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架构技术

简介: 一切以解决业务目标为首要任务; 没有以业务为目标的任何架构、技术,都是毫无意义的耍流氓; 再牛逼的架构、再牛逼的技术,不能够解决业务的问题,你也只能算是会架构、会技术的工匠,而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架构师; 业务成就了技术,平台成就了人,事业成就了人,而不是...

一切以解决业务目标为首要任务;
没有以业务为目标的任何架构、技术,都是毫无意义的耍流氓;
再牛逼的架构、再牛逼的技术,不能够解决业务的问题,你也只能算是会架构、会技术的工匠,而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架构师;
业务成就了技术,平台成就了人,事业成就了人,而不是相反;

这里写图片描述

单机时代

纯依赖RDBMS
优点:简单、快速迭代达成业务目标;
缺点:存在单点、谈不上高可用;
技术点:应用设计要保证可扩展;

单机时代+缓存出场

有一定的业务量和用户规模了,想提升网站速度,于是,缓存出场了
优点:简单有效、方便维护;
缺点:存在单点、谈不上高可用;
技术点:客户端(浏览器)缓存、前端页面缓存、页面片段缓存、本地数据缓存/数据库缓存、远程缓存;
页面缓存:客户端缓存,减少对网站的访问;
本地缓存:访问速度快,但数据量有限,减少对DB查询;
远程缓存:远程访问,可以集群,因此容量不受限制;

数据服务与应用分离

用户量每天在增长,数据库疯狂读写,逐渐发现一台服务器快撑不住了。于是,决定把数据服务和APP做分离
优点:简单有效、方便维护、提高不同Server对硬件资源的利用率;
缺点:存在单点、谈不上高可用;
技术点:文件服务器部署、数据库服务器,扩展数据访问模块;
分离后三台 Server 对硬件资源的需求各不相同:
应用服务器:需要更快更强大的 CPU;
数据库服务器:需要更快的硬盘和更大的内存;
文件服务器:需要更大的硬盘;

数据库读写分离

单台数据库也感觉快撑不住了,一般都会尝试做“读写分离”。由于大部分互联网“读多写少”的特性所决定的。Salve的台数,取决于按业务评估的读写比例。
优点:简单有效、降低数据库单台压力;
缺点:读写分离,增加程序难度,架构变复杂,维护难度增加;
技术点:数据库主从同步部署,扩展数据访问模块,实现读写分离;

应用服务集群

数据库层面是缓解了,但是应用程序层面也出现了瓶颈,由于访问量增大,加上早期程序员水平有限写的代码也很烂,人员流动性也大,很难去维护和优化。所以,很常用的办法还是“堆机器”。
优点:增加服务器和HA机制,系统性能及可用性得到保证;
缺点:应用之间缓存、Session一致性问题;
技术点:负载均衡;
通过集群解决高并发、海量数据问题的常用手段,实现系统的可伸缩性。通过负载均衡调度器,可将用户访问分发到集群中的某台 Server 上,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不再成为整个网站的瓶颈。

集中式缓存、Session集中存储

加机器谁都会加,关键是加完之后得有效果,加完之后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例如非常常见的:集群应用之间页面输出缓存和本地缓存一致性的问题,Session保存的问题
优点:应用之间缓存、Session一致,存储无限制,可以扩展;
缺点:不如本地缓存访问快,缓存服务器、Session服务器等仍存在单点问题;
技术点:缓存服务器部署、Session集中存储方案;

动静分离

动静分离也是提高网站响应速度的一种常用方式。将动态请求与静态请求分离开,尽量减少对应用服务器的压力。同时,可以再进一步对静态请求,进行缓存,以加快响应速度。可以需要开发人员配合(把静态资源放独立站点下),也可以不需要开发人员配合(利用7层反向代理来处理,根据后缀名等信息来判断资源类型)。
优点:减轻应用负载压力,针对静态文件缓存;
缺点:静态文件缓存更新失效问题;
技术点:动静分离、静态文件缓存方案;

反向代理和CDN加速网站响应

使用反向代理和CDN加速网站响应:CDN 和反向代理的基本原理都是缓存,区别在于:
CDN部署在网络提供商的机房;
反向代理则部署在网站的中心机房;
使用 CDN 和反向代理的目的都是尽早返回数据给用户,一方面加快用户访问速度,另一方面也减轻后端服务器的负载压力
优点:减轻应用负载压力,异地缓存有效解决不同地方用户访问过慢的问题;
缺点:成本大幅增加,架构进一步复杂化,也维护难度进一步增大,静态文件缓存更新失效问题;
技术点:CDN、反向代理方案;

使用NoSQL和搜索引擎

基本做到了DB层面和应用层面的横向扩展了,可以开始关注一些其它方面,例如:站内搜索的精准度,对DB的依赖,开始引入全文索引、NoSQL。
NoSQL和搜索引擎都是源自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对可伸缩的分布式特性具有更好的支持。应用服务器则通过一个统一数据访问模块访问各种数据,减轻应用程序管理诸多数据源的麻烦。
优点:降低DB依赖;
缺点:单点问题,谈不上高可用;
技术点:NoSQL、搜索引擎、分布式;
一个能够承载日均百万级访问量的中型网站架构就是这样了

如何保证高可用

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集群;
静态内容服务器集群;
CDN服务器集群;
反向代理服务器集群;
负载均衡调度器集群;
分布式NoSQL服务器集群;
搜索引擎服务器集群;
分布式缓存服务器集群;
分布式Session服务器集群;
使用集群冗余负载 保证高可用
优点:集群负载,保证高可用;
缺点:数据一致性、数据有状态问题;
技术点:负载调度器、集群方案;
截止目前为止都不怎么需要大面积的修改代码。如果上面那些手段都用光了,还是支撑不住怎么办?不停的加机器也不是办法啊?

应用垂直拆分

业务越来越复杂,网站的功能越来越多,虽然部署层面是采用的集群,但是应用程序架构层面还是“集中式”的,这样会导致很多耦合,不便于开发、维护,而且容易“一荣俱损”。所以,通常会把网站拆分出不同的子站点来单独宿主。
通过分而治之的手段将整个网站业务分成不同的产品线,如首页、商铺、订单、卖家、买家等拆分成不同的产品线,分归不同的业务团队负责。各个应用之间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超链接建立关系,也可以通过消息队列进行数据分发。
应用垂直拆分(分压,解耦)
优点:降低耦合、分压;
缺点:应用架构复杂;
技术点:业务抽取拆分;

业务垂直分库

应用都拆了,由于单个数据库的连接,QPS,TPS,I/O处理能力都非常有限,DB层面也可以去做垂直分库操作。
业务垂直分库 分压 解耦
优点:降低DB耦合、分压DB;
缺点:数据访问模块复杂;
技术点:业务抽取拆分;

分布式服务化

拆分应用和DB之后,其实还是会有很多问题。不同的站点,里面可能会有相同逻辑和功能的代码。当然,对于一些基础的功能我们可以封装DLL或者Jar包去到处提供引用,但是这种强依赖也很容易造成一些问题(版本问题、依赖关系等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既然每一个应用系统都需要执行许多相通的业务操作,比如用户管理、商品管理等,那么可以将这些共用的业务提取出来,独立部署。这样,传说中的SOA的价值就得到体现了。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分布式服务化(解耦,去重复)
优点:服务统一管理,提供重用度;
缺点:应用架构更复杂;
技术点:业务抽取拆分、服务化技术方案;

消息队列

应用、服务之间还是会出现一些依赖问题,这时候,高吞吐量的解耦利器出现了。
消息队列(服务间异步解耦 高吞吐量)
优点:提高吞吐量、应用、服务之间解耦;
缺点:存在消息消费延迟问题;
技术点:消息队列技术方案;

分库分表

分库分表。不是业务发展和各方面非常迫切,不要轻易走这一步。因为分库分表谁都会干,关键是拆完之后怎么办。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完全开源免费的方案,能让你一劳永逸地解决数据库拆分问题。
分库分表:
横向拆分;
纵向拆分;
分布式数据库访问层;
数据库中间件(代理);
大型网站架构就是在不同阶段时解决不同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演进来的。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某鱼电商接口架构深度剖析:从稳定性到高性能的技术密码
某鱼电商接口架构揭秘:分层解耦、安全加固、性能优化三维设计,实现200ms内响应、故障率低于0.1%。详解三层架构、多引擎存储、异步发布、WebSocket通信与全链路防护,助力开发者突破电商接口“三难”困境。
|
4月前
|
算法 物联网 定位技术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核心技术架构与优化实践
本文探讨了蓝牙iBeacon与Lora结合的室内定位技术,分析其在复杂室内环境中的优势与挑战。通过三层架构实现高精度定位,并提出硬件、算法与部署优化方向,助力智慧仓储、医疗等场景智能化升级。
282 0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解决方案:核心技术架构与优化实践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AI助教系统:基于大模型与智能体架构的新一代教育技术引擎
AI助教系统融合大语言模型、教育知识图谱、多模态交互与智能体架构,实现精准学情诊断、个性化辅导与主动教学。支持图文语音输入,本地化部署保障隐私,重构“教、学、评、辅”全链路,推动因材施教落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238字)
|
2月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JavaScript
移动端性能监控探索:鸿蒙 NEXT 探针架构与技术实现
阿里云 ARMS 团队倾力打造的鸿蒙 NEXT SDK,为鸿蒙应用提供了业界领先的全链路监控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一个 SDK,更是您洞察用户体验、优化应用性能的智能伙伴。
556 30
|
1月前
|
监控 数据可视化 数据库
低代码的系统化演进:从工具逻辑到平台架构的技术解读
低代码正从开发工具演变为支撑企业架构的智能平台,融合可视化开发、AI引擎与开放生态,实现高效构建、自动化运维与跨场景协同,推动数字化转型迈向智能化、系统化新阶段。
|
1月前
|
Java Linux 虚拟化
【Docker】(1)Docker的概述与架构,手把手带你安装Docker,云原生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
1. Docker简介 1.1 Docker是什么 为什么docker会出现? 假定您在开发一款平台项目,您的开发环境具有特定的配置。其他开发人员身处的环境配置也各有不同。 您正在开发的应用依赖于您当前的配置且还要依赖于某些配置文件。 您的企业还拥有标准化的测试和生产环境,且具有自身的配置和一系列支持文件。 **要求:**希望尽可能多在本地模拟这些环境而不产生重新创建服务器环境的开销 问题: 要如何确保应用能够在这些环境中运行和通过质量检测? 在部署过程中不出现令人头疼的版本、配置问题 无需重新编写代码和进行故障修复
328 2
|
2月前
|
Cloud Native API 开发者
Gemini 2.5 Flash 技术拆解:从 MoE 架构到阿里云生态落地指南
2025年9月,谷歌Gemini 2.5 Flash发布,性能提升5%、成本降24%,引发行业关注。其MoE架构、百万上下文与“思考”范式,助力阿里云开发者高效构建云原生应用。本文解析技术内核,结合汽车、物流等案例,提供落地指南与避坑建议,展望大模型与流计算融合前景。
384 6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拔俗AI助教系统:基于大模型与智能体架构的新一代教育技术引擎
AI助教融合大语言模型、教育知识图谱、多模态感知与智能体技术,重构“教、学、评、辅”全链路。通过微调LLM、精准诊断错因、多模态交互与自主任务规划,实现个性化教学。轻量化部署与隐私保护设计保障落地安全,未来将向情感感知与教育深度协同演进。(238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