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忘初心应用更创价值 中科曙光全球首发M-Pro架构服务器

简介:

6月19日至23日,每年一度的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国际盛会——第31届国际超级计算大会(ISC2016)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当地时间6月21日上午,国内领先的高性能计算厂商曙光公司全球首次发布了基于Multi-Host技术的“M-Pro”架构服务器——Multi-Hosted Multi-Processor,成为ISC2016新产品板块的耀眼新星。

巧妙的M-Pro架构设计

众所周知,在摩尔定律的指引下,CPU的多核化、SIMD向量化不断提升着计算机的理论计算性能。然而,简单地增加核心数、增加向量位宽也导致着高性能计算应用的并行效率越来越低、向量指令利用率等优化越来越困难,这成为了制约应用性能提升的最大瓶颈。

 创新不忘初心应用更创价值  中科曙光全球首发M-Pro架构服务器

曙光此次提出的全新M-Pro架构就是要“反其道而行”,即采用单核性能更加高的Xeon E3-1200 v5系列处理器和Muti-host共享网络技术,配合曙光已有的高密度刀片技术,来设计实际应用性能更高,性价比更好,兼容性更强的服务器。

M-Pro架构的优势

1, E3 v5•强劲的单核性能

“提高CPU的单核计算性能是提升服务器应用性能最直接的手段,这一手段远比增加CPU核数更为有效。”曙光高性能计算产品事业部总工程师,戴荣博士解释说,“大部分高性能计算应用更喜欢主频高、单核性能好的服务器。一般而言,单核性能好,对实际应用就更有利,尤其是对计算、访问存储、通信密集要求高,而并行扩展性一般的应用而言更是如此。”

据了解,M-Pro节点采用Intel最新Skylake架构的Xeon E3-1200 v5系列处理器,该处理器3.0-3.7GHz的主频和更高的单核计算峰值(1.x倍)、更高的单核内存性能(1.x倍)、更高的单核网络带宽(2.x 倍)可提供比普通双路计算节点更为强劲的单核性能,能够更轻松地应对计算密集、访存密集、通信密集型应用。

2, Multi-Host•更先进的高速网络技术

针对普通双路节点上相邻两颗CPU上的进程跨节点通信性能不足且不均匀的问题,曙光选择利用先进的 Multi-Host高速网络技术作为解决方案。基于100Gb/s EDR InfiniBand的Multi-Host技术可以让多个节点共享一个网络设备,该技术已经被Facebook主导OCP组织认定为服务器网络标准。

“1片 CX20-G30 刀片包含2个E3 v5单路节点,2片CX20-G30(4颗CPU)共享一个100Gb/s EDR InfiniBand接口。这样一来,可实现0.6μs超低延迟、单核网络带宽达到6.25Gb/s,是普通双路节点的两倍多。”戴博士解释说,“Multi-Host高速网络技术可使所有CPU上的进程跨节点通信性能均衡,并且节点共享还可降低网络成本。尤其是低至0.6μs的网络延迟正是实际的应用程序所迫切需要的。”

“数据中心相关技术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其中的网络互连部分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ellanox的Multi-host产品能够帮助曙光 等合作伙伴完成独一无二的可调节且性能优异的服务器解决方案。我们很高兴看到,我们的Multi-host 100G EDR InfiniBand产品能够被曙光M-Pro刀片系列服务器采用。我们坚信这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将迅速获得市场关注。”迈络思(Mellanox)公司市场副总裁Gilad Shainer先生评价道。

3,一脉相承,上下兼容

近些年服务器市场格局变幻莫测,用户需求也不断提升。刀片服务器比机架服务器占用更少的空间,性能更高。刀片服务器的电路板上设置了关键服务器组件,每个服务器板消除了专用电缆和其他元素,能够为用户节约成本。

曙光的刀片服务器研发可以追溯到2004年,至今已经研制出6代刀片。此次推出的基于M-Pro架构的高密度刀片,不仅能够实现与曙光相关刀片的兼容,还可以实现与普通其他刀片的混插。极大的满足了不同客户多样性的需求。

曙光M-Pro架构发展路线

 创新不忘初心应用更创价值  中科曙光全球首发M-Pro架构服务器

由于M-Pro服务器具有相同理论峰值下实测应用性能更高、相同投资情况下实测应用性能更好的显著优 势,它已经得到了高性能计算应用和互联网应用用户的着重关注。为了尽快服务客户,针对于高性能计算应用的M-Pro HPC服务器预计将于2016年7月量产。而针对于互联网应用的M-Pro Web服务器预计将于2016年10月量产。据悉,M-Pro Web服务器与M-Pro HPC服务器的主要差别会在网络方面。

M-Pro HPC:看得见的实测应用性能提升和更优的性价比

 创新不忘初心应用更创价值  中科曙光全球首发M-Pro架构服务器

据测试,M-Pro架构服务器相比普通双路计算节点实测应用性能显著提高。如VASP, OpenMX, Espresso, CPMD, Lammps, WRF的测试数据都展现了近150%的性能提升。从成本角度来说,则相当于为客户节约了~30%的服务器购置投入。

曙光M-Pro架构服务器是一款从客户实际应用出发,采用最先进的处理器和网络技术,进行优化设计出的一款具有相当性价比竞争力的产品。这曙光一直以来秉承的“从客户应用中来,回到用户应用中去”的理念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我们热诚的邀请用户一起来为下一代刀片技术献计献策,一起寻找和实现更加高效的计算解决方案。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06-22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库
阿里云服务器X86/ARM/GPU/裸金属/超算五大架构技术特点、场景适配参考
在云计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云计算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器架构对于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成本至关重要。阿里云提供了多样化的云服务器架构选择,包括X86计算、ARM计算、GPU/FPGA/ASIC、弹性裸金属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等。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架构的特点、优势及适用场景,以供大家了解和选择参考。
394 61
|
2月前
|
开发框架 人工智能 Java
破茧成蝶:阿里云应用服务器让传统 J2EE 应用无缝升级 AI 原生时代
本文详细介绍了阿里云应用服务器如何助力传统J2EE应用实现智能化升级。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传统J2EE应用在智能化转型中的痛点,如协议鸿沟、资源冲突和观测失明;第二部分展示了阿里云应用服务器的解决方案,包括兼容传统EJB容器与微服务架构、支持大模型即插即用及全景可观测性;第三部分则通过具体步骤说明如何基于EDAS开启J2EE应用的智能化进程,确保十年代码无需重写,轻松实现智能化跃迁。
290 40
|
2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NTP网络子钟的技术架构与行业应用解析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时间同步精度至关重要。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时间频率领域,以“同步天下”品牌提供可靠解决方案。其明星产品SYN6109型NTP网络子钟基于网络时间协议,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广泛应用于考场、医院、智慧场景等领域。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产品通过权威认证,未来将结合5G、物联网等技术推动行业进步,引领精准时间管理新时代。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Kafka
一文带你从入门到实战全面掌握RocketMQ核心概念、架构部署、实践应用和高级特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分布式消息中间件RocketMQ的核心概念、部署方式及使用方法。RocketMQ由阿里研发并开源,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分布式特性,广泛应用于金融、互联网等领域。文章从环境搭建到消息类型的实战(普通消息、延迟消息、顺序消息和事务消息)进行了全面解析,并对比了三种消费者类型(PushConsumer、SimpleConsumer和PullConsumer)的特点与适用场景。最后总结了使用RocketMQ时的关键注意事项,如Topic和Tag的设计、监控告警的重要性以及性能与可靠性的平衡。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掌握RocketMQ的使用精髓并灵活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465 7
 一文带你从入门到实战全面掌握RocketMQ核心概念、架构部署、实践应用和高级特性
|
2月前
|
安全 应用服务中间件 网络安全
从零(服务器、域名购买)开始搭建雷池WAF到应用上线简明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雷池WAF的网站防护部署全流程,涵盖服务器与域名准备、WAF安装配置、网站接入设置及静态文件站点搭建等内容。通过最低1核CPU/1GB内存的服务器配置,完成Docker环境搭建、雷池一键安装及端口设置,实现域名解析、SSL证书配置和防护策略优化。同时支持301重定向与HTTP到HTTPS自动跳转,确保访问安全与规范。最后还提供了使用静态文件搭建网站的方法,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具备基础WAF防护能力的网站系统。
从零(服务器、域名购买)开始搭建雷池WAF到应用上线简明指南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测试技术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本文探讨了基于图的重排序方法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与前景。传统两阶段检索架构中,初始检索速度快但结果可能含噪声,重排序阶段通过强大语言模型提升精度,但仍面临复杂需求挑战
79 0
图神经网络在信息检索重排序中的应用:原理、架构与Python代码解析
|
2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Linux
购买阿里云服务器选择应用镜像和系统镜像区别,哪个好?
在阿里云购买服务器时,选择应用镜像还是系统镜像需根据需求与技术能力决定。应用镜像适合快速部署、无需环境配置的场景,如建站或测试;系统镜像则提供更高灵活性,适合自定义开发和企业级服务。两者各有优劣:应用镜像操作简单但版本可能较旧,系统镜像可控性强但需手动配置。建议新手优先使用应用镜像,技术用户可选系统镜像以优化性能。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大数据
阿里云消息队列 Kafka 架构及典型应用场景
阿里云消息队列 Kafka 是一款基于 Apache Kafka 的分布式消息中间件,支持消息发布与订阅模型,满足微服务解耦、大数据处理及实时流数据分析需求。其通过存算分离架构优化成本与性能,提供基础版、标准版和专业版三种 Serverless 版本,分别适用于不同业务场景,最高 SLA 达 99.99%。阿里云 Kafka 还具备弹性扩容、多可用区部署、冷热数据缓存隔离等特性,并支持与 Flink、MaxCompute 等生态工具无缝集成,广泛应用于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入库等场景,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与实时性。
|
2月前
|
缓存 算法 网络协议
IP代理技术原理深度解析:从基础架构到应用实践
IP代理是网络通信中的关键技术,通过构建中间层实现请求转发与信息过滤。其核心价值体现在身份伪装、访问控制和性能优化三个方面。文章详细解析了HTTP与SOCKS协议的工作机制,探讨了代理服务器从传统单线程到分布式集群的技术演进,并分析了在网络爬虫、跨境电商及企业安全等场景的应用。同时,面对协议识别、性能瓶颈和隐私合规等挑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未来,IP代理将融合边缘计算、AI驱动优化及量子安全加密等趋势,持续发展为支撑现代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
151 2
|
3月前
|
开发框架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破茧成蝶:阿里云应用服务器让传统J2EE应用无缝升级AI原生时代
一场跨越20年的技术对话:在杭州某科技园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代码评审正在进行。屏幕上同时展示着2005年基于WebLogic开发的供应链系统和2025年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调度方案——令人惊叹的是,二者的核心业务代码竟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我们保住了20年积累的238个核心业务对象,就像修复传世名画时保留了每一笔历史痕迹。"企业CTO的感慨,揭开了阿里云应用服务器助力传统系统智能化转型的奥秘。
90 1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