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孙正义所领导的日本软银集团近日再次成为资本市场与科技界的焦点,其计划以243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155亿元的价格将英国芯片巨头——ARM公司收入囊中,但到目前为止,此项收购动作仍然需要英国政府以及公司股东大会的投票。
物联网领域的潜在价值
在这之前,便有苹果等巨头公司发出要约,但皆因价格及战略问题搁浅。而孙正义此次收购的最主要目的则是为未来布局物联网埋下伏笔,那么物联网产业真正形成落地效应还需多久?孙正义的回报又有哪些呢?
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对这一概念大家也许并不陌生。从2005年正式推出“物联网”概念开始,它便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
哪些行业率先实现了万物互联的价值?事实上,实现万物互联价值领先的行业涉及高科技、电信等。但是制造、能源、零售等行业目前还有大量的万物互联潜在价值未被开发,所以这几个行业未来有大量开发IoE价值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孙正义的软银集团在投资领域恰好聚焦在以上行业,而孙正义本人也是技术出身,他的投资嗅觉无疑也是看好这几大重点领域的超级含金量。
而据IDC统计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6000多亿美元增长到1.7万亿美元。交易宣布之后,软银股价非但没涨,反而有小幅下滑,这也从侧面说明投资者对物联网的前景还并没有达到充分看好的程度,起码,在技术走进现实中还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没有5-10年的发展期很难形成较高的接受度。
IOT的核心价值要点与挑战
先来看看要真正实现IoT的价值,需要掌握三个核心要点:首先要投资高质量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平台和工具。其次,能够有一些实用性的技术方式让企业推进信息化创新。其次,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信息管理的经验和流程进行分享,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模式。
显然,ARM在移动领域的应用与技术积累无疑是通往万物互联世界的最有价值的平台。
在技术上,孙正义看到的路径主要聚焦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上,但如果我们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领域都将与用户实现最短、最高效以及最有应用价值的连接,暂且先不说商业模式的颠覆,就单从技术演进来讲,未来必将是端到端的应用传输,服务传输,一大批身处中间地带的传统商业服务提供者将被淘汰,那么,问题来了,物联网的宏图伟业真正实现还需要迈过哪些门槛呢?
首先,RFID和高精度的传感器与射频技术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应用实力,可一旦落到区域与行业上还依旧没能达到全面铺开的程度,一是受成本影响,而是软件能力不能跟上,三是相连设备不匹配。
其次,信息传输上,基础设施中的许多硬件设备并未具备统一标准,尤其是在功耗、自适应以及传输协议上还需要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给予技术与对接资源的支持。
第三,也就是商业规模化应用还尚需时日,其中最主要的是牵扯到各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安全级别,仅靠芯片厂商唱独角戏是不可能的,摆在孙正义面前的依旧是通过阿里模式那样,从终端的使用体验与习惯开始慢慢推进相关的技术服务。
====================================分割线================================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