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木的树> 正文

以代码爱好者角度来看AMD与CMD

简介:
+关注继续查看

 随着浏览器功能越来越完善,前端已经不仅仅是切图做网站,前端在某些方面已经媲美桌面应用。越来越庞大的前端项目,越来越复杂的代码,前端开发者们对于模块化的需求空前强烈。后来node出现了,跟随node出现的还有commonjs,这是一种js模块化解决方案,像Node.js主要用于服务器的编程,加载的模块文件一般都已经存在本地硬盘,所以加载起来比较快,不用考虑异步加载的方式,CommonJS 加载模块是同步的,所以只有加载完成才能执行后面的操作。但是浏览器环境不同于Node,浏览器中获取一个资源必须要发送http请求,从服务器端获取,采用同步模式必然会阻塞浏览器进程出现假死现象。在这方面dojo曾经做了伟大尝试,早期dojo便是采用xhr+eval的方式,结果可想而知,阻塞现象是必然的。后来出现无阻塞加载脚本方式在开发中广泛应用,在此基础结合commonjs规范,前端模块化迎来了两种方案:AMD、CMD.

  借用三藏法师一句话: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此话虽不雅,但用这里却颇为贴切。AMD 是 RequireJS 在推广过程中对模块定义的规范化产出,CMD是SeaJS 在推广过程中被广泛认知。RequireJs出自dojo加载器的作者James Burke,SeaJs出自国内前端大师玉伯。二者的区别,玉伯在12年如是说


RequireJS 和 SeaJS 都是很不错的模块加载器,两者区别如下:

1. 两者定位有差异。RequireJS 想成为浏览器端的模块加载器,同时也想成为 Rhino / Node 等环境的模块加载器。SeaJS 则专注于 Web 浏览器端,同时通过 Node 扩展的方式可以很方便跑在 Node 服务器端

2. 两者遵循的标准有差异。RequireJS 遵循的是 AMD(异步模块定义)规范,SeaJS 遵循的是 CMD (通用模块定义)规范。规范的不同,导致了两者 API 的不同。SeaJS 更简洁优雅,更贴近 CommonJS Modules/1.1 和 Node Modules 规范。

3. 两者社区理念有差异。RequireJS 在尝试让第三方类库修改自身来支持 RequireJS,目前只有少数社区采纳。SeaJS 不强推,而采用自主封装的方式来“海纳百川”,目前已有较成熟的封装策略。

4. 两者代码质量有差异。RequireJS 是没有明显的 bug,SeaJS 是明显没有 bug。

5. 两者对调试等的支持有差异。SeaJS 通过插件,可以实现 Fiddler 中自动映射的功能,还可以实现自动 combo 等功能,非常方便便捷。RequireJS 无这方面的支持。

6. 两者的插件机制有差异。RequireJS 采取的是在源码中预留接口的形式,源码中留有为插件而写的代码。SeaJS 采取的插件机制则与 Node 的方式一致:开放自身,让插件开发者可直接访问或修改,从而非常灵活,可以实现各种类型的插件。.

  关于二者的区别,前人之述备矣:

  而在本文,我们仅从代码爱好者的角度来一窥二者API、模块管理、加载、执行的异同。

  对比AMD与CMD规范,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依赖模块的执行时期,CMD规范中明确要求延迟执行(Execution must be lazy.)。这一点从二者在模块的定义方法define的函数签名上可以看出:

  AMD中define如下定义:
   define(id?, dependencies?, factory);
  •  id:String类型,它指定了模块被定义时的id;可选的,如果省略,模块id默认使用加载器请求的响应脚本的模块id。
  • dependencies是一个模块定义时要求的依赖项的模块id数组字面量。这些依赖项必须在factory方法执行前被解析,解析值应当被当做参数传递给factory函数;factory的参数位置符合模块在依赖项中的索引。
  • factory,是一个被用来执行模块初始化的参数或者是一个对象。如果factory是一个函数,它应当只能被用来执行一次。如果factory参数是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呗用来作为模块的输出值。如果factory函数返回一个值(对象、函数、任何可以被强制转换为true的值),这个值将会被作为模块的输出值。


define(["./a", "./b"], function(a, b) {
  //BEGIN
  a.doSomething();
  b.doSomething();
});

 CMD中模块如下定义:

define(function(require, exports, module) {

  // The module code goes here

});
  一个模块使用define函数来定义
  1. define函数只接受一个模块工厂作为参数
  2. factory必须是一个函数或者其他有效值
  3. 如果factory是一个函数,如果指定参数的话,前三个必须是“require”,“exports”,“module”
  4. 如果factory不是一个函数,那么模块的exports属性被设置为那个有效对象


define(function(require, exports, module) {
  //BEGIN
  require("./a").doSomething();
  require("./b").doSomething();
});

  需要提一下的是二者对待依赖模块的加载是一致的,在factory执行时,依赖模块都已被加载。从代码上来看,AMD中在BEGIN处a、b的factory都是执行过的;而CMD中虽然a、b模块在BEGIN已被加载,但尚未执行,需要调用require执行依赖模块。这就是CMD中着重强调的延迟执行。如果这个例子不明显的话,我们来看一下条件依赖:

  AMD:


define(["./a", "./b"], function(a, b) {
  //BEGIN
  if (true) {
    a.doSomething();
  } else {
b.doSomething();
  }
  //END
});

CMD:


define(function(require) {
   // BEGIN
  if(some_condition) {
    require('./a').doSomething();
  } else {
    require('./b').soSomething();
  }
  // END
});

  条件依赖意思是我们根据条件使用依赖项,在AMD中BEGIN位置处a、b模块都需要被执行一次。CMD中BEGIN处a、b都没有被执行,在END处,a、b只有一个被实际执行过。

 

  那么问题来了,javascript作为脚本语言,代码肯定是顺序执行的,作为AMD与CMD的实现者,requireJs与seaJs是如何知道需要加载的所有文件呢?又是如何做到异步加载?对于seajs,factory中代码肯定是顺序执行的,但是这必须导致require时的阻塞加载,而她又是如何保证异步加载的?

  每一个卓越的思想都有一份朴实的代码实现。所以无论AMD与CMD都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模块式如何注册的,define函数都做了什么?
  2、他们是如何知道模块的依赖?
  3、如何做到异步加载?尤其是seajs如何做到异步加载延迟执行的?
  辩证法第一规律:事物之间具有有机联系。AMD与CMD都借鉴了CommonJs,宏观层面必有一致性,比如整体处理流程:
 
 
  模块的加载解析到执行过程一共经历了6个步骤:
  1、由入口进入程序
  2、进入程序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模块仓库(这是防止重复加载模块的关键),JavaScript原生的object对象最为适合,key代表模块Id,value代表各个模块,处理主模块
  3、向模块仓库注册一模块,一个模块最少包含四个属性:id(唯一标识符)、deps(依赖项的id数组)、factory(模块自身代码)、status(模块的状态:未加载、已加载未执行、已执行等),放到代码中当然还是object最合适
  4、模块即是JavaScript文件,使用无阻塞方式(动态创建script标签)加载模块 


scriptElement=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Element.src = moduleUrl;
scriptElement.async = true;
scriptElement.onload = function(){.........};
document.head.appendChild(scriptElement);

  5、模块加载完毕后,获取依赖项(amd、cmd区别),改变模块status,由statuschange后,检测所有模块的依赖项。

  由于requirejs与seajs遵循规范不同,requirejs在define函数中可以很容易获得当前模块依赖项。而seajs中不需要依赖声明,所以必须做一些特殊处理才能否获得依赖项。方法将factory作toString处理,然后用正则匹配出其中的依赖项,比如出现require(./a),则检测到需要依赖a模块。

  同时满足非阻塞和顺序执行就需要需要对代码进行一些预处理,这是由于CMD规范和浏览器环境特点所决定的。

  6、如果模块的依赖项完全加载完毕(amd中需要执行完毕,cmd中只需要文件加载完毕,注意这时候的factory尚未执行,当使用require请求该模块时,factory才会执行,所以在性能上seajs逊于requirejs),执行主模块的factory函数;否则进入步骤3.

 

  最后,无论requireJs还是seaJs都已被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中,实际选取时应根据以下几方面综合平衡选取:

  1、功能能否满足项目需求
  2、文档、demo的详尽程度
  3、框架的学习曲线
  4、社区的活跃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利用Docker在Win10系统极速体验Django3.1真实异步(Async)任务
Django官方发布3.0版本,内核升级宣布支持Asgi,这一重磅消息让无数后台研发人员欢呼雀跃,弹冠相庆。大喜过望之下,小伙伴们兴奋的开箱试用,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非但说好的内部集成Websocket没有出现,就连原生的异步通信功能也只是个壳子,内部并未实现,很明显的换汤不换药,这让不少人转身投入了[FastAPI](https://v3u.cn/a_id_167)的怀抱。不过一年之后,今天8月,Django3.1版本姗姗来迟,这个新版本终于一代封神,不仅支持原生的异步视图,同时也支持异步中间件,明显整了个大活。
29 0
手把手教您将 Ghostscript 移植到函数计算平台
前言 首先介绍下在本文出现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函数计算(Function Compute):函数计算是一个事件驱动的服务,通过函数计算,用户无需管理服务器等运行情况,只需编写代码并上传。函数计算准备计算资源,并以弹性伸缩的方式运行用户代码,而用户只需根据实际代码运行所消耗的资源进行付费。
9085 0
ARM嵌入式软件编程经验谈--孙天泽
ARM 系列处理器是 RISC (Reducd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处理器。很多基于ARM的高效代码的程序设计策略都源于RISC 处理器。和很多 RISC 处理器一样,ARM 系列处理器的内存访问,也要求数据对齐,即存取“字(Word)”数据时要求四字节对齐,地址的bits[1:0]==0b00;存取“半字(Halfwords)”时要求两字节对齐,地址的bit[0]==0b0;存取“字节(Byte)”数据时要求该数据按其自然尺寸边界(Natural Size Boundary)定位。
821 0
Gox : 简单实在的Go平台交叉编译工具
Gox 是一个简单的,不花俏的Go平台交叉编译工具,它的用处就和标准的 go build 一样。Gox 会并行地为多种平台编译。Gox 同时也提供了一套交叉编译工具链。
289 0
微软拥抱开源,Win10为啥要引入真Linux4.X内核?
“ARM Cortex-A Series Programmer’s Guide for ARMv8-A”:这篇文档接近300页,适合入门学习。
3577 0
go之道--搭建高性能服务器
搭建一个后台服务器, 有很种方法与模式,c/c++使用epoll, nodejs的V8等都能实现。 今天我们来看看go server的模式。 同以往其他语言底层采用epoll模式略有不同,golang采用了goroutine(协程)+channel的模式。 ![image.png](http://ata2-img.cn-hangzhou.img-pub.aliyun-inc.com/
5092 0
+关注
文章
问答
文章排行榜
最热
最新
相关电子书
更多
15分钟打造你自己的小程序更新版
立即下载
低代码开发师(初级)实战教程
立即下载
阿里巴巴DevOps 最佳实践手册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