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简介:

客厅娱乐是人们最重要的消遣方式之一。随着影音技术快速发展和主力消费人群的转变,人们对在家中也能享受影院般的大屏巨幕观影效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个市场一直被电视机独霸了近60年之久,虽然电视厂商把产品朝着超薄大屏的方向发展,但受制于液晶面板制造技术和成本,80吋以上电视机价格一直保持在2-3万元间,90吋、100吋的则立马蹿升到几十万,这样的价格显然无法满足大众的大屏娱乐需求。

当智能投影机带着100吋大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横空出世时,整个家庭娱乐显示市场都为之兴奋和躁动起来。和电视机相比,智能投影仪有着诸多先天优势。天生的大屏巨幕、丰富的娱乐内容资源、更多样的应用场景,再加上十分亲民的价格,这些优势使得智能投影仪俨然就是“风口上的猪”。

自2014年起,智能投影行业便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先是有极米获得A轮1亿元的融资,后有坚果投影获得由李冰冰、黄晓明、任泉共同出资6000万元的A轮融资。而到了2015年、2016年,极米和坚果的融资也走到了C轮,均宣称融资额总计达到数亿元。

我们再看看智能投影的销量增长情况。自2015年的50万台增长至2016年的150万台,连续几年的平均增长率保持在45%以上(数据来源:中关村在线)。众多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嗅觉灵敏的互联网品牌也大举杀入,继联想、微鲸后,阿里也在今年8月推出了“天猫魔屏”。

一时间,智能投影仪风头无二。

作为资深的数码控和智能投影爱好者,小编也早早就入手了一台某米的1080P智能投影仪。周末收到的产品,刚点亮就把我惊艳到了,100吋巨幕配上哈曼卡顿的音效,客厅立马化身为电影院。小编按捺不住激动,搜出了一直想重温的大片《勇敢的心》,把灯一关,计划好好的享受一个惬意的周末。

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看了大概半个小时,投影画面竟然不知何时变得模糊不清了,需要重新调焦才能恢复清晰。倔强的我硬是想弄清楚是机器问题还是我自己播放的问题。一直观看并捣鼓了2个小时,但每次开机半个小时左右画面又变模糊了,就要重新调焦不止一次。接下来几天的使用过程中,小编发现播放PPT时这个情况更加明显,文档上的文字都像长了毛一样,也有重影,感觉眼前被一层薄雾蒙盖了一样。

小编第一时间翻阅产品说明书,却对这个现象只字未提。在反复几次咨询了售后客服,得到“这属于‘正常’现象,无法解决”的回复后,我不得不申请了退货。但是,在售后客服闪烁其词的解释中,隐约感觉这背后隐藏着什么?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我的多位同行朋友也买了几个牌子的智能投影,使用过程中都有过这个“正常现象”,而往往商家都以“正常现象”为由不给退货。作为天生的数码狂人,小编打算打破砂锅问到底,找出现象这背后的原因。

幸亏小编在投影圈内部有朋友,在咨询了几位智能投影行业的专家大神,并查阅了大量技术文档后,才搞清楚了这个现象在智能投仪被称为——“热失焦”。

“热失焦”指投影机工作时,光机发热造成镜头焦距发生微小的偏移,导致原本清晰的画面因焦距偏差而变模糊。这属于先天缺陷,无法回避,只要是投影机,必定存在热失焦的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传统投影机因为光机和镜头的距离比较远,而且机身庞大,散热风扇更大,所以热失焦不太明显;而智能投影机体积更小,镜头和光源离得更近,热失焦这个弊病就变得非常突出,尤其树脂镜片的镜头,几乎没有不热失焦的。

发现了智能投影仪背后这个惊天的缺陷后,小编的科研热情一下高涨起来,打算揭露这个智能投影仪的行业弊病,还消费者一个知情权,让这只“飞在风口的猪”也清醒冷静下。

于是,小编找来了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投影仪产品,逐款进行亲测。

方法:全部接上电源,打开高亮模式,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播放同一Word文档(这一方法还是业内人士告诉我的,说这样更能发现画面发生虚焦的严重程度),等待半个小时左右,记录文档投射画面的清晰度,变模糊后再调清再观察记录。

先说某米的某1S,当投影播放文档达到20分钟时,画面开始变模糊,但也还能看清楚,影响是有的,还不算大,我又重启调焦,再播放了15分钟左右,画面又变模糊。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某米某1S播放了20分钟后画面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某米某1S重启再播放了15分钟后画面

第2部机器是某米的某C,跟上面测试的投影出自同一家公司。当我播放文档达到16分钟左右时,画面开始变模糊,令我大跌眼镜的是,模糊程度超乎想象,不调焦则完全无法观看。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某米的某C开机后调清的画面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某米的某C播放16分钟左右时画面

第3部机器是某果的J6,20分钟,画面变得模糊,模糊程度与上面的某1S差不多。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某果的J6,20分钟,画面变得模糊

第4部机器是酷某视的S3,同样在观看到16分钟左右时,画面开始变模糊,到达20分钟已经严重模糊,不拿遥控重启调焦是无法观看的。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酷某视的S3观看到16分钟左右时,画面开始变模糊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酷某视的S3观看20分钟已经严重模糊

后面小编也测试了其他业内知名的大品牌包括台湾和日韩厂商的微投影产品,发现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热失焦”现象,看来这还真是微投影行业的难题。不过,当小编测试某画的产品时,发现有所不同。某画目前在市场上主推的是两款TT和大威系列,刚开机几分钟也有要失焦的迹象。此时画面一闪,在屏幕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出现了“聚焦调节”四个字,瞬间出现又消失,不注意几乎看不到,时间不超过2秒,此时画面重又恢复清晰了。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某画的TT,播放20分钟后的画面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抓拍到的某画的TT“聚焦调节”画面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某画大威播放20分钟后画面开始出现模糊

揭露:火爆的智能微投市场背后暗藏什么惊天缺陷?

某画大威“聚焦调节”出现后画面瞬间自动恢复清晰

小编尝试联系某画,了解这个“聚焦调节”。得到的回复是属于某画众多投影黑科技里面的一项,名为“动态聚焦调节”,说的小编不明觉厉。

在小编亲测的众多智能微投中,都存在观看5分钟到20分钟后,投影画面变模糊的“热失焦”现象,要几次手动调焦才能保持清晰的画面。这绝对是微投“坑爹”的痛点,且必须解决,想想谁愿意花几千元买个投影看大片,然后要不停地调焦才能看啊!从这点上看,某画的动态聚焦调节技术不能不说是投影行业又一大亮点,彻底根治智能投影仪的先天缺陷。

不知投影行业的其他大牌,是否会如同当初跟进某画的自动调焦技术一样,在行业内形成风气?要知道,我们今天的智能手机,就是一众手机厂商纷纷模仿苹果,而推而广之到今天的规模的呀!



本文作者:木子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 原文链接
目录
相关文章
|
2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未来的守护神:AI驱动的网络安全之盾,如何用智慧的光芒驱散网络黑暗势力?揭秘高科技防御系统背后的惊天秘密!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传统防御手段已显不足。本文探讨了构建AI驱动的自适应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必要性及其关键环节:数据采集、行为分析、威胁识别、响应决策和执行。通过Python库(如scapy、scikit-learn和TensorFlow)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这种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并自动化响应,显著提高防护效率与准确性,为数字世界提供更强大的安全保障。
47 2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深藏功与名】揭秘大模型背后的真相:为何它们常让人欢喜让人忧,又该如何破局?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近年来,随着计算资源和算法的提升,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引发了“大模型幻觉”的讨论。该现象指模型虽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过度拟合和泛化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模型的底层逻辑,并通过PyTorch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L2正则化缓解过度拟合。此外,还介绍了通过数据增强提高模型泛化能力的方法。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平衡模型复杂度与泛化能力,以实现更佳性能。
29 0
|
供应链 搜索推荐 大数据
王者本色再现,苏宁为何能在家电市场长期雄踞第一
王者本色再现,苏宁为何能在家电市场长期雄踞第一
156 0
王者本色再现,苏宁为何能在家电市场长期雄踞第一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动驾驶
避免「特斯拉式」悲剧,需要长期研究和成熟技术
近日,一辆特斯拉 Model S 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导致驾驶员死亡,该事故引发了业界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重新思考。特斯拉采用的是辅助驾驶系统,并不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只能减轻驾驶员负担。而实现完全驾驶需要整合视觉系统、传感器、雷达、LiDAR 及多种传感技,这些就像是人类驾驶员的视觉和听觉,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
103 0
|
算法 区块链
《技术的乌托邦还是商业的潘多拉魔盒?》比特币研究报告
如果只把比特币耗费电力的挖矿机制换成一个类似随机抽签的算法,其实对比特币的去中心,匿名化,不可撤销等特性并没有影响。但是脱掉这这层高科技的外衣,比特币的骗局可能更容易被人识破。
1618 0
|
安全 算法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分析:叫好不叫座
本文讲的是安全分析:叫好不叫座,周一公布的一份信息安全专业人士的调查报告显示:相较于其成本,安全分析的感知价值可谓最高的了;但其普及率却几乎垫底,名列倒数第二。
8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