用原有到达路由器R1的DLCI号码,只是各自增补了一条到达对方IP地址的帧中继映射。换而言之,现在路由器R2使用DLCI号码201来到达R1,同时也使用了DLCI号码201来到达R3,在路由器R3上也是一样。


第九步:现在重新检测路由器R2与R3的连通性,在路由器R2上ping R3如下图8.61所示,可看出成功完成通信,然后再在路由器R2上执行traceroute 192.168.1.3的路径跟踪指令,如下图8.62所示,可得知路由器R2到R3的流量是经过192.168.1.1(R1)中转后才到达路由器R3。


演示:基于物理接口全网状帧中继的配置



演示目标:上一个演示配置了基于物理接口半网状的帧中继,在该演示中将配置全网状的帧中继网络。

演示环境:如下8.63所示。

演示工具:三台思科的路由器,一台帧中继交换机。

演示背景:这里的背景与“演示:基于物理接口半网状帧中继的配置”的唯一区别在路由器R2与R3之间规划了一条新的虚拟电路来形成全网状的帧中继,路由器使用本地DLCI号码104来到达R3;路由器R3使用本地DLCI号码401来到达R2,所以在演示过程中需在帧中继交换机上增加一台帧中继路由。


演示步骤:

第一步:为了更直观的演示全网状帧中继的配置,首先需要删除上一个演示中路由器R2和R3使用R1作为流量中转站来完成通信的配置,并将帧中继网络环境恢复到R2与R3由于他们没有虚拟电路的存在,无法完成通信的状态,关于删除相关配置的具体命如下所示:

R2(config-if)#no 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201 broadcast

R3(config-if)#no 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301 broadcast

第二步:8.63所示的环境配置帧中继交换机并新增让路由器R2与R3的虚拟电路,以完成全网状帧中继的配置,关于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如下.


在帧中继交换机S1/1接口模式下的配置:

fr-switching(config)#interfaces1/1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104 interface s1/2 401

增加配置让路由器R2使用104的DLCI号码到达路由器R3

在帧中继交换机S1/2接口模式下的配置:

fr-switching(config)#interfaces1/2

fr-switching(config-if)#frame-relayroute 401 interface s1/1 104

增加配置让路由器R3使用401的DLCI号码到达路由器R2


第三步:为路由器R2和R3配置新的DLCI号码与IP地址的静态映射关系,以完成全网状帧中继的接入配置。

在路由器R2上新增到R3的PVC映射记录:

R2(config)#interfaces1/0

R2(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3 104 broadcast

在路由器R3上新增到R2的PVC映射记录:

R3(config)#interfaces1/0

R3(config-if)#frame-relaymap ip 192.168.1.2 401 broadcast


第四步:完成上述配置后,开始检测路由器R2与R3的连通性,如下图8.64所示,通信成功。跟踪到达目标所经过网络路径,其结果如下图8.65所示,可得知此时路由器R2到R3的流量不再经过R1进行中转,而是直接到达R3,因为现在是全网状的帧中继,路由器R2与R3之间已经存在一条直接通信的PVC链路。


第五步:此时可以通过在路由器R2上执行show frame-relay pvc指令来查看R2上所存在的虚拟电路状态,如下图8.66所示,可看出R2上存在两台独立的PVC,DLCI编号为104的用于到达路由器R3,DLCI编号为201的用于到达路由器R1。同时也可以通过执行show frame-relay map指令来查看路由器R2的帧中继映射状态,如下图8.67所示,分别指示到路由器R1与R3的静态映射。



本文转自 kingsir827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7658423/1292240,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安全 小程序 物联网
WLAN基础 无线局域网配置方法 旁挂三层组网隧道转发方式配置
WLAN基础 无线局域网配置方法 旁挂三层组网隧道转发方式配置
1071 0
WLAN基础 无线局域网配置方法 旁挂三层组网隧道转发方式配置
|
4月前
|
监控 安全
|
网络协议 网络虚拟化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华为—DHCP(中继)、路由引入,ACL综合实验
华为—DHCP(中继)、路由引入,ACL综合实验
350 1
华为—DHCP(中继)、路由引入,ACL综合实验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三十八、移动IP和网络层设备
三十八、移动IP和网络层设备
三十八、移动IP和网络层设备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