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一些移动端页面的首帧优化的工作,有很多心得和感受,其中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总结成一篇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业务,也希望引起读者一起讨论。
为何要做首帧优化
作为程序匠人,一直在努力追求做一款好的产品,打磨各个细节,做好用户体验,而首帧是用户接触到产品的第一个页面,是体验的重中之重。也正因是产品的第一个页面,转化率接近100%,从ROI的角度来说,做好首帧优化也是一个很划算的deal。
做好首帧优化,至少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 建立用户好感度:良好的第一印象,提升品牌形象
- 提升业务转化率:提升业务曝光率、点击率、带来更好的业务结果
- 更小的资源消耗、减少成本:更长的首帧启动时间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更多的成本投入。优化首帧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开销和损耗,节省技术成本。
首帧口径和衡量标准
▐ 口径
做优化前我们需要先想想,用户对首帧体验预期是怎样的?首帧定义是什么,起始范围是什么。不同的口径会影响我们的指标,设计方案,工作量。定义了口径之后,我们可以确定优化事项范围以及边界。
Loading图:
即开始出现loading、展现灰底图或是页面框架图,如果这页面展示也比较久的话,则说明用户交互出现卡顿、假死,迟迟没收到反馈,用户交互被阻塞,属于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行为。所以建议在展示骨架图之前,除了framework以外,不要有io、网络等耗时的前置依赖,也不需要有中转页的行为逻辑。
内容主体呈现:
即页面大部分的内容已经渲染出来,用户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这是一个比较符合用户体感的口径,大多数业务选取的就是这个口径。不过不同业务对于“大部分”,“主体”的定义有所不同,业务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 对于“主体”定义:如头图、标题、相机取景器、
- 对于“大部分”定义:如按照展示“面积”计算的,完整度80%、90%、100%(有一些分页加载策略的业务场景)
页面可交互:
这个阶段表示页面已经完全渲染完成,并且用户可以进一步交互,如点赞、分享、收藏、加购等行为。
▐ 衡量标准
绝对耗时:
指定口径下的绝对耗时时长,单位一般是ms,多是用于单机线下的验证和比较,不同机型之间、不同场景下的差异较大,如高端机与低端机之间的差别可以相差好几倍,如要反应样本的整体性,多用分位值或者秒开率来衡量。
分位值/秒开率:
- 多用于线上观测,反应样本的整体性和趋势,长尾数据、极端case不容易被忽略
- 应该让P90P95分位值,接近于中位数,让整体样本的差异性小一些
取值标准:
- 按照经验值:
- 绝对耗时<500ms,一般情况下页面切换动画300ms,所以页面首帧500ms以内渲染完成,能够有一个较好的体验,google官方也建议页面尽可能在500ms以内完成冷启动。
- 秒开率>95%+,即95分位<=1000ms
- 参考头部竞品:
- 能窥探出同等业务复杂度下,普遍用户能接受的一个范围
- 通过屏幕录制方式可获取
- 标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硬件性能不断提升、framework不断优化、亦或是业务形态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如何分析排查性能问题(以Android为例)
▐ 了解现状
首先要掌握自身产品以及行业竞品的首帧数据,了解在行业中的一个排名情况,再决策是否要进一步做优化,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为了保证自身和竞品采用的同一种口径获取首帧耗时,我们这边采用了录屏的方式。
录屏分析方案:在同一台手机上使用特定帧率录屏(如30fps,即1帧33ms),再通过数帧数的方式来计算出首帧耗时的时间,录屏的越高越精确。
自动化脚本方案:
通过自动化录屏脚本工具、使用模拟点击 + OCR文字识别/图像识别的方案,识别首/尾帧、进而自动化生成耗时的中位数、平均值。
▐ 了解原理
在分析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清楚系统是如何将首帧绘制在屏幕上的,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针对性的分析问题。
- Activity启动流程:https://juejin.cn/post/7063699032144609287
- View渲染流程:
- https://blog.csdn.net/u012216131/article/details/115704825
- https://www.cnblogs.com/mysweetAngleBaby/p/15549126.html
▐ 使用性能分析工具
- 官方工具:
从代码、资源等细粒度的维度(如方法级别、事件级别),来定量分析程序对CPU、内存、网络IO等核心计算资源的消耗情况,可以比较完整、全面的分析启动过程,但这种方式得到的数据比较细碎、散点,需要经过一定的归纳、合并才能得到一个具体可实施的方案。
- TraceView:Instrumentation 模式下采用 AddListener 的方式注册 MethodError、MethodExited、MethodUnwind 的回调来采集方法起止时间;Sampling 模式下使用一个 SamplingThread 定时主权线程堆栈,通过对此的堆栈对比近似确定函数的进入和退出时间;虽然是官方提供的工具,但两种模式本身都存在比较大的性能损耗,可能带偏优化方向。
- CPU Profiler:整体通过 JVM Agent 实现,具有完成方法调用栈输出,且支持 Java、C/C++方法的耗时检测,上手比较简单,但其同样存在性能损耗较大的问题,且一般仅用于 debug 包,release 包需要额外添加 debuggable 的配置。
- Systrace:基于 Android 系统层的 Atrace 实现,Atrace 又基于 Linux kernal 层的 ftrace 实现,ftrace 在内核中通过函数插桩获取耗时;其自身性能损耗比较低、数据源丰富且具有较好的可视化页面,但其默认监控点较少,在 APP 自有代码中的监控点需要手动加入,比较麻烦。
- 二方/三方工具:
如果我们的页面是通过第二/三方的页面框架所构建,如weex/rn/flutter等框架。我们可以通过第二方框架提供的性能分析工具、插件去分析和归因。
- rn:https://reactnative.dev/docs/performance
- flutter:https://docs.flutter.dev/perf/ui-performance
- compose ui: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develop/ui/compose/performance
- 业务自定义工具:
有时为了弥补官方工具火焰图太细碎、难以聚类、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分析和追踪,我们可以根据业务视角、使用自定义的业务阶段/流程,去粗粒度的去分析各个阶段的耗时。
- 埋点/日志工具:核心链路节点performance日志,如:页面视图创建、网络耗时、数据处理、渲染
- 切面/插装代码工具:面向常用对象/事务/流程,对业务无侵入式的观测和统计
常见的优化方案和策略
分析完原因后,我们需要对不同原因给出优化方案,首帧优化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话总结是:在尽可能在短的时间里准备好首帧渲染所需要最小的资源模型。围绕“最短时间”和“最小的模型”两个中心思想下,总结了一些常见的优化策略:
▐ 预加载/缓存策略
在前置页面的合理时机(一般是闲时)提前获取数据、下载资源,并解析,然后缓存到内存或者磁盘里,以便后置页面快速读取数据和资源。
这个策略可能带来以下副作用:
- 提前获取的数据可能会引发服务端qps暴增,带来额外资源开销,和影响稳定性。
- 如果页面点击率不高的话,缓存命中率会比较低,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 可能会造成前置页面的性能受损。
- 这个策略结合特定人群一起使用会更好一些。
▐ 延迟初始化(懒加载)
与首帧无关的代码逻辑、资源可以在首帧渲染后进行初始化,具体的初始化时机可以在使用时再初始化,如某些二级页面的创建、多余tab的创建等。
▐ 并行处理&异步化
并行处理:充分利用多核CPU,通过多线程并行处理耗时的任务,提升CPU的负荷。如容器初始化和数据请求解析可以同时进行。
异步化:一些比较耗时、IO任务,不要占用宝贵的主线程资源。
▐ View渲染优化
Android里面ViewTree构建和渲染是比较耗时过程的,如下:
- 将 xml 文件解析到内存中 XmlResourceParser 的 IO 过程;
- 根据 XmlResourceParser 的 Tag name 获取 Class 的 Java 反射过程;
- 创建 View 实例,最终生成 View 树;
- View渲染:layout、measure、draw
优化方案:
- 层级优化/布局优化 (merge嵌套),减少布局层级,减少递归深度
- 使用ViewStub,延迟按需inflate,降低inflate耗时
- x2c:xml转code构建
- 异步inflate,异步ui构建
▐ 数据借用
为了加快数据获取,我们可以从前一个页面借用一部分数据过来将主体内容做填充,随后再用真实数据刷新。这个方案多适用于列表进入详情的场景。
这里的数据不仅包含文字和图片,也可以延伸到媒体播放器、camera取景器等其他一些文件流、数据流,甚至可以是widget组件(共享元素动画)。
▐ 分块渲染
如果页面元素比较多,数据量比较大,一次性请求加载的时间比较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分块的方式,将大页面拆成若干个小页面模块、将服务端接口拆成若干个小接口,各个页面模块独立渲染。可以有效降低服务端RT耗时,以及页面渲染耗时。
▐ 骨架图优化
使用骨架图作为打底图和纯白底图相比,有了布局样式等信息,更加接近于首帧的效果,正式数据刷新时,页面也不会出现明显刷新,体验比较好。
线上验收
线下的优化,并不意味着线上真实用户也能同步看到优化的结果,因为业务路径的差异、机型的差异,你线下的优化可能不具备普遍性,所以需要线上真实结果的反馈。
- 较全面信息的数据大盘建立:
包含:版本、设备分、业务场景、机型、时间等尽可能多的数据维度的数据大盘,可以尽量还原优化or劣化的信息全貌,提供更多的归因信息。
- 分位值(数据聚合类别):
长尾数据、小众case往往容易被整体数据给覆盖,不足以引起重视,为了我们应该分别分析中位数、分位数。
- AB实验:
这样做不仅能控制变量确保优化项的严格有效,还能借此来观察性能优化所带来的业务指标收益,这些都可以作为规划后续启动优化方向的参考指导。
防劣化
人无完人,人都会失误犯错,绝对不能把系统性能交给某一个人身上,一个人犯错概率高,一群人都犯错的概率低,应该交给一群人共同协作的机制和流程。
防劣化相比于优化是更能持久有益的,所以更应该在较早期建立起防劣化机制:
- 准入机制:
- 禁止在启动核心阶段添加代码,一切代码添加需要走审查流程,启动阶段包含:
Windvane.execute,
Activity.onCreate,
Fragment.onCreate/onCreateView - 审查机制:提审/测试/核准/灰度/上线
- 遵循严格规范
- 代码约束
- 框架约束
- 检查工具
- CR规范
- 线上监控
- 大盘监控:趋势分析
- 分阶段监控:归因分析
- 监控告警:及时止损
结语
▐ 持续迭代
首帧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持续迭代与打磨的过程,在初期阶段优化空间相对较大,只需要投入一些不多的资源,即可看到较大的收益,但随着优化不断深入,到了中期阶段,就需要有相当程度的投入,去攻坚各个难点,聚少成多,才能看到收益。后期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分支越来越多,要做防劣化工作,同时也要和业务一起做好精细化管理,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最优先级的业务,要做好ab实验管控、优先级管理、及时下线等。
▐ 做好复杂度管理
为了将达到最优的启动速度,我们运用了各式各样的策略,将时间和空间塞得满满的,但是这改变了原来的常规流程,带来了额外代码复杂度提升,比如预加载策略,后面维护同学需要考虑,预加载失败以及成功两种情况,又或者是缓存策略,后面维护的同学需要考虑缓存命中、不命中的情况,如果不断使用if堆积代码,那代码最终将无法维护。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框架来管理复杂度,尽量让业务层无感知。比如数据中间层,业务无需关心数据是否来自缓存还是实时请求,拿来使用即可。
▐ 全局意识
通常我们以启动速度来衡量启动性能。为了提升启动速度,我们可能会把一些原本在启动阶段执行的任务进行延后或者按需,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优化启动速度,但同时也可能损害后续的使用体验。比如,如果将某个启动阶段的后台任务延后到后续使用时,如果首次使用是在主线程,则可能会造成使用卡顿。因此,我们在关注启动性能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他可能影响的指标。性能上我们需要有一个能体现全局性能的宏观指标,以防止局部最优效应。
参考资料
- Profile性能追踪工具集: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studio/profile - Android Performance 指南:
https://developer.android.com/topic/performance/overview - RN Performance 指南:
https://reactnative.dev/docs/performance - Flutter Performance 指南:
https://docs.flutter.dev/perf/ui-performance - Android Activity的创建流程:
https://juejin.cn/post/7063699032144609287 - View 的渲染机制:
https://blog.csdn.net/u012216131/article/details/115704825 - Android 底层渲染原理:
https://www.cnblogs.com/mysweetAngleBaby/p/15549126.html - 抖音Android启动优化之理论和工具篇: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zYzMjE0MQ==&mid=2247491335&idx=1&sn=e3eabd9253ab2f83925af974db3f3072
团队介绍
我们是淘天集团-内容技术团队,专注于推动淘宝内容生态和电商体验的深度融合。我们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丰富、多样性、高品质的购物内容体验,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更好地连接用户和商品,以提升用户的购物满意度和平台的商业价值。通过尖端技术提升内容创作、分发与消费的效率,赋能内容创作者、商家与消费者,构建一个繁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