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实用教程】声明响应式状态(含ref,reactive,toRef(),toRefs() 等)

简介: vue3【实用教程】声明响应式状态(含ref,reactive,toRef(),toRefs() 等)

Vue 3 中的数据基于 JavaScript Proxy (代理) 实现响应式

( vue2 中的数据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方法和对数组变异方法的重写,实现响应式)


选项式 API

用 data 选项声明响应式状态,值为返回一个对象的函数。

  • 在创建组件实例的时候会调用此函数
  • 函数返回的对象会用响应式系统进行包装
  data() {
    return {
      count: 1
    }
  },

注意事项

  • data 的顶层属性避免用 $_开头(Vue 在组件实例上暴露的内置 API 使用 $ 作为前缀,也为内部属性保留 _ 前缀。)
  • 未在data中定义的组件实例新属性,无法触发响应式更新。
  • 始终通过 this 来访问响应式状态
  data() {
    return {
      someObject: {}
    }
  },
  mounted() {
    const newObject = {}
    this.someObject = newObject

    console.log(newObject === this.someObject) // false
  }

这里原始的 newObject 不会变为响应式。

组合式 API

方式一 ref 【推荐】

所有类型的数据,都推荐使用 ref 声明响应式。

import { ref } from 'vue'

// 定义一个初始值为数字 0 的响应式变量 countRef  
const countRef = ref(0)

// 得到一个带有 .value 属性的 ref 对象
console.log(countRef ) // { value: 0 }

// 通过 .value 访问 ref 响应式变量的值
console.log(countRef.value) // 0

// 通过 .value 修改 ref 响应式变量的值
countRef.value++
  • 参数为响应式变量的初始值(当参数是一个对象时,ref() 会在内部调用reactive()
  • 返回一个带有 .value 属性的 ref 对象
  • 建议变量名以Ref为后缀,以便识别其是一个 ref 对象
  • 模板中使用时,ref 对象会自动解包,无需使用.value
<button @click="countRef++">
  {{ countRef }}
</button>
  • ref 对象在作为响应式对象的属性被访问或修改时会自动解包。
const countRef = ref(0)

// reactive 的用法详见下文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countRef 
})

console.log(state.count) // 0 ,无需写成 state.count.value

state.count = 1 // 无需写成 state.count.value
console.log(countRef .value) // 1
  • ref 的另一个功能是获取模板引用(即 vue2 中的 this.$refs)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 获取到 ref 属性为 input 的模板元素的引用(ref 变量名必须和模板里的 ref 属性值相同)
const input = ref(null)

// 生命周期:DOM 挂载完成
onMounted(() => {
  // input 输入框获得焦点(注意此处需使用.value)
  input.value.focus()
})
</script>

<template>
  <!-- ref 属性为 input 的模板元素 -->
  <input ref="input" />
</template>

为什么需要 ref

因为 vue3 的响应式是通过 proxy 实现的,但 proxy 只能给对象添加响应式,无法给值类型的数据添加响应式,所以需要通过 ref() 函数先将值类型的数据包装成一个带 value 属性的 ref 对象,才能实现值类型数据的响应式。

为什么需要 .value

因为 ref() 函数返回的是一个 ref 对象,响应式变量的值存储在 ref 对象的value 属性中,所以在 js 中读取和修改响应式变量的值的时候,都需要 .value ,但在以下情况中,为了方便使用,vue 对 ref 对象进行了自动解包,所以无需 .value

  1. 模板中使用 ref 对象
  2. ref 对象作为响应式对象的属性被访问或修改

TS 中给 ref 声明类型

ref 会根据初始化时的值推导其类型

// 推导出的类型:Ref<number>
const year = ref(2020)

但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需用 Ref

import { ref } from 'vue'
import type { Ref } from 'vue'

interface userInfo {
  id: number
  name: String
}

const userList: Ref<userInfo[]> = ref([])

方式二 reactive

用于创建对象类型数据的响应式。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button @click="state.count++">
  {{ state.count }}
</button>
  • reactive() 无需对源数据添加类似 ref 的包装,可使对象本身具有响应性
  • reactive() 返回的是一个原始对象的 Proxy,它和原始对象是不相等的
const raw = {}
const proxy = reactive(raw)

// 代理对象和原始对象不是全等的
console.log(proxy === raw) // false

reactive() 的局限性

  • 只能用于对象类型数据 (对象、数组和如 Map、Set 这样的集合类型),不能用于 string、number 或 boolean 这样的值类型数据
  • 替换整个对象会丢失响应式(Vue 的响应式跟踪是通过属性访问实现的),所以只能通过修改属性来修改 reactive() 创建的响应式变量。
  • 解构会丢失响应式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 当解构时,count 已经与 state.count 断开连接
let { count } = state
// 不会影响原始的 state
count++

其他相关 API

vue 提供了专门的API 来实现在不丢失响应式的情况下,解构响应式对象(reactive 创建),它们不创造响应式 (如 ref , reactive),而是延续响应式 (toRef , toRefs) !

toRef()

基于响应式对象上的属性,创建 ref (与源属性保持同步)

  • 第一个参数为 响应式对象(reactive 创建)
  • 第二个参数为 属性名
const state = reactive({
  foo: 1
})

// 基于响应式对象 state 上的属性 foo ,创建 ref
const fooRef = toRef(state, 'foo')

// 更改该 ref 会更新源属性
fooRef.value++
console.log(state.foo) // 2

// 更改源属性也会更新该 ref
state.foo++
console.log(fooRef.value) // 3

https://cn.vuejs.org/api/reactivity-utilities.html#toref


toRefs()

将响应式对象转换为每个属性都指向源对象相应属性的 ref 的普通对象

  • 推荐用法:合成函数返回响应式对象时,使用 toRefs,以便解构赋值时不丢失响应式。(详见下文的范例)
const state = reactive({
  foo: 1,
  bar: 2
})

// 得到一个每个属性都是 ref 的普通对象
const stateAsRefs = toRefs(state)
/*
stateAsRefs 的类型:{
  foo: Ref<number>,
  bar: Ref<number>
}
*/

// 源属性改变,Refs 对象里的 ref 属性会同步改变
state.foo++
console.log(stateAsRefs.foo.value) // 2

// Refs 对象里的 ref 属性改变,源属性会同步改变
stateAsRefs.foo.value++
console.log(state.foo) // 3

应用范例:解构对象属性,简化模板引用

<!-- 组合式API -->
<script setup>
import { reactive, toRefs } from "vue";

function getMyInfo() {
  const me = reactive({
    name: "朝阳",
    age: 35,
  });

  // 使用 toRefs 避免丢失响应式
  return toRefs(me);
}

// 通过解构赋值,便于模板中使用
let { name, age } = getMyInfo();

const changeName = () => {
  name.value = "张三";
};
</script>

<template>
  <p>姓名:{{ name }}</p>
  <p>年龄:{{ age }}</p>
  <button @click="changeName">改名</button>
</template>

isRef()

判断是否为 ref

let age = ref(35)
if (isRef(age)) {
}

isReactive()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由 reactive() 或 shallowReactive() 创建的代理。

isProxy()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由 reactive()、readonly()、shallowReactive() 或 shallowReadonly() 创建的代理。

unref()

对 ref 对象解包,是 isRef(val) ? val.value : val 的语法糖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安全
Vue 3
Vue 3以组合式API、Proxy响应式系统和全面TypeScript支持,重构前端开发范式。性能优化与生态协同并进,兼顾易用性与工程化,引领Web开发迈向高效、可维护的新纪元。(238字)
485 139
|
1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算法
Vue 3性能优化
Vue 3 通过 Proxy 和编译优化提升性能,但仍需遵循最佳实践。合理使用 v-if、key、computed,避免深度监听,利用懒加载与虚拟列表,结合打包优化,方可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239字)
201 1
|
1月前
|
JavaScript 安全
vue3使用ts传参教程
Vue 3结合TypeScript实现组件传参,提升类型安全与开发效率。涵盖Props、Emits、v-model双向绑定及useAttrs透传属性,建议明确声明类型,保障代码质量。
241 0
|
JSON 前端开发 API
Vue3入门到精通--reactive以及reactive相关函数
Vue3入门到精通--reactive以及reactive相关函数
|
2月前
|
JavaScript
Vue中如何实现兄弟组件之间的通信
在Vue中,兄弟组件可通过父组件中转、事件总线、Vuex/Pinia或provide/inject实现通信。小型项目推荐父组件中转或事件总线,大型项目建议使用Pinia等状态管理工具,确保数据流清晰可控,避免内存泄漏。
294 2
|
1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vue中的keep-alive问题(2)
vue中的keep-alive问题(2)
276 137
|
5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算法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761 0
|
5月前
|
JavaScript UED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
6月前
|
JavaScript 数据可视化 前端开发
基于 Vue 与 D3 的可拖拽拓扑图技术方案及应用案例解析
本文介绍了基于Vue和D3实现可拖拽拓扑图的技术方案与应用实例。通过Vue构建用户界面和交互逻辑,结合D3强大的数据可视化能力,实现了力导向布局、节点拖拽、交互事件等功能。文章详细讲解了数据模型设计、拖拽功能实现、组件封装及高级扩展(如节点类型定制、连接样式优化等),并提供了性能优化方案以应对大数据量场景。最终,展示了基础网络拓扑、实时更新拓扑等应用实例,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现思路和实践经验。
821 77
|
4月前
|
人工智能 JSON JavaScript
VTJ.PRO 首发 MasterGo 设计智能识别引擎,秒级生成 Vue 代码
VTJ.PRO发布「AI MasterGo设计稿识别引擎」,成为全球首个支持解析MasterGo原生JSON文件并自动生成Vue组件的AI工具。通过双引擎架构,实现设计到代码全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300%,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引领“设计即生产”新时代。
4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