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调用、新增系统调用方法【转】

简介: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374603-id-3401045.html 说明:   系统调用是内核和应用程序间的接口,应用程序要访问硬件设备和其他操作系统资源,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5374603-id-3401045.html

说明:

  系统调用是内核和应用程序间的接口,应用程序要访问硬件设备和其他操作系统资源,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

  在linux中,系统调用是用户空间访问内核的一种手段,除异常和中断外,他们是进入内核的合法入口。系统调用的数量很少,在i386上只有大概300个左右。

  应用程序员通过C库中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而不是直接通过系统调用来编程。

  C库中的函数可以不调用系统调用,也可以只是简单封装一个系统调用,还可以通过调用多个系统调用来实现一个功能。

  linux>本身提供的一组宏来对系统调用直接进行访问。man 2 syscall。

  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系统调用无关紧要,他们只需要跟API打交道就可以了;

  从内核的角度来看,内核只跟系统调用打交道,库函数及应用程序怎么使用系统调用不是内核所关心的。

  linux内核中所有的系统调用函数都用sys_开头。

  函数定义中的asmlinkage宏,用于通知编译器,使用局部堆栈来传递参数;

  函数定义中的FASTCALL宏,用于通知编译器,使用寄存器来传递参数。

  如果上面两个宏都没有,则使用默认传参规则,前4个参数通过R0~R3寄存器传递,其余更多的参数通过栈传递。

  调用链:APP --> LIB --> kernel (syscall)  --> module --> hardware

 

  因为系统调用要从用户空间进入内核空间,所以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函数调用完成,必须通过一些处理器支持的特殊机制(所谓的软中断)。

  在x86上,这一特殊机制就是汇编指令int $0x80, 而在arm上,就是汇编指令SWI。

  这条指令被封装到C库中的函数里,当程序执行到这一条指令后,cpu会进入一个特殊的异常模式(或软中断模式),并将程序指针跳转到特点的位置(如arm为中断向量表的0x8处)。

  内核中实现了很多的系统调用,这些系统调用的地址被按顺序放在一个系统调用表中,这个表是一个名为sys_call_table的数组,共有NR_syscalls个表项。

  通过这个表,就可以调用到内核定义的所有sys_函数。

  调用汇编指令int $0x80 或SWI 时,要同时传递一个系统调用号,这个系统调用号将作为索引,从sys_call_table中选择对应的系统调用。

  int80将系统调用号保存在eax寄存器中,而SWI将其直接集成在指令中(如SWI 0x124)。

  过程:swi 系统调用号 --> 系统调用表 --> 系统调用

 

  内核中处理系统调用的函数定义在arch/x86/kernel/entry.s中的system_call,而arm系统在arch/arm/kernel/entry-common.s中的vector_swi。

  x86系统的系统调用表定义在arch/x86/kernel/syscall_table.s(或直接定义在entry.s)中,而arm定义在arch/arm/kernel/calls.s中。

  x86系统调用号定义在arch/x86/include/asm/unistd.h中,arm系统调用号定义在arch/arm/include/asm/unistd.h中。

 

  系统调用必须仔细检查传入参数的有效性,尤其是用户提供的指针,必须确保:
    *指针指向的内存区域属于用户空间,进程不能哄骗内核去读内核空间的数据。
    *指针指向的内存区域属于进程的地址空间,不能哄骗内核去读其他进程的数据。
    *进程不能绕过内存访问权限。

  内核在执行系统调用的时候处于进程上下文,可以休眠,也可以被抢占,所以必须保证系统调用是可重入的。

 

跟踪linux内核中arm架构的sys_getpid()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号在文件arch/arm/include/asm/unistd.h中,如下:

  说明:可见sys_getpid()的系统调用号是20,此调用号其实就是系统调用表(数组)的下标。所以系统调用表中sys_getpid()肯定在第20项。

      特别注意:系统调用号17之类,此系统调用已经弃用,但为了兼容性及不至于日后混乱,所以调用号不能重用,只能空着(跳过).

系统调用表在文件arch/arm/kernel/calls.s,如下:

  说明:可见sys_getpid()在系统调用表中第20项,和其系统调用号一致。

     特别注意:系统调用号17对应的表项,对于已经弃用的系统调用,linux系统统一赋予sys_ni_syscall()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的声明在文件 include/linux/syscalls.h,如下:

系统调用的实现在文件kernel/timer.c,如下:

  说明:源代码中不能直接找到sys_getpid()的实现代码,因为64为系统的BUG,所以源代码中的系统调用sys_ABC,都用SYSCALL_DEFINEx(ABC)封装了一层,以解决BUG。

SYSCALL_DEFINE在文件include/linux/syscalls.h,如下:

 

手工添加一个自己实现的系统调用:

首先,模仿原来代码,在文件arch/arm/include/asm/unistd.h添加一个系统调用号,如下:

特别说明:自己新加的系统调用号只能在原来最大值得基础上加1,所以我的系统调用号是361,对应系统调用是sys_mysyscall()

然后,模仿原来代码,在文件arch/arm/kernel/calls.S添加一个系统调用表项,如下:

最后:编写系统调用的实现代码,此代码必须能保证编译进内核,如下:

因为我们知道文件init/main.c一定编译进内核,所以我们的实现代码在此文件中添加。

特别注意:系统调用必须返回long型值。

要使用此系统调用,必须重新编译内核,并且开发板必须使用新内核,如下:

1 在主机端,linux源码跟目录,输入如下: 2 # make 3 # cp -f arch/arm/boot/zImage /tftpboot/ 4 在开发板端,输入如下: 5 $ reboot

 

程序:测试系统调用的实现效果

创建目录/nfsroot/kern/2012-04-16/02/。

创建文件/nfsroot/kern/2012-04-16/02/test.c,内容如下:

创建文件/nfsroot/kern/2012-04-16/02/Makefile,内容如下:

在主机端编译程序,过程如下:

在开发板端运行测试程序,过程如下:

  说明:可见getpid的两种结果一直,我们自己的系统调用361也正确运行。

 

特别说明:

系统调用号是linux内核维护人员确定的,自己添加的系统调用,其他人开发的应用程序不会使用到,因为只有自己知道有这个系统调用。

这种系统调用需要直接修改内核源代码,而且必须编译进内核才能使用,而且系统调用号是自己设定的,所以一般不会这样手动添加系统调用。

若自己sys_open,sys_read等系统调用,可以通过模块来实现,从而实现系统调用的复用。

【作者】 张昺华
【新浪微博】 张昺华--sky
【twitter】 @sky2030_
【facebook】 张昺华 zhangbinghua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Ubuntu Linux Anolis
Linux系统禁用swap
本文介绍了在新版本Linux系统(如Ubuntu 20.04+、CentOS Stream、openEuler等)中禁用swap的两种方法。传统通过注释/etc/fstab中swap行的方式已失效,现需使用systemd管理swap.target服务或在/etc/fstab中添加noauto参数实现禁用。方法1通过屏蔽swap.target适用于新版系统,方法2通过修改fstab挂载选项更通用,兼容所有系统。
205 3
Linux系统禁用swap
|
2月前
|
Linux
Linux系统修改网卡名为eth0、eth1
在Linux系统中,可通过修改GRUB配置和创建Udev规则或使用systemd链接文件,将网卡名改为`eth0`、`eth1`等传统命名方式,适用于多种发行版并支持多网卡配置。
277 3
|
Ubuntu Linux 网络安全
Linux系统初始化脚本
一款支持Rocky、CentOS、Ubuntu、Debian、openEuler等主流Linux发行版的系统初始化Shell脚本,涵盖网络配置、主机名设置、镜像源更换、安全加固等多项功能,适配单/双网卡环境,支持UEFI引导,提供多版本下载与持续更新。
268 0
Linux系统初始化脚本
|
3月前
|
运维 Linux 开发者
Linux系统中使用Python的ping3库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
以上步骤展示了如何利用 Python 的 `ping3` 库来检测网络连通性,并且提供了基本错误处理方法以确保程序能够优雅地处理各种意外情形。通过简洁明快、易读易懂、实操性强等特点使得该方法非常适合开发者或系统管理员快速集成至自动化工具链之内进行日常运维任务之需求满足。
214 18
|
2月前
|
安全 Linux Shell
Linux系统提权方式全面总结:从基础到高级攻防技术
本文全面总结Linux系统提权技术,涵盖权限体系、配置错误、漏洞利用、密码攻击等方法,帮助安全研究人员掌握攻防技术,提升系统防护能力。
249 1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Linux
Linux系统提权之计划任务(Cron Jobs)提权
在Linux系统中,计划任务(Cron Jobs)常用于定时执行脚本或命令。若配置不当,攻击者可利用其提权至root权限。常见漏洞包括可写的Cron脚本、目录、通配符注入及PATH变量劫持。攻击者通过修改脚本、创建恶意任务或注入命令实现提权。系统管理员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使用绝对路径、避免通配符、设置安全PATH并定期审计,以防范此类攻击。
926 1
|
3月前
|
缓存 监控 Linux
Linux系统清理缓存(buff/cache)的有效方法。
总结而言,在大多数情形下你不必担心Linux中buffer与cache占用过多内存在影响到其他程序运行;因为当程序请求更多内存在没有足够可用资源时,Linux会自行调整其占有量。只有当你明确知道当前环境与需求并希望立即回收这部分资源给即将运行重负载任务之前才考虑上述方法去主动干预。
1460 10
|
3月前
|
安全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为Linux系统的普通账户授予sudo访问权限的过程
完成上述步骤后,你提升的用户就能够使用 `sudo`命令来执行管理员级别的操作,而无需切换到root用户。这是一种更加安全和便捷的权限管理方式,因为它能够留下完整的权限使用记录,并以最小权限的方式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随意授予sudo权限可能会使系统暴露在风险之中,尤其是在用户不了解其所执行命令可能带来的后果的情况下。所以在配置sudo权限时,必须谨慎行事。
536 0
|
3月前
|
Ubuntu Linux 开发者
国产 Linux 发行版再添新成员,CutefishOS 系统简单体验
当然,系统生态构建过程并不简单,不过为了帮助国产操作系统优化生态圈,部分企业也开始用国产操作系统替代 Windows,我们相信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精品软件登录 Linux 平台。
263 0
|
2月前
|
Linux 应用服务中间件 Shell
二、Linux文本处理与文件操作核心命令
熟悉了Linux的基本“行走”后,就该拿起真正的“工具”干活了。用grep这个“放大镜”在文件里搜索内容,用find这个“探测器”在系统中寻找文件,再用tar把东西打包带走。最关键的是要学会使用管道符|,它像一条流水线,能把这些命令串联起来,让简单工具组合出强大的功能,比如 ps -ef | grep 'nginx' 就能快速找出nginx进程。
385 1
二、Linux文本处理与文件操作核心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