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标准 之 微格式

简介:

微格式

  微格式其实并不是浏览器或者HTML的某种标准,而是很多人进行起草创建的。它帮助我们更有效的管理前端代码,不仅让人能够读取其中的信息,也能让机器理解(典型的比如爬虫)。

  微格式目前的应用并不广泛,大多数的网站都是采用自己定义的格式来书写。

  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时招聘网站,A站采用一种风格,B站采用另一种风格。这样如果某个爬虫需要爬去招聘中个人信息,就不得不写出两套方案。微格式则使用某种规定的格式,比如在class中以特定的类名标识,从而区分不同的关键字段。

  目前已经制定了多种微格式草案,比如hcard、hcalender等等。本篇就先介绍下hcard:

hcard

  hcard是电子名片的一种微格式草案,它与vcard相关联。在网页中,如果这样定义:

复制代码
<div id="hcard-xing-ha-lo" class="vcard">
 <a class="url fn n" href="http://www.cnblogs.com/xing901022/">  <span class="given-name">xing</span>
  <span class="additional-name">ha</span>
  <span class="family-name">lo</span>
</a>
 <div class="org">neu</div>
 <a class="email" href="mailto:123456789@123.com">123456789@123.com</a>
 <div class="adr">
  <div class="street-address">huangpu street</div>
  <span class="locality">dalian</span>,<span class="region">liaoning</span>,<span class="postal-code">11111</span>
  <span class="country-name">china</span>
 </div>
 <div class="tel">13455556666</div>
</div>
复制代码

  首先,最外层的div必须要有类名vcard,内部则满足一定的要求即可,任意标签只要class满足上面的定义就行。

  例如上边的html片段,直接放在hcard的解析器里,就可以直接获得到关键的信息。

参考

1 微格式:http://www.mijia.org/blog/?p=155

2 Vcard生成器:http://microformats.org/code/hcard/creator

3 Vcard解析器:http://hcard.geekhood.net/#result

本文转自博客园xingoo的博客,原文链接:互联网标准 之 微格式,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博主。
相关文章
|
23天前
|
人工智能 开发者
全球主流AIGC产品生成内容权属约定类型
【2月更文挑战第13天】全球主流AIGC产品生成内容权属约定类型
145 1
全球主流AIGC产品生成内容权属约定类型
EMQ
|
数据采集 网络协议 安全
Neuron 2.1.0 发布:支持 Sparkplug B 规范,更完善的工业协议支持
Neuron 2.1.0 正式发布:新增的 Sparkplug B 规范支持和多个驱动插件,为 Neuron 用户构建符合工业 4.0 时代发展趋势的工业物联网平台提供了更大便利。
EMQ
160 0
Neuron 2.1.0 发布:支持 Sparkplug B 规范,更完善的工业协议支持
|
缓存 网络协议 物联网
物联网通信协议和标准相关的术语表
物联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标准和协议。本文是与物联网通信协议和标准相关的术语表。
586 0
物联网通信协议和标准相关的术语表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城市大脑
构建城市大脑的未来标准,9个值得探索的规范
到2020年,城市大脑正成为中国科技领域新的热点,除了杭州,上海,广州,福州,北京,铜陵等城市之外,已经有500多个城市启动了不同类型的城市大脑计划。已经有专家提出“目前在国家标准层面还没有一个“城市大脑”的规范标准出台。
|
传感器 JSON 物联网
借助IoT平台云端数据解析能力,转换Modbus,电力协议,hex数据
借助IoT平台云端数据解析能力,转换Modbus,电力协议,hex数据
3698 1
|
存储 缓存 边缘计算
移动边缘计算(MEC)——业务本地化 | 带你读《5G时代的承载网》之十六
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各种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移动宽带、 物联网之外,移动通信催生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 AR/VR、车联网、工业控制、 IoT 等,同时,对网络带宽、时延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网络负荷进一步加重。
移动边缘计算(MEC)——业务本地化 | 带你读《5G时代的承载网》之十六
NR 标准体系架构介绍 |带你读《5G 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之七
NR 的规范分为物理层系列规范、高层系列规范、接口系列规范、射频系列规范、终端一致性系列规范和 NR 研究类报告。
NR 标准体系架构介绍 |带你读《5G 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之七
|
5G 调度
5G NR 基础参数 及接入设计 |带你读《5G 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之八
NR 帧结构配置不再沿用 LTE 阶段采用的固定帧结构方式,而是采用半静态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配置和动态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配置结合的方式进行灵活配置。这样设计的核心思想还是兼顾可靠性和灵活性。
5G NR 基础参数 及接入设计 |带你读《5G 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之八
|
物联网 5G SDN
5G 标准制定概述 | 带你读《5G 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之一
5G 将渗透到未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5G 将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极佳的交互体验,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5G 将拉近万物的距离,通过无缝融合的方式,便捷地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
5G 标准制定概述  | 带你读《5G 无线系统设计与国际标准》之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