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最有可能在2016年倒闭的光伏企业

简介:

光伏产业的好日子正在来临,暖风频吹之下,2016年乃至十三五的前景都是一片光明——相信这是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感受和观点。通常来说,没有人愿意听不好听的话,但对于理性的企业而言,我们也需要真切地看到“一片大好”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

显然,伴随十三五及各种利好消息的到来,光伏产业将拉开新一轮惨烈的竞争。目前的一大态势是,伴随大企业的扩张、结盟、技术升级,光伏领域的“寡头时代”可能逐渐来临,产业集中度也将迅速提升。而一些过往在战略把握上出现重大失误的大型企业,还有在产业链上下游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小企业,都随时有可能在刀刀见血的市场竞争中烟消云散。

理论上,如果按照行业前10名企业能满足60%产能来计算,基本上产业链上60%以上的企业倒闭后,产能还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在上述背景下,即使你做不了跑的最快的那只羚羊,就要跑的比你身边的那个伙伴快,你才不会被狮子吃掉。这是人所共知的丛林法则。那么,2016年乃至未来五年,光伏产业中最有可能倒下的企业种类有哪些?华夏能源网为读者总结出8类企业,当然这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种跨界创业但思维变不过来的微型企业

随着产业回暖,新进入光伏产业的其他资本也在明显增多。特别是在“创业创新”,以及“能源互联网”等相关政策、概念的激励助推下,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新近出现的创业公司也越来越多。

这些创业公司中,有的脱胎于光伏企业,也有的是彻底跨界,想在光伏这个对他们来说相对陌生的行业打出一片新天地。

这类企业(人)来说,最忌讳的应该是“投资经验主义”:不同时间、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面对不同员工或消费者,若以当年的感觉投资、布局、生产、销售。指挥还是昨天的指挥,音乐还是相同的音乐,但可能随之“起舞者”寥寥可数。

一些没看清势头,也没迅速确立位置的企业,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前有封堵,后有追兵,最终“化整为零”被活活“挤死”。

创业创新终归是好的,但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件事开始很容易,顺利开展并有好的结局不容易。今时不同往日,要盲目跨界到市场已日趋成熟的光伏产业淘金,有可能“前脚踩油门,后脚踩刹车”,企业振荡,落英缤纷。新进者很可能对产业投资纵深化及企业竞争复杂化的估计不足。

第二种过于依赖某一区域市场的企业

如果过于依赖某一国家或区域市场,一但政策或市场有变,公司的生存就可能立即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

第三种过于依赖一两个大客户讨生活的公司

大客户,这是一个聊起就能让做市场的人两眼放光的名词。但目前来看,光伏产业中的部分大客户(也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电力等等央企),具体到一些项目,也可能面临资金紧张、施工暂缓、计划变更等问题……部分光伏企业手里的这类订单,执行起来可能并不顺利。

还有一些企业,是由原来的大型公司的销售干将“单飞”后成立的新公司,他们往往也可能依托某一个固定的“大客户”或单一渠道存活下来,但由此种下的风险也非常大。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单飞”的公司有客户的基础,生存发展都不是问题;但是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单飞公司往往管理薄弱、资金沉淀有限,抵抗风险的综合打法有限,往往会被市场淘汰掉。

第四种领导“知人而不自知”的中型光伏企业

有些中型的光伏企业已经成立有了一些年头,也在市场上打下了一定的江湖地位,而企业领导人也算是功成名就,到了可以“歇一歇”的时候。但所谓“唯快不破”,特别是光伏产业,在政策、市场、竞争格局都面临极大变化的新时期,亟需企业领导人焕发斗志与思维,跟上趋势与潮流,否则也可能在昏昏沉沉中被新老势力联手淘汰。

简而言之,随着市场的成熟和企业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非常重要,在治理结构上适当地改善、增加透明度,再加上企业领导层的自律,同时处理好和外部的法律关系,这样的企业就可以避免这一类的死亡。

第五种政商关系复杂,与“出事”官员有牵连的企业

政商关系导致企业死亡,这在近年的能源行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目前过去几年里,光伏产业正在由一个野蛮、无需生长的状态进入到新的规则和法制秩序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能够做到“毫发无损”的人并不多。

著名企业家冯仑说得有意思:民营企业有很多“两院院士”,一进法院、二进医院。“我们时常想起他们为什么会牺牲,除了他们自己不注意身体,更多的是因为其他的社会原因、制度原因、体制原因。”这样的话,在光伏产业中也同样适用,在一个愈发成熟的产业和市场中,过分迷恋政商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光伏企业,危险随时可能爆发。

第六种因“集资”问题而暗藏风险的企业

光伏企业在过去三四年中,资源尤其是资本的资源非常短缺。因为国有经济占了大部分的信贷资源,所以民间资本没有来路,于是就出现了集资。按企业家冯仑的观察,民营企业配置资本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靠权力杠杆来配置资源,二是用市场的方法配置资源。再一种则是靠地缘、亲缘和血缘关系集资。过往的历史证明,真正在集资上死掉的大部分是草根民营企业家。

第七种债务压力极大的公司

还有一种最容易倒掉的公司是在外欠下巨额账款大的公司,这类公司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经济下行,可谓现金为王。整个经济大势不好,最先倒掉的光伏企业,肯定是现金流很差的企业。加上我国光伏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在美国上市的10家光伏企业平均负债率为80%,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企业现金流吃紧。为了保证现金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周期也在不断拉长,“三角债”现象依然普遍。一旦有个别企业倒闭,可能会引发更多的企业倒闭。

第八种空手套白狼的“掮客”公司、空壳公司

过去几年,凭着地方关系和资源,通过倒卖“路条”过日子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在十三五期间,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落子和市场的完善成熟,光伏行业不少“躯壳公司”仅靠着人脉和“路条”,就可以活得有滋有味的日子或许走到了末路。上网电价会在逐渐竞争中逐步下降,财政补贴压力会减轻,同时又会促进更多的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发电效率,驱逐行业劣币,以往靠着人脉拿“路条”、骗取补贴的企业将被挤出市场。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下一篇
无影云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