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的插入,删除,修改和查找(详细解析)

简介: 顺序表的插入,删除,修改和查找(详细解析)

一.顺序表的初始化----静态分配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Size 10
typedef struct{
    int data[MaxSize];
    int length;
}SqList;
void InitList(SqList &L)
{
    for(int i=0;i<length;i++)  
        L.data[i]=0;
    L.length=0;
}
int main()
{
    SqList L;
    InitList(L);
    return 0;
}
不能写为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Size 10
typedef struct{
    int data[MaxSize];
    int length;
}SqList;
void InitList(SqList &L)
{
    L.length=0;
}
int main()
{
    SqList L;
    InitList(L);
    for(int i=0;i<MaxSize;i++)
    {
        printf("data[%d]=%d\n",i,L.data[i]);
    }
    return 0;
}


结果为

其中有两个错误


1.未初始化数据

因为在初始化时没有设置数据元素的默认值,内存中会出现上述“4203657”,“21”这类遗留脏数据


2.i<MaxSize

上述代码中的i<MaxSize操作其实是不合理的,应该访问到顺序表的最后一个元素截止,不应该访问大于数据表长度的元素,即i<L.length


若L.length>MaxSize会报错,若将MaxSize设的稍微大些,有可能造成内存的浪费,所以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动态内存分配

二.顺序表的初始化----动态分配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InitSize 10
typedef struct{
    int *data;//指示动态分配数组的指针:L.data=(int *)malloc(InitSize*sizeof(int));
    int MaxSize;//顺序表的最大容量
    int length;//顺序表的当前长度
}SeqList;
void InitList(SeqList &L)
{
//申请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
    L.data=(int*)malloc(InitSize*sizeof(int));
    L.length=0;
    L.MaxSize=InitSize;
}
//开辟一段新的空间
void IncreaseSize(SeqList &L,int len)
{
    int *p=L.data;
    L.data=(int *)malloc((L.MaxSize+len)*sizeof(int));
    for(int i=0;i<L.length;i++)
    {
        L.data[i]=p[i];//将数据复制到新区域
//虽然动态分配能让数据表的大小灵活的改变,但是会增大时间开销
    }
    L.MaxSize=L.MaxSize+len;
    free(p);
}
int main()
{
    SeqList();
    InitList();
    IncreaseSize(L,5);
    return 0;
}


free函数会将*p(p指针)所指向的整块存储空间释放,归还给系统,同时p是一个局部变量,当这个函数结束后,p这个变量的存储空间也将被释放



三.顺序表的插入

1.插入操作

#define MaxSize 10    //定义最大长度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length;//顺序表当前长度
}SqList;//顺序表类型定义
void ListInsert(SqList &L,int i,int e)
{
    for(int j=L.length;j>=i;j--)//将第i个元素及之后的元素后移
        L.data[j]=L.data[j-1];
    L.data[i-1]=e;
//将需要插入的元素赋值e,因为数组从L.data[0]开始,所以这里第i个元素是[i-1]表示的
    L.length++;
}
int main()
{
    SqList L;//声明一个顺序表
    InitList(L);
    ListInsert(L,3,3);//在三个位置插入数据元素3
}


如下图所示,表示ListInsert(L,3,3)



若执行ListInsert(L,9,3),则会产生如下现象



中间的值data[6],data[7]空了,而在顺序表中元素应该相邻存放,说明这段代码不够健壮,应该做如下调整


bool ListInsert(SqList &L,int i,int e)
{
    if(i<1||i>L.length+1)//判断i的范围是否有效
        return false;
    if(L.length>=MaxSize)//判断当前存储空间是否已满
        return false;
    for(int j=L.length;j>=i;j--)
    {
        L.data[j]=L.data[j-1];
    }
    L.data[i-1]=e;
    L.length++;
    return true;
}

总的代码为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Size 10 // 定义最大长度
typedef int ElemType; // 假设 ElemType 为 int 类型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MaxSize];
    int length; // 顺序表当前长度
} SqList;       // 顺序表类型定义
void InitList(SqList& L)
{
    L.length = 0; // 初始化顺序表长度为0
}
bool ListInsert(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
    if (i < 1 || i > L.length + 1 || L.length >= MaxSize)
    {
        return false; // 插入位置不合法或顺序表已满,返回错误
    }
    for (int j = L.length; j >= i; j--)
    {
        L.data[j] = L.data[j - 1]; // 将第i个元素及之后的元素后移
    }
    L.data[i - 1] = e; // 将需要插入的元素赋值给e
    L.length++; // 顺序表长度加1
    return true;
}
int main()
{
    SqList L;     // 声明一个顺序表
    InitList(L);  // 初始化顺序表
    ListInsert(L, 3, 3); // 在三个位置插入数据元素3
    return 0;
}


2.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新元素插入到表尾,不需要移动元素

i= n+1,循环0次;最好时间复杂度=O(1);


最坏情况:新元素插入到表头,需要将原有的n个元素全都向后移动


i= 1,循环 n 次;最坏时间复杂度O(n);


平均情况:假设新元素插入到任何一个位置的概率相同,即i= 1,2,3,...,length+1 的概率都是 p=1/n+1,i= 1,循环 n 次;i=2 ,循环 n-1,i+3,循环n-2次,.....i=n+1时,循环0次

平均循环次数 =np +(n-1)p +(n-2)p + 1*p=(n(n+1)/2)*(1/n+1)=n/2


三.顺序表的删除操作

1.顺序表的删除

bool ListDelete(SqList &L,int i,int &e)
{
    if(i<1||i>L.length)
        return false;
    e=L.data[i-1];
    for(int j=i;j<L.length;j++)
    {
        L.data[j-1]=L.data[j];
    }
    L.length--;
    return true;
}
int main()
{
    SqList L;
    InitList(L);
    int e=-1;
    if(ListDelete(L,3,e))
        printf("已删除第3个元素,删除元素值为=%d\n",e);
    else
        printf("位序i不合法,删除失败\n");
    return 0;
}


插入


for(int j=L.length;j>=i;j--)//从后到前依次往后挪




删除


for(int j=i;j<L.length;j++)//从前到后依次往前挪



2.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删除表尾元素,不需要移动其他元素

i= n,循环 0 次;最好时间复杂度 = O(1)


最坏情况:删除表头元素,需要将后续的 n-1 个元素全都向前移动


i= 1,循环 n-1 次;最坏时间复杂度 = O(n);


平均情况:假设删除任何一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即i= 1,2,3,...,length 的概率都是 p=1/n


平均循环次数 =(n-1)p +(n-2)p + 1*p=(n(n-1)/2)*(1/n)=n-1/2


四.顺序表的查找

1.按位查找操作:查找第i位置的元素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InitSize 10    // 顺序表的初始长度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     // 指示动态分配数组的指针
    int MaxSize;
    int length;
} SeqList;
void InitList(SeqList& L)
{
    L.data = (int*)malloc(InitSize * sizeof(int));
    if (L.data == NULL)
    {
        // 内存分配失败的处理逻辑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n");
        exit(1);
    }
    L.length = 0; // 初始时顺序表中没有元素
    L.MaxSize = InitSize;
}
int GetElem(SeqList L, int i)
{
    if (i < 1 || i > L.length)
    {
        // 位置不合法,返回错误
        printf("位置不合法\n");
        exit(1);
    }
    return L.data[i - 1];
}
int main()
{
    SeqList L;
    InitList(L);
  L.length=10;
    for (int i = 0; i < L.MaxSize; i++)
        L.data[i] = i;
    int a;
    printf("请输入您要查找的位置: ");
    scanf("%d", &a);
    printf("第%d个元素是%d\n", a, GetElem(L, a));
    free(L.data); // 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
    return 0;
}


2.按位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O(1)

3.按值查找操作

#define InitSize 10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
    int MaxSize;
    int length;
} SeqList;
void InitList(SeqList& L)
{
    L.data = (int*)malloc(InitSize * sizeof(int));
    L.length = 0;
    L.MaxSize = InitSize;
}
// 在顺序表L中查找第一个元素值等于e的元素,并返回其位序
int LocateElem(SeqList L, int e)
{
    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
    {
        if (L.data[i] == e)
            return i + 1; // 数组下标为i的元素值等于e,返回其位序为i+1
    }
    return 0; // 未找到该元素,返回0
}
int main()
{
    SeqList L;
    InitList(L);
    L.length = 10;
    for (int i = 0; i < L.length; i++)
    {
        L.data[i] = i; // 给顺序表赋值
    }
    int e = 9;
    int a = LocateElem(L, 9); // 在顺序表L中查找元素9
    if (a != 0)
    {
        printf("该值位于%d\n", a); // 找到该值,输出它的位序
    }
    else
    {
        printf("未找到该值!\n"); // 未找到该值,输出提示信息
    }
    free(L.data); // 释放动态分配的内存
    return 0;
}


4.按值查找的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目标元素在表头

循环1次;最好时间复杂度 = O(1)


最坏情况:目标元素在表尾


循环 n 次;最坏时间复杂度 = O(n);

平均情况:假设目标元素出现在任何一个位置的概率相同,都是1/n

目标元素在第1位,循环1次;在第2位,循环2次;在第 n位,循环 n 次...... ;

平均循环次数 =1*1/n +1/n*2 +1/n*3 + =(n(n+1)/2)*(1/n)=n+1/2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SE专栏49】Java集合类LinkedList解析,链表和顺序表有什么不同?
【JavaSE专栏49】Java集合类LinkedList解析,链表和顺序表有什么不同?
113 0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顺序表解析与应用
Java顺序表解析与应用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深入解析顺序表:揭开数据结构的奥秘,掌握顺序表的精髓
深入解析顺序表:揭开数据结构的奥秘,掌握顺序表的精髓
103 0
|
存储 测试技术 C语言
【内卷数据结构】顺序表超详细解析 | 从零开始步步解读 | 画图理解+调试分析 | 菜单制作
本章节将对顺序表的概念进行介绍,着重讲解动态顺序表。对常用的接口函数进行一个个讲解,并进行解析。顺序表讲解部分将从零实现顺序表接口函数,遇到问题我会进行一步步地调试说明,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不仅能学会顺序表,还能实战练习下调试的技能。调试不仅仅是帮助我们分析程序找到错误的,也可以让我们去观察和理解程序。调试才是硬技能!写一点点测一点点,不要写完了再来测,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找出问题。
185 0
【内卷数据结构】顺序表超详细解析 | 从零开始步步解读 | 画图理解+调试分析 | 菜单制作
|
算法 Python
Python高级语法3:方法解析顺序表MRO
Python高级语法3:方法解析顺序表MRO
193 0
|
10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253 2
|
6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
深入理解HTTP/2:nghttp2库源码解析及客户端实现示例
通过解析nghttp2库的源码和实现一个简单的HTTP/2客户端示例,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2的关键特性和nghttp2的核心实现。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HTTP/2协议,提高Web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对于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扩展代码,以满足具体需求。
558 29
|
6月前
|
前端开发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CDN
二次元聚合短视频解析去水印系统源码
二次元聚合短视频解析去水印系统源码
169 4
|
6月前
|
JavaScript 算法 前端开发
JS数组操作方法全景图,全网最全构建完整知识网络!js数组操作方法全集(实现筛选转换、随机排序洗牌算法、复杂数据处理统计等情景详解,附大量源码和易错点解析)
这些方法提供了对数组的全面操作,包括搜索、遍历、转换和聚合等。通过分为原地操作方法、非原地操作方法和其他方法便于您理解和记忆,并熟悉他们各自的使用方法与使用范围。详细的案例与进阶使用,方便您理解数组操作的底层原理。链式调用的几个案例,让您玩转数组操作。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6月前
|
移动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从入门到精通:H5游戏源码开发技术全解析与未来趋势洞察
H5游戏凭借其跨平台、易传播和开发成本低的优势,近年来发展迅猛。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 H5 游戏源码开发的技术教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