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的是
听说你众筹了一块比苹果还牛X的手表?,
众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积少成多外加海量参与者,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资本运作,每一个心怀梦想或困难缠身的人似乎都可以依靠众筹赢得天下。
项目孵化、亲属治病、汽车众筹、集资拍电影……众筹类型之多,小盟早已眼花缭乱。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网络众筹渐渐成为网络诈骗的温床。
高科技项目孵化=团购?
去年11月,一款号称比iWatch功能更丰富的智能手表在一众筹平台发起众筹。IT发烧友李小亮看到后心动不已,当即下单。三个月后,手表如约到货,然而实物却让他傻眼了,不仅做工粗劣,而且承诺的高端功能一个都没有实现。更没想到的是,对方公司竟然在商品发行后偷偷修改了协议,保留对商品的一切生产修改权,并禁止用户退款,李小亮深感这就是一场预谋而来的骗局。
无独有偶,双12期间,小严花999元参与网络众筹购买了一台电动滑板车,但时间已过东西却迟迟未发货。他找到众筹平台,却被告知需要自己与厂家联系。结果厂家根本就不见踪影,无奈投诉到消协,却被告知众筹行为不属于消费类投诉,无法受理。
小盟支招:
团购+预购模式的众筹是许多高科技产品的首选,将众筹的钱投入设计与生产,让消费者以比上市后便宜很多的价钱提前购买。但商家跑路、货不对板的现象太多,不要被网络宣传和低价所迷惑,众筹前要细致了解产品,仔细研究售后条款,保存众筹平台的页面截图,同时被骗也可向平台追责。
医疗慈善众筹=诈捐?
刷朋友圈,时不时就能看到筹款治病的众筹,许多网友看着患病家庭悲惨的经历和完善的医疗证明就慷慨解囊。但是,慈善众筹平台丑闻不断:
4岁小伙因患尿毒症,在网上筹款8万多,几个月后,他的家人买了一辆10多万的全新SUV汽车;
苏州一女子在某平台上发起筹款,夸大病情,筹款目标30万,而主治医生预测全部费用仅需5万左右。
不仅是网民的善良被透支,真正的病患也会被骗。田女士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她被人拉进了一个“白血病慈善平台爱心基金”的微信群,群主称是自己是众筹平台的经理,专门给白血病孩子众筹善款。田女士急于给孩子筹款,被对方以扣除平台费用等为由,骗走了2000元,但允诺给孩子众筹看病的钱却再无音讯。
小盟支招:
愚昧的善良也是一种作恶,献爱心前不核实情况不要参与捐助,遇到骗捐行为应该报警。作为病患家属,更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轻易转账。通过互联网公开募捐,务必核实该平台有无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
汽车、房产众筹=非法集资?
“汽车众筹”听起来很时髦,简单理解就是倒卖汽车。首先众筹平台联手二手车商,推荐一辆待售的二手车,投资人合伙把它买下,这就是众筹;然后再把车交给二手车商卖掉,所得的钱扣除平台和二手车商佣金,剩下的按比例分给投资人。投资收益来自买卖间差价。
面对大多数投资人担心的车一直卖不出去,平台提供了回购保障政策来兜底,但随之而来的跑路、停业、提现困难屡屡发生,看起来像是P2P草莽阶段的情景重现。汽车众筹自称属于物权众筹,但该领域的监管目前处于真空状态,与其模式类似的“房产众筹”就是成前车之鉴,已被各级监管部门陆续叫停。
小盟支招:
汽车、房产众筹对于参与者来说本质上是一种投资理财行为,门槛很低,平台涉及到向公众集资的环节,若不能做到资金流向监控或者实现第三方存管,非法集资的风险就很高,所以不能被“众筹”的外衣欺骗。
互联网金融众筹=传销?
互联网金融项目发展迅猛,余额宝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门槛低效率高。然而新生事物多会对现有的法规构成管理空白地带,五花八门的互联网金融项目中,一些钻法规空子的灰色运营模式也是不少。众筹是海量网民参与,传销是人拉人,不明真相的小白总觉得都是众多的人一起运作一个项目,自以为参与的是众筹,实际却误入了传销。
小盟支招:
如何识别众筹模式的投资项目是否真实存在的?
真正的众筹必须有看得见、可以考察的投资项目,运作团队有登记注册的公司、法人代表,其众筹的标也是有案可查的项目。要做到万无一失,只能是耐心去搜集发起方的相关资料。
如何鉴定金融投资项目是众筹还是传销?
众筹是一次性筹集完成项目所需的资金,不会长期吸收投资人,也不会以发展新人让投资人获取回报。反之,凡是要求投资人发展其他投资人,并且以此作为薪酬回报的,就很有可能构成非法传销。
众筹项目对于投资人数有无限制?
线下众筹项目原则上股东不能超过五十人,互联网金融众筹项目在尚无硬性规定,许多众筹平台会要求发起方规定人数上限,并实时展示参与人数,让投资者可以直观看到项目进度。但传销则是要求人越多越好,无限发展。
众筹本是舶来品,但本土化后,众筹已演化为募资、购买、投资、借贷、捐献等多种模式和行为。参与者一定要仔细考察项目,不盲目,不跟风。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年2月24日
本文作者:安全联盟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嘶吼,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嘶吼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