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式交换机堆叠配置

简介: 盒式交换机堆叠配置

堆叠 istack,是指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组合成一台交换设备。如图所示,SwitchA与 SwitchB 通过堆叠线缆连接后组成堆叠 istack,对于上游和下游设备来说,它们就相当于一台交换机 Switch。



注意:

1.堆线缆连接前请将交换机下电。

2堆成员设备之间,本端备的堆叠口 stack-port n/1必须与对端备的堆叠端口stack-port n/2相连。



3.一个逻堆叠端口可以绑定多个物理成员端口,用来提高堆叠的可靠性和堆叠带宽,只要其中一条物理链路保持连接堆叠就不会分裂,但堆叠带宽会相应降低。

4如果两端设备对应的逻堆叠口(本端的 stack-port n/1与对端的 stack-port n/2)内包含多个物理成员端口,对物理成员端口的连接无对应端口号的要求。




5.3台或者3台以上成员交换机组建堆叠时,为增加可靠性,建议采用环形组网,此时堆叠系统的带宽取所有堆叠端口带宽的最小值。

6.2台成员交换机组建堆叠时,只能是链形组网,也称为背靠背组网堆叠。这种场景下,建议每台成员交换机只创建一个逻辑堆叠端口,逻辑堆叠端口包含多个物理成员端口。


常用配置命令


1.执行命令 stack enable,使能设备堆叠功能;缺省情况下,设备堆叠功能处于使能状态; 2.(可选)执行命令 stack slot slot-id renumber new-slot-id ,配置设备的堆叠 ID。 缺省情况下,设备堆叠 ID 为0;


3.(可选)执行命令 stack slot slot-id priority priority,配置设备的堆叠优先级。缺 省情况下,设备的堆叠优先级为100,优先级取值范围为1-255;


业务口堆叠配置命令:


1.命令 interface stack-port member-id/port-id 命令,创建并进入逻辑堆叠端口视图。


2.命令 port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1 [ to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2 ] } & enable,配置业务口为物理成员端口并将其加入到逻辑堆叠端口 中。


3.(可选)执行命令 stack slot slot-id renumber new-slot-id ,配置设备的堆叠 ID。 缺省情况下,设备堆叠 ID 为0;


4.(可选)执行命令 stack slot slot-id priority priority,配置设备的堆叠优先级。缺省情况下,设备的堆叠优先级为100,优先级取值范围为1-255;


设备配置堆叠相关属性后,如堆叠 ID 和使能堆叠功能,需要重新启动设备后配置才能生效。为了成 功组建堆叠,完成上述配置后,建议用户先为所有成员交换机下电,使用专用的堆叠线缆进行连接后再依次上电。

案例:


1.配置环形拓扑堆叠

如图所示,SwitchA、SwitchB、SwitchC 和 SwitchD 四台交换机组成环型堆叠系统,四台 设备的堆叠优先级依次为:200、150、100、100,槽位号分别为0、1、2、3;当前主备倒换后系统 MAC 地址会立即切换,为避免系统 MAC 地址的频繁刷新浪费系统资源,现在需要将主备倒换后系统 MAC 地址切 换时间配置为1分钟。


缺省情况下,堆叠功能处于使能状态,正确连接堆叠线缆后,堆叠系统即建立,无需配置;但是为了 便于管理和精确指定主备交换机,建议还是配置交换机的堆叠优先级和槽位号;



思路:

1. 确认四台交换机的堆叠功能是否已使能;


2. 缺省情况下,交换机的堆叠功能处于使能状态,使用专用的堆叠线缆按上图所示连接堆叠口,如 果没有使能的话手动使能堆叠功能;


3. 配置堆叠设备的优先级 SwitchA、SwitchB、SwitchC 和 SwitchD 依次为200、150、100、 100; 配置四台设备 witchA、SwitchB、SwitchC 和 SwitchD 的堆叠 ID 依次为0、1、2、3;


4. 正确连接堆叠线缆后,堆叠建立,配置堆叠系统 MAC 地址切换时间。


1. 分别使能四台设备的堆叠功能;
# 使能 SwitchA 的堆叠功能。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A
[SwitchA] stack enable
# 使能 SwitchB 的堆叠功能。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B
[SwitchB] stack enable
# 使能 SwitchC 的堆叠功能。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C
[SwitchC] stack enable
# 使能 SwitchD 的堆叠功能。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D
[SwitchD] stack enable
2. 配置堆叠 ID 和堆叠优先级
# 配置 SwitchA 的堆叠优先级为200。
[SwitchA] stack slot 0 priority 200
#配置 SwitchB 的优先级为150
[SwitchA] stack slot 0 priority 150
# 配置 SwitchB 的堆叠 ID 为1。
[SwitchB] stack slot 0 renumber 1
# 配置 SwitchC 的堆叠 ID 为2。
[SwitchC] stack slot 0 renumber 2
# 配置 SwitchD 的堆叠 ID 为3。
[SwitchC] stack slot 0 renumber 3
3. # 登录堆叠系统,配置系统 MAC 地址切换时间。
<Quidway> system-view
[Quidway] stack timer mac-address switch-delay 1
4. 配置完之后 save 保存配置,所有成员交换机都下电,使用专用的堆叠线缆进行连接后再依次上电,建议先给主设备上电,再给备设备和从设备上电;
# 在 SwitchA 上使用 display stack 命令查看堆叠的基本信息。
<Quidway> display stack
Stack topology type: Ring
Stack system MAC: 0018-82d2-2e85
MAC switch delay time: 1 min
Stack reserved vlanid : 4093
Slot# Role Mac address Priority Device type
-------------------------------------------------------------
 0 Master 0018-82d2-2e85 200 S3728TP-EI
 1 Standby 0018-82c6-1f44 150 S3728TP-EI
 2 Slave 0018-82c6-1f4c 100 S3728TP-EI
 3 Slave 0018-82b1-6eb8 100 S3728TP-EI


2.设备组建堆叠

如图所示,根据用户需求,SwitchA、SwitchB 和 SwitchC 三台接入交换机采用环形堆叠组网, 其中,SwitchA、SwitchB 和 SwitchC 的角色分别为主、备、从,堆叠 ID 分别为0、1、2,优先级分 别为200、100、100。由于组成堆叠的成员交换机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所以整个网络在扩展了端口数量 的同时也方便了用户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现网设备以 S5700-EI 交换机为例,S5700-EI 交换机支持通过堆叠卡连接方式组建堆叠。



思路:


1. 设备先下电,安装 ES5D00ETPC00堆叠后插卡后,再将设备上电。


注意:


·ES5D00ETPC00堆叠后插卡不支持热插拔,如果设备处于上电状态,安装前需要先将设备下电。

·堆叠卡安装完成之后,才能进行相关软件配置。

2. 使能堆叠功能。


3. 为方便用户管理,配置成员交换机的堆叠 ID 和优先级。


4. SwitchA、SwitchB、SwitchC 下电。如图所示,使用 PCIe 线缆连接各堆叠端口并上电。


5. 为提高可靠性、增加上行链路带宽,配置跨设备 Eth-Trunk。


1. 安装 ES5D00ETPC00堆叠后插卡,分别为 SwitchA、SwitchB、SwitchC 安装 ES5D00ETPC00
堆叠后插卡;
2. 使能堆叠功能
# 使能 SwitchA 的堆叠功能。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A
[SwitchA] stack enable
# 使能 SwitchB 的堆叠功能。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B
[SwitchB] stack enable
# 使能 SwitchC 的堆叠功能。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C
[SwitchC] stack enable
3. 配置堆叠 ID 和堆叠优先级
# 配置 SwitchA 的堆叠优先级为200。
[SwitchA] stack slot 0 priority 200
# 配置 SwitchB 的堆叠 ID 为1。
[SwitchB] stack slot 0 renumber 1
# 配置 SwitchC 的堆叠 ID 为2。
[SwitchC] stack slot 0 renumber 2
4.SwitchA,SwitchB,SwitchC下电,使用PCLe线缆连接各堆叠端口并上电

注意:


1.下电前,建议通过命令 save 保存配置。


2.一台交换机的 STACK 1端口只能与另一台交换机的 STACK 2端口相连接,否则堆叠组建不成功。


3.为保证堆叠组建成功,建议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连线上电(如果用户希望某台交换机为主交换机可以 先为其上电。例如,按以下顺序连线上电后,SwitchA 为主交换机):


a. 为 SwitchA~SwitchC 下电;


b. 连接 SwitchA 与 SwitchB 之间的堆叠线缆;


c. 先为 SwitchA 上电,SwitchA 启动后,再为 SwitchB 上电;


d. 与上一步类似:连接 SwitchC 与 SwitchB 和 SwitchA 之间的堆叠线缆,再为 SwitchC 上电;


e. 检查 SwitchA、SwitchB、SwitchC 的堆叠组建是否成功


3.设备组件堆叠

在一个新建的企业网络中,要求接入设备具有充足的端口数目,并且希望网络结构简单,易于配置和 管理。


如图所示,根据用户需求,SwitchA、SwitchB 和 SwitchC 三台接入交换机采用环形堆叠组 网,并通过跨设备 Eth-Trunk 连接上层设备 SwitchD。其中,SwitchA、SwitchB 和 SwitchC 的角 色分别为主、备、从,堆叠 ID 分别为0、1、2,优先级分别为200、100、100。由于组成堆叠的成员交 换机在逻辑上是一个整体,所以整个网络在扩展了端口数量的同时也方便了用户对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现网设备以 S5700-LI 交换机为例,S5700-LI 交换机支持通过业务口连接方式组建堆叠。



思路:


1. 通过业务口连接方式组建堆叠时,为了能够在堆叠的成员交换机之间转发数据报文,需要配置逻 辑堆叠端口,并加入物理成员端口。


2. 为方便用户管理,配置成员交换机的堆叠 ID 和优先级。


3. SwitchA、SwitchB、SwitchC 下电。使用 SFP+堆叠电缆连接各物理成员端口 后再上电。


4. 为提高可靠性、增加上行链路带宽,配置跨设备 Eth-Trunk。


1. 配置逻辑堆叠端口并加入物理成员端口
# 配置 SwitchA 的业务口 GigabitEthernet0/0/27、GigabitEthernet0/0/28为物理成员端
口,并加入到相应的逻辑堆叠端口。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A
[SwitchA] interface stack-port 0/1
[SwitchA-stack-port0/1] por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7 enable
[SwitchA-stack-port0/1] quit
[SwitchA] interface stack-port 0/2
[SwitchA-stack-port0/2] por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8 enable
[SwitchA-stack-port0/2] quit
# 配置 SwitchB 的业务口 GigabitEthernet0/0/27、GigabitEthernet0/0/28为物理成
员端口,并加入到相应的逻辑堆叠端口。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B
[SwitchB] interface stack-port 0/1
[SwitchB-stack-port0/1] por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7 enable
[SwitchB-stack-port0/1] quit
[SwitchB] interface stack-port 0/2
[SwitchB-stack-port0/2] por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8 enable
[SwitchB-stack-port0/2] quit 
# 配置 SwitchC 的业务口 GigabitEthernet0/0/27、GigabitEthernet0/0/28为物理成
员端口,并加入到相应的逻辑堆叠端口。
<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C
[SwitchC] interface stack-port 0/1
[SwitchC-stack-port0/1] por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7 enable
[SwitchC-stack-port0/1] quit
[SwitchC] interface stack-port 0/2
[SwitchC-stack-port0/2] port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8 enable
2. 配置堆叠 ID 和堆叠优先级
# 配置 SwitchA 的堆叠优先级为200。
[SwitchA] stack slot 0 priority 200
# 配置 SwitchB 的堆叠 ID 为1。
[SwitchB] stack slot 0 renumber 1
# 配置 SwitchC 的堆叠 ID 为2。
[SwitchC] stack slot 0 renumber 2
3. SwitchA、SwitchB、SwitchC 下电,使用 SFP+电缆连接后再上电。

注意:


1.下电前,建议通过命令 save 保存配置。


2.本设备的 stack-port 0/1必须连接邻设备的 stack-port 0/2,否则堆叠组建不成功。


3.为保证堆叠组建成功,建议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连线上电(如果用户希望某台交换机为主交换机可以 先为其上电。例如,按以下顺序连线上电后,SwitchA 为主交换机):


a. 为 SwitchA~SwitchC 下电;


b. 连接 SwitchA 与 SwitchB 之间的堆叠线缆; 、


c. 先为 SwitchA 上电,SwitchA 启动后,再为 SwitchB 上电;


d. 与上一步类似:连接 SwitchC 与 SwitchB 和 SwitchA 之间的堆叠线缆,再为 SwitchC 上电;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网络性能优化 网络虚拟化 网络架构
配置接口限速示例(盒式交换机)
接口限速简介 接口限速对通过整个端口的全部报文流量速率进行限制,不对具体流量进行区分,可以实现给某个接口分配固定的带宽,控制方式单一,配置简单。 入方向与出方向的接口限速属于并列关系,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同时配置,也可以单独配置。
|
27天前
|
网络架构
交换机原理 与基本配置
交换机原理 与基本配置
|
13天前
|
网络虚拟化
以太网链路聚合与交换机堆叠、集群
以太网链路聚合与交换机堆叠、集群
|
1月前
|
数据中心 网络架构
交换机堆叠是什么?
【4月更文挑战第12天】
57 2
交换机堆叠是什么?
|
1月前
|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网络虚拟化
【亮剑】介绍了华为三层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包括基本配置(系统启动、接口配置、基础设置)、路由协议(OSPF、BGP)配置和高级功能(VLAN、ACL、QoS)配置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本文介绍了华为三层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包括基本配置(系统启动、接口配置、基础设置)、路由协议(OSPF、BGP)配置和高级功能(VLAN、ACL、QoS)配置。通过这些命令,网络工程师可以有效地管理设备、优化网络性能并解决网络问题。熟练掌握这些命令对于提升网络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
1月前
|
网络虚拟化 网络架构
三层交换机对接路由器配置上网实验
三层交换机简介 三层交换机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由于路由属于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的功能,所以称为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既可以工作在二层也可以工作在三层,可以部署在接入层,也可以部署在汇聚层,作为用户的网关。
|
1月前
|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Python
【专栏】如何使用 Python 编写脚本批量备份交换机配置
【4月更文挑战第28天】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编写脚本批量备份交换机配置。主要步骤包括了解交换机命令和接口,安装 `paramiko` 库,获取交换机登录信息。脚本实现分为建立 SSH 连接,执行备份命令并保存结果。示例脚本中,定义了 `backup_switch_config` 函数遍历交换机列表进行备份,每次备份后等待一段时间。此方法能有效提高网络管理效率。
|
1月前
|
网络虚拟化
交换机配置
交换机配置
|
1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安全
二层交换机与防火墙对接上网配置示例
二层交换机指的是仅能够进行二层转发,不能进行三层转发的交换机。也就是说仅支持二层特性,不支持路由等三层特性的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一般部署在接入层,不能作为用户的网关
|
1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安全
二层交换机与防火墙对接上网配置示例
二层交换机指的是仅能够进行二层转发,不能进行三层转发的交换机。也就是说仅支持二层特性,不支持路由等三层特性的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一般部署在接入层,不能作为用户的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