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以太网规范和物理层结构

简介:

以下内容摘自笔者编著的《网管员必读——网络基础》(第2版)一书:

 

6.9.2 万兆以太网规范和物理层结构

万兆位以太网规范包含在IEEE 802.3标准的补充标准IEEE 802.3ae中,它扩展了IEEE 802.3协议和MAC规范,使其支持10Gbps的传输速率。除此之外,通过WAN界面子层(WISWAN interface sublayer),万兆位以太网也能被调整为较低的传输速率,如9.584640Gbps OC-192),这就允许万兆位以太网设备与同步光纤网络(SONETSTS -192c传输格式相兼容。

1. 万兆以太网规范

它的主要联网规范有以下七种:
l               10GBASE-SR10GBASE-SW
主要支持短波(850nm)多模光纤(MMF),光纤距离为230010GBASE-SR主要支持暗光纤darkfiber),暗光纤是指没有光传播并且不与任何设备连接的光纤。10GBASE-SW主要用于连接SONET设备,它应用于远程数据通信。
l               10GBASE-LR10GBASE-LW
主要支持长波(1310nm)单模光纤(SMF),光纤距离为210公里(约32808英尺)。10GBASE-LW主要用来连接SONET设备时,10GBASE-LR则用来支持暗光纤darkfiber)。
l               10GBASE-ER10GBASE-EW
主要支持超长波(1550nm)单模光纤(SMF),光纤距离为240公里(约131233英尺)。10GBASE-EW主要用来连接SONET设备,10GBASE-ER则用来支持暗光纤darkfiber)。
l               10GBASE-LX4
10GBASE-LX4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在单对光缆上以四倍光波长发送信号。10GBASE-LX4系统运行在1310nm的多模或单模暗光纤方式下。该系统的设计目标是针对于2300的多模光纤模式或210公里的单模光纤模式。

2. 万兆以太网的物理层结构

万兆以太网的物理层结构如下:
l               10G串行物理媒体层
10GBASE-SR/SW传输距离按照波长不同由230010GBASE-LR/LW传输距离为210公里。10GBASE-ER/EW传输距离为240公里。
l               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
PMD子层的功能是支持在PMA子层和介质之间交换串行化的符号代码位。PMD子层将这些电信号转换成适合于在某种特定介质上传输的形式。PMD是物理层的最低子层,标准中规定物理层负责从介质上发送和接收信号。
l               PMA(物理介质接入)子层
PMA子层提供了PCSPMD层之间的串行化服务接口。它与PCS子层的连接称为PMA服务接口。另外PMA子层还从接收位流中分离出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正确的符号对齐(定界)的符号定时时钟。
l               WIS(广域网接口)子层
WIS子层是可选的物理子层,可用在PMAPCS之间,产生适配ANSI定义的SONET STS-192c传输格式,或ITU定义SDH VC464c容器速率的以太网数据流。该速率数据流可以直接映射到传输层而不需要高层处理。
l               PCS(物理编码)子层
PCS子层位于协调子层(通过GMII)和物理介质接入层(PMA)子层之间。PCS子层完成将经过完善定义的以太网MAC功能映射到现存的编码和物理层信号系统的功能上去。PCS子层和上层RS/MAC的接口由XGMII提供,与下层PMA接口使用PMA服务接口。
l               RS(协调子层)和XGMII10Gbit/s介质无关接口)

协调子层的功能是将XGMII的通路数据和相关控制信号映射到原始PLS服务接口定义(MAC/PLS)接口上。XGMII接口提供了10Gbit/sMAC和物理层间的逻辑接口。XGMII和协调子层使MAC可以连接到不同类型的物理介质上。

本文转自王达博客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winda/29271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茶乡浪子

相关文章
|
7月前
|
前端开发 芯片 网络架构
单口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
一、基本介绍 YT8521S是一款单口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YT8521S是一款高度集成的以太网收发器,符合10BASE-Te、100BASE-TX和1000BASE-T IEEE 802.3标准。它提供了传输和接收所需的所有物理层功能通过CAT.5E UTP电缆的以太网数据包。 YT8521S采用最先进的DSP技术和模拟前端(AFE)实现高速数据通过UTP电缆进行传输和接收。交叉检测和自动校正、极性等功能校正、自适应均衡、串扰消除、回声消除、定时恢复和纠错在YT8521S中实现以提供10Mbps、100Mbps和100Mbps的鲁棒传输和接收能力,或1000Mbps。 MAC和PHY之
191 2
|
网络协议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网络架构
Internet协议栈 TCP/IP模型 、以太网封装以及解封装过程、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作用 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分别所做的事,作用,每层都需要下一层来提供服务,也就是下一层的功能使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上一层。 TCP/IP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
Internet协议栈 TCP/IP模型 、以太网封装以及解封装过程、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的作用 OSI七层模型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以太网帧结构与ip报文格式详解
以太网帧结构与ip报文格式详解
1960 0
以太网帧结构与ip报文格式详解
|
7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文件存储
|
5月前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以太网链路连接 和 ISIS/OSPF等路由协议关系
以太网链路连接 和 ISIS/OSPF等路由协议关系
55 0
|
6月前
|
算法
以太网CSMA/CD协议:通信原理、碰撞检测与退避机制深度解析
以太网CSMA/CD协议:通信原理、碰撞检测与退避机制深度解析
809 1
|
7月前
|
运维 监控 网络架构
|
6月前
|
域名解析 网络协议 程序员
网络原理(7)——以太网数据帧和DNS协议(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网络原理(7)——以太网数据帧和DNS协议(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2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