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面向连接

简介: 【8月更文挑战第19天】

TCP面向连接的概念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的、基于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在数据传输开始之前,TCP会建立一条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连接,这条连接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一直保持活跃状态,直到数据传输完成并关闭连接。

TCP连接建立过程(三次握手)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Synchronize)包,请求建立连接。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接收到SYN包后,回应一个SYN+ACK(Acknowledgement)包,确认客户端的请求,并请求客户端确认。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后,再发送一个ACK包给服务器,此时连接建立完成。

数据传输阶段

  • 可靠传输:TCP通过序列号和确认应答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每一个数据包都有一个序列号,接收端通过发送确认应答(ACK)来告诉发送端哪些数据已经成功接收。
  • 流量控制:为了避免快速发送大量数据导致接收方无法处理,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
  • 拥塞控制:TCP还具备拥塞控制机制,能够在网络拥塞时减慢发送速度,防止网络过载。

连接释放过程(四次挥手)

  1.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FIN(Finish)标志位,请求关闭连接。
  2. 第二次挥手:服务器回应ACK,确认收到客户端的关闭请求。
  3. 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发送自己的FIN标志位,请求客户端关闭连接。
  4.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回应ACK,确认收到服务器的关闭请求,至此连接完全关闭。

TCP的优点

  • 可靠性高:通过确认应答、重传机制以及错误检测等手段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
  • 有序性:确保数据按顺序到达接收端。
  • 流量控制:防止数据传输过快而导致接收方无法处理。

TCP的局限性

  • 延迟较高:由于其复杂的连接建立和释放过程,TCP可能会引入较高的延迟。
  • 资源占用较多:为了维护连接状态,TCP需要消耗较多的系统资源。

总结

TCP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在互联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一系列的机制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延迟和资源开销。对于需要高度可靠的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和网页浏览等,TCP是首选的传输层协议。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目录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抓包工具 - tcpdump
【1月更文挑战第1天】
939 4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Python
子曰-o1:网易有道开源国内首个分步式讲解推理模型,支持K12数学教学
子曰-o1是网易有道推出的国内首个分步式讲解推理模型,采用14B轻量级架构,专为消费级显卡设计,支持K12数学教学,提供精准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513 1
子曰-o1:网易有道开源国内首个分步式讲解推理模型,支持K12数学教学
|
存储 分布式计算 NoSQL
【赵渝强老师】大数据技术的理论基础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平台的核心思想,包括Google的三篇重要论文:Google文件系统(GFS)、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模型和BigTable大表。这些论文奠定了大数据生态圈的技术基础,进而发展出了Hadoop、Spark和Flink等生态系统。文章详细解释了GFS的架构、MapReduce的计算过程以及BigTable的思想和HBase的实现。
542 0
|
8月前
|
监控 搜索推荐 Linux
top 与 htop 实时监控
`top` 和 `htop` 是 Linux 系统中常用的实时监控工具。`top` 命令默认每 3 秒刷新一次,显示系统整体概览和进程列表,支持基本的进程管理操作。`htop` 则提供更友好的界面,带有彩色条形图、鼠标支持和更多交互功能,如进程搜索、优先级调整等。两者都适用于监控系统资源和管理进程,但 `htop` 功能更丰富,用户体验更好,适合复杂场景。
225 8
|
网络协议 算法 网络性能优化
|
监控 网络协议 安全
Tcpdump简直就是命令行抓包中的神!
【10月更文挑战第32天】
699 1
Tcpdump简直就是命令行抓包中的神!
|
12月前
|
算法 安全 量子技术
深入理解量子计算:原理、挑战与未来展望
深入理解量子计算:原理、挑战与未来展望
|
SQL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多个表同时更新的SQL技巧与方法
在数据库管理中,有时需要同时对多个表进行更新操作,以满足复杂的业务需求或数据一致性要求
1393 0
|
安全 数据管理 Shell
Linux命令su详解
`su`命令在Linux中用于切换用户身份,常用于权限管理。它允许用户无须注销当前会话就切换到另一个用户,尤其是root。`su`有多种选项,如`-`或`--login`加载目标用户环境,`-c`执行指定命令后返回。使用时需注意权限安全,建议用`sudo`以减少风险。通过限制`/etc/pam.d/su`可加强访问控制。`su`在系统维护和数据管理中扮演角色,但不直接处理数据。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可视化技术:趋势、挑战与未来展望
【7月更文挑战第22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智能化、实时化、沉浸式和民主化的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出现。同时,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数据类型的不断丰富,数据可视化技术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技术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推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持续发展。
173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