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模式”在全国推广,或将是处方外流的转折点。长久以来,业内都在讨论的医院处方外流,由于医院和医生的排斥,药企的刺激机制问题,即便是商业公司和各大移动医疗公司积极备战,也始终难以接到大规模的处方外流。
全国推广“三明模式”是处方外流契机
近日,一则“河北27医院加入三明联盟,药企陷入恐慌”的新闻在业内广为关注。这背后预示着三明模式或将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因为此前国务院的表述还只是将在陕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四川省推广总结“三明医改经验”。如今看来,已经不限于这些省份了。
“三明医改”有何魔力,可以将多年以来商业公司努力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办到了?银河证券分析认为,国务院层面发文在部分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推广三明模式,实际上是对二次议价的认可,其影响范围将超出医改试点省份,对制药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多年来,在“以药养医”的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主导处方药市场的格局一直未变。医院处方很难流出,虽然国家层面也做了很多努力,例如促进医药分开、实行电子处方等,但始终都没有将处方大规模敲出来。
随着移动医疗的发展,近年来有商业公司或者医药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也在尝试与医院合作,以医院为平台接入其系统,尝试引导处方外流。但是这样的合作模式属于点上突破,可谓是阻力重重。
近年来部分处方外流项目
其实,处方外流的突破口就是医院和医生主动放弃处方独占权。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包括控制药占比、监控辅助用药、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激励政策、利用移动互联技术推动药品流通资源的合力配置等等。通过对这些政策的落地,挤出处方药中的灰色经济利益。
从医院和医生的角度来说,对处方外流的态度已经从抵触转向了接受。零差率的推行,将使药房从医院的盈利部门变成成本部门,而医保收支压力,促使医院处方外流,医院可以用有限的资金用于更高毛利的诊疗和检查等业务,盈利能力甚至可能提升。
对于制药工业而言,三明的药价降幅可谓寒气逼人。如果不想招标降价,渠道下沉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尤其是本轮招标中,很多企业选择了局部省市弃标。如果仍然想维持销售,零售终端成为了唯一渠道。此外,从国家药占比严格控制的角度来看,众多药品将会被挤出医院外,营销渠道的改革,关乎存亡。
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2014年国内医院药占比约为38%,如果压低至30%,意味着1/4以上的药品将被挤出医院。在医院用药结构中,约55%为针剂、45%为口服制剂。由于针剂风险较大,在院外没有注射渠道,因此只能是口服制剂流向院外,在药品总量挤出1/4,且只能是占比不足医院用药一半的口服制剂被挤出,意味着1/2的口服制剂将被挤向零售终端。
零售药店积极备战处方外流
从目前国内处方药的市场来看,根据中康CMH的数据统计,2015年国内处方药市场规模达到11758亿元,同比增长了6.9%,相比医药整体市场7.6%的增长,处方药市场增长放缓的迹象较为明显。
而从处方药市场渠道分布来看,2015年城市等级医院市场规模达7076亿元,占比60.18%,县域等级医院市场规模2328亿元,占比19.80%。零售药店处方药市场规模1069亿元,占比9.10%。
2015年国内处方药市场渠道分布
在招标降价、国家严控药占比以及辅助用药严格监控的背景下,处方药进入公立医院的门槛明显提高,而这部分医院主要会流向几个方向,包括零售药店、网络医院、民营医院等,都是处方药流入的新渠道。
有业内人士认为,处方外流最大的受益者将是零售药店,无论是从制药工业的动向,还是零售药店的准备来看,种种迹象都显示,处方外流高潮快要来临。据了解,部分一向不重视零售市场的外资药企,已经组建了零售团队,包括阿斯利康、默沙东和赛诺菲等企业,纷纷涉足药店零售市场。
2013-2015年零售药店处方药市场规模及增长(亿元)
而零售药店也纷纷布局处方药外流的项目。以上药为例,公司近年在DTP药房进行了率先布局,根据公司2015年年报,去年公司DTP药房已经达到了30家,收入高达24.78亿元。
零售连锁药店上市公司老百姓也在年报中提及: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组织机构,提升处方药的品类占比,主导全国各省公司新特药、慢病重症用药、医院临床药品的渠道开发、引进、新特药门店建设工作。此外,益丰药房、嘉事堂等企业也有相关的投资动向及战略规划。
业内人士认为,处方药的导入,将对零售药店的业务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导入后零售药店将直接对接大量的慢病和重大疾病患者,渠道价值和对工业企业的话语权将大幅提升,同时,患者资源以及大数据的沉淀,也将使零售药店药事服务、慢病管理等创新业务落到实处,并可能与医保、商业保险产生更深层次的商业模式创新,例如嘉事堂在PBM业务方面走在了前列。
作者:曹雪
来源:IT168
原文标题:【重磅】处方外流拐点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