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政治学家菲利普.泰特罗克从1987年就开始研究学者们关于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预测。他的结论非常清楚:从总体上看,专家的预测明显地比群众饿预测差。
泰特罗克把专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刺猬型“学者,一种叫“狐狸型”学者。这个典故出自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他说:“狐狸知道很多小事情,刺猬知道一件大事情。”
刺猬们相信,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下,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基本定律,这个规律影响着整个社会。只要你发现了这个规律,历史的迷雾就顿时消散。费洛伊德肯定是一只大刺猬。在他看来,什么都是潜意识,性冲动。“刺猬”更容易成为学术大师或公共知识分子,他们有“深刻的片面性”。
狐狸们则天性多疑,对什么都不会全信。他们经常变化,喜欢向别的学者或别的学科学习,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看法。如果看到的实际情况和原本相信的理论不一样,他们更愿意怀疑是理论错了。他们不相信一个基本规律能左右整个世界,认为这个世界一定是充满了反例,异常,错误和混乱的。你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总是会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这一点尤其惹人讨厌。
在电视上网络上影响力更大的往往是刺猬。刺猬们往往更大胆,更激烈,说话底气更足。狐狸们却说话含混,躲躲闪闪,观点听起来前后矛盾,真是一点自信心都没有。
但是为什么看起来底气不足的狐狸们,做预测的时候可能比底气十足的刺猬们表现的更佳呢?你得承认,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智慧。人们总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度自信。
狐狸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他们能传播思想的种子。我们可能会以为,科学研究中,后来的学者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科学研究的实际进展要混乱得多,而且那些正确的思想不会马上流传起来。物理学家普朗克说过:“一个新的科学真理的发扬光大,不是通过他的反对者信服,让他们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等到那些反对者最终死去,等到熟悉真理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但普朗克说的也不对,年轻学者跟老年学者比,并没有显出接受新生事物更快的倾向,他们甚至更容易被权威和传统俘虏。于是,有些知识被一次一次地“发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知识筑就的山洞里。在一个领域内众所周知的事实或解决方案,对另一个学科领域的人,可能是闻所未闻的。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公共知识,却以各种方式隐藏起来。只有这些知识被全面认识和利用,新的理论才能被创建。但这不是靠一个科学内部的学者大量阅读文献就能实现的。促进创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很多狐狸从一个领域跳到另外一个领域,脚上占着各种花花草草的种子,把它们传播到各地。假设土壤和气温适宜,这些种子就可能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