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学摄影的口决;原出处如果转载,有可能涉歉广告;
总结得太精炼了,俺二十多岁时研究过的那点东西,这里全有,
这里还有很多布局的知识,比俺当年学到的还要多而精;
还是买单反吧,卡片机太坑爹!
我在05年时买的一个类似单反的消费级像机,
花了近四千大洋,居然噪点很多,只有中午太阳足的时侯才可以;
后来搜到,原来松下的机就这样,
看来买机还得买单反,
而且尼康和佳能的配镜头好配,
最好带机身马达!
这样总结比较好一些,
卡片机只能让你记录些东西,
单反机,能让你用美化的手法来记录下美好的事物。
为了给自已留个记录入口,并防止涉歉广告,
故在本页内有一个入口点,请不要随意点击,免得跳转到原出处链接。
如果真的不小心跳过去了,想了解摄影知识的,请直接翻到页尾去看好心人的知识传授。
补充:已找到可转载的贴,见后文两篇转载!
摄影五字歌
摄影学不难,易学用单反,熟读说明书,功能要记全。
光圈配快门,曝光要先练,找准中间灰,白加黑就减。
小光圈景深,远近都能看,若想虚背景,大光圈景浅。
相机须持稳,摄姿要规范,善用三角架,不怕快门慢,
快门凝瞬间,慢门显动感。短焦视角广,长焦压空间,
望远景深浅,微距景更短。广角易畸变,中焦保还原,
装上遮光罩,避免出耀斑。构图有章法,表现莫小看,
布景要均衡,摆平地平线。平行画面静,斜线有动感,
三角最稳定、游动靠曲线,井字构图法,常用布平面,
相交有四点,最引读者眼。视点忌中间,中间易呆板,
要想画面活,左右偏一偏。好片三原则,一定要记全,
主题要明确,只有一视点。主体要突出,画面要洁简,
巧用导引线,突出视觉点。场景忌杂乱,避开干扰元,
避乱确实难,近点再近点。创作讲理性,切莫盲目干,
风景讲意境,人像立体感。大景取其势,小景扣质感,
天地三分线,切忌在中间。拍人忌正面,稍侧三分脸,
全景看造型,近景眼为先。拍片少写实,艺术难展现,
摄影真不难,全靠学和练。
在学习中,发现这样一篇文章,介绍了夜景人像的拍摄技巧,转载过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夜景人像的拍摄以绚丽夜景作为背景拍摄夜景人像。而且令人意外的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拍摄场合。夜景人像的拍摄中,平衡背景亮度和人物亮度是决定性的关键。
如图所示,快门速度是以背景建筑物的亮度为基准所决定。利用低速同步进行拍摄时,人物亮度通过闪光灯来获得。这样一来,背景亮度的控制便成为拍摄的关键所在。
拍摄数据
相机:EOS 500D
镜头:EF-S 18-55mm f/3.5-5.6 IS/快门优先自动曝光(F5.6,1/15秒)/ISO 1600/白平衡:闪光灯
第一步:将拍摄模式设置为快门优先自动曝光(Tv)
夜景人像摄影中,对人物背景曝光的控制很重要。若希望拍摄出明亮的背景,就需要采用低速快门进行拍摄。这里为了将背景拍摄明亮,将快门速度设置为1/15 秒。虽然此快门速度较低易出现手抖动,但通过使用具有手抖动补偿机构(IS)的镜头减少了手抖动的产生,此外,使用闪光灯拍摄,闪光灯的光线将人物照亮从 而减少了被摄体抖动。
第二步:提亮背景、防止抖动——ISO感光度的选择
为了获得明亮的背景,可以一边尝试拍摄,一边提高ISO感光度。此处,将ISO感光度设置为ISO 1600时,获得的背景亮度较为理想。在设置完ISO感光度之后,可以准备好内置闪光灯,或将外接闪光灯安装到热靴上。
第三步:将"减轻红眼 开/关"选择为"开"
在释放快门之前,再次确认相机的设置。确认"减轻红眼 开/关"是否选择为"开"。因为在昏暗场景下,视网膜对闪光灯闪光比较敏感,所以会出现红眼现象。
第四步:选择检测精度高的中央对焦点
在昏暗场景下对人物对焦时,推荐使用相差检测自动对焦。EOS数码单反系列相机中,取景器拍摄和实时显示拍摄下的快速模式采用了相差检测自动对焦(部分相 机不具有快速模式)。另外,在难以合焦的情况下,选择自动对焦捕捉力较高的中央对焦点进行对焦有助于顺利完成拍摄。还需注意自动选择自动对焦点时,偶尔会 有合焦于背景的可能。
第五步:进阶拍摄技巧 通过闪光曝光补偿突出氛围
夜景人像拍摄中,协调闪光灯投在人物上的光量与周围的亮度平衡关系是关键之一。为防止人物脸部高光溢出,可使用闪光曝光补偿减弱闪光强度,以获得与背景相协调的亮度。这样便可以将氛围拍摄得更自然。
为了拍摄到更美丽的夜景人像,可以使用"低速同步"这种技巧。在闪光灯闪光照亮人物的同时,利用 低速快门捕捉背景光亮,从而完成一张照片的拍摄。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以上所示步骤,选择不易发生手抖动的快门速度,同时提高ISO感光度以获得明亮背景, 并利用闪光灯照亮人物进行拍摄。一般闪光灯都会根据周围的亮度自动控制闪光光量,所以拍摄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背景亮度可根据快门速度或ISO感光度的 高低进行调整,如果希望拍得亮一些,就可以将快门速度调低或将ISO感光度调高。600D专业单反数码相机
http://blog.csdn.net/opengl_es/article/details/18398489
http://blog.csdn.net/opengl_es/article/details/1839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