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首次公开量子通信技术 为20年后做准备

简介: 本文讲的是阿里首次公开量子通信技术 为20年后做准备【IT168 资讯】“量子通信的加密技术被科学界认为是目前无法被破解的信息保密技术,阿里巴巴除了会持续深耕量子通信技术,还会通过阿里云向全球企业输出量子通信的安全服务”,阿里集团首席通信科学家谢崇进博士在近日“阿里技术下午茶”活动上,介绍了阿里NASA计划-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划。

本文讲的是阿里首次公开量子通信技术 为20年后做准备【IT168 资讯】“量子通信的加密技术被科学界认为是目前无法被破解的信息保密技术,阿里巴巴除了会持续深耕量子通信技术,还会通过阿里云向全球企业输出量子通信的安全服务”,阿里集团首席通信科学家谢崇进博士在近日“阿里技术下午茶”活动上,介绍了阿里NASA计划-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划。

阿里首公开量子通信技术 为20年后准备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通信科学家 谢崇进博士

量子信息被业界公认是对未来世界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技术,中美等大国均投入巨大资源参与到这场未来之战。

今年6月,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列出了“十三五”期间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就包括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在最核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领域,阿里巴巴在今年上半年相继推出世界级成果。

3月,阿里云发布全球首个云上量子通信商用服务,由此打开了量子信息科学普惠发展之门。

5月,中科院、阿里巴巴等机构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

阿里巴巴如何能够走在前列?

按照马云此前宣布的“NASA”计划,阿里目前正在为20年后储备核心科技,以实现换道超车,服务全球20亿人,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量子信息正是“NASA”计划中正在储备的核心科技之一。

其实在2013年阿里巴巴就开始对量子通信进行深入研究,2015年中完成量子传送门的开发。

同年阿里与中科院成立的量子计算实验室则是因势而动,此举不仅是亚洲范围内首个量子计算研究中心,也让阿里成为首个大力投入量子信息科学的中国科技公司。

科学界一直认为量子通信的商用发展,比量子计算机来的更快,事实也确实如此。为实现量子通信商用服务,阿里突破了哪些技术?这将为社会及科学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谢崇进在解答这些疑问的同时,带领我们探索了量子通信微观世界的奥义。

量子通信加密是目前最安全的信息保密技术

据谢崇进介绍,量子通信的密钥是在量子信道(光纤或自由空间,如卫星或者浮空平台)中,采用光量子叠加态承载共享密钥,根据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和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可实现密钥的无条件安全分发,理论上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

量子不可克隆原理使得量子密钥传送到对方过程中不被窃取,即使被窃取,量子就会“自毁”,并告知使用者,用此密钥进行信息加密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

突破诸多技术 实现技术普惠发展

按照谢崇进的介绍,阿里巴巴大力推进量子通信,核心目的在于让该技术实现普惠发展,让更多企业可以使用到量子通信带来的安全保障。

2013年至今,阿里在量子通信技术上投入巨大资源,产出的专利就达数十项,包括 QKD(量子密钥分配)的算法实现、系统架构, QKD和云计算结合的应用, 量子通信云服务,以及量子通信和可信计算的结合等方面。

上述科学难题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挑战,谢崇进认为阿里的量子通信团队在解决这些科学难题时是走进了一个无人区。

阿里巴巴资深专家石犀表示,阿里最终将量子加密技术和云计算进行了有机结合,形成密钥资源池,以普惠资源通过阿里云提供给用户使用,从而弹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量子通信的社会价值更加广泛,不仅可用于军事、国防等国家级保密领域,还可用于金融、数据中心、物联网、区块链等国民经济领域。

从今年初马云发布“NASA”计划到现在,阿里先是向外界展示了互联网行业全球首个浸没液冷服务器集群,实现PUE逼近理论极限值1.0;随后又发布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两项世界级成果,均展示出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目前包括量子通信、液冷服务器、自研网络设备、AliRack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大基础设施,正承载电商、云计算、金融、制造等数十项业务,每天服务全球数亿用户。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6-27

本文作者:朱立娜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IT168,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IT168

原文标题:阿里首次公开量子通信技术 为20年后做准备

目录
相关文章
|
Ubuntu 测试技术 Linux
dpdk测试环境搭建(vmware下ubuntu环境参考上文汇总流程)
dpdk测试环境搭建(vmware下ubuntu环境参考上文汇总流程)
643 0
|
9月前
|
缓存 API 开发者
基于HarmonyOS 5.0 (Next)的一种面向多设备跨平台的高性能自适应布局能力研究和实现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操作系统作为连接设备、应用与用户体验的核心愈发重要。华为发布的HarmonyOS 5.0(Next)是一款完全自主的手机操作系统,实现了全栈自研,在技术架构和生态体验上进行了颠覆性升级。本文聚焦于基于HarmonyOS 5.0(Next)实现多设备跨平台的高性能自适应布局能力,通过深入分析其技术特点和生态优势,结合开发实践探讨如何利用自适应布局和响应式布局技术,确保应用在多种设备上提供一致且优质的用户体验。研究将基于HarmonyOS 5.0(Next)的分布式能力和ArkTS编程语言,展示多设备跨平台环境下实现高性能自适应布局的方法,推动鸿蒙生态的发展。
398 16
基于HarmonyOS 5.0 (Next)的一种面向多设备跨平台的高性能自适应布局能力研究和实现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人工智能
数据治理工作的持续评估与优化策略
数据治理工作的持续评估与优化是企业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的关键。通过明确目标、建立评估体系、实施定期评估、制定优化策略以及建立反馈机制,企业可以不断提升数据治理水平,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关注与探索,也是确保数据治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
|
网络协议 应用服务中间件 测试技术
nginx参数调优能提升多少性能
nginx参数调优能提升多少性能
244 105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PyTorch
构建高效 PyTorch 模型:内存管理和优化技巧
【8月更文第27天】PyTorch 是一个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被广泛用于构建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然而,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或使用高性能 GPU 进行训练时,有效的内存管理对于提升模型训练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在 PyTorch 中有效地管理内存,并提供一些优化技巧及代码示例。
1256 1
|
前端开发 物联网 异构计算
实时云渲染串流技术详解
云串流即使应用于云旅游、考古、数字孪生、云展厅等领域,通过将3D应用运行于云端,降低用户端配置需求。技术流程包括用户股指令、服务器执行、编码传输及前端播放,实现低延迟的实时云渲染。在弱网环境下,需只能调节画质确保流畅性。3D应用采用云推理,服务器需满足3D应用的硬件要求,尤其是GPU和GPU的性能,而前端主要负责解码播放,一般1080P视频能力即可。自行研发成本高,建议选择成熟商家点量云流。
580 0
实时云渲染串流技术详解
|
DataX
datax数据推送,汉字乱码
datax数据推送,汉字乱码.
650 1
|
Python
关于SSTI模块注入的常见绕过方法
关于SSTI模块注入的常见绕过方法
489 0
|
Python
基于 Validator 类实现 ParamValidator,用于校验函数参数
基于 Validator 类实现 ParamValidator,用于校验函数参数
174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并行计算 异构计算
Win10 安装CUDA+cuDNN
本文主要说明CUDA和Cudnn是什么,和教您在win10笔记本上的安装​cuda和cudnn两个软件包,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便于初学者参考学习。
4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