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教程(18)-Java中的网络编程

简介: 【4月更文挑战第18天】Java网络编程简化了底层协议处理,利用Java标准库接口进行TCP/IP通信。TCP协议提供可靠传输,常用于HTTP、SMTP等协议;UDP协议则更高效但不保证可靠性。在TCP编程中,ServerSocket用于监听客户端连接,Socket实现双进程间通信。UDP编程中,DatagramSocket处理无连接的数据报文。HTTP编程可以通过HttpURLConnection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

使用Java进行网络编程时,由虚拟机实现了底层复杂的网络协议,Java程序只需要调用Java标准库提供的接口,就可以简单高效地编写网络程序。;


网络编程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指两台或更多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在同一个网络中,任意两台计算机都可以直接通信,因为所有计算机都需要遵循同一种网络协议。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internet),即把很多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全球统一的互联网。

TCP/IP协议泛指互联网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协议是TCP协议和IP协议。只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才能够联入互联网;

由于计算机网络从底层的传输到高层的软件设计十分复杂,要合理地设计计算机网络模型,必须采用分层模型,每一层负责处理自己的操作。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网络模型是ISO组织定义的一个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模型,注意它只是一个定义,目的是为了简化网络各层的操作,提供标准接口便于实现和维护。这个模型从上到下依次是:

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表示层:处理数据格式,加解密等等;
会话层:负责建立和维护会话;
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负责根据目标地址选择路由来传输数据;
链路层和物理层负责把数据进行分片并且真正通过物理网络传输,例如,无线网、光纤等。

常用协议:

IP协议是一个分组交换,它不保证可靠传输。
而TCP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它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支持可靠传输和双向通信。TCP协议是建立在IP协议之上的,简单地说,IP协议只负责发数据包,不保证顺序和正确性,而TCP协议负责控制数据包传输,它在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先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才能传输数据,传输完后还需要断开连接。TCP协议之所以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是通过接收确认、超时重传这些机制实现的。并且,TCP协议允许双向通信,即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TCP协议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协议,许多高级协议都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例如HTTP、SMTP等。
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数据报文协议,它是无连接协议,不保证可靠传输。因为UDP协议在通信前不需要建立连接,因此它的传输效率比TCP高,而且UDP协议比TCP协议要简单得
多。选择UDP协议时,传输的数据通常是能容忍丢失的,例如,一些语音视频通信的应用会选择UDP协议。

TCP编程

Socket是一个抽象概念,一个应用程序通过一个Socket来建立一个远程连接,而Socket内部通过TCP/IP协议把数据传输到网络;

使用Socket进行网络编程时,本质上就是两个进程之间的网络通信。其中一个进程必须充当服务器端,它会主动监听某个指定的端口,另一个进程必须充当客户端,它必须主动连接服务器的IP地址和指定端口,如果连接成功,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就成功地建立了一个TCP连接,双方后续就可以随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因此,当Socket连接成功地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建立后:

  • 对服务器端来说,它的Socket是指定的IP地址和指定的端口号;
  • 对客户端来说,它的Socket是它所在计算机的IP地址和一个由操作系统分配的随机端口号。

编写服务器端程序监听客户端消息。

Java标准库提供了 ServerSocket 来实现对指定IP和指定端口的监听

package com.demo;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SocketServ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监听8888端口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888);
        System.out.println("启动server....");
        while (true){
   
            // 获取客户端信息,返回一个socket实例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如果没有客户端连接进来, accept() 方法会阻塞并一直等待。
            System.out.println("收到客户端连接了");
            //socket.getInputStream();  //接收客户端信息
            //socket.getOutputStream(); //发送信息给客户端
        }


    }
}

编写客户端发送消息:

package com.demo;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Socket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ocket sock = new Socket("localhost", 8888); // 连接指定服务器和端口
        try {
   
            InputStream in = sock.getInputStream();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sock.getOutputStream();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in));
            BufferedWriter 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outputStream));
            while (true){
   
                System.out.println(reader.readLine());
                writer.write("hello");
                writer.flush();
            }
        }finally {
   
            sock.close();
        }



    }
}

UDP编程

在Java中使用UDP编程,仍然需要使用Socket,因为应用程序在使用UDP时必须指定网络接口(IP)和端口号。注意:UDP端口和TCP端口虽然都使用0~65535,但他们是两套独立的端口,即一个应用程
序用TCP占用了端口1234,不影响另一个应用程序用UDP占用端口1234。

使用UDP协议通信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双方无需建立连接:

  • 服务器端用 DatagramSocket(port) 监听端口;
  • 客户端使用 DatagramSocket.connect() 指定远程地址和端口;
  • 双方通过 receive() 和 send() 读写数据;
  • DatagramSocket 没有IO流接口,数据被直接写入 byte[] 缓冲区。

HTTP编程

HTTP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翻译为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基于TCP协议之上的一种请求-响应协议。

服务器端的HTTP编程本质上就是编写Web服务器;
客户端的HTTP编程是发送一个HTTP请求,接收服务器响应后,获得响应内容;

Java标准库提供了基于HTTP的包,通过 HttpURLConnection 访问
HTTP;

发送一个请求的简单代码:

package com.demo;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net.HttpURLConnection;
import java.net.URL;

public class Http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Throwable {
   
        URL url = new URL("http://www.baidu.com");
        HttpURLConnection connection = (HttpURLConnection) url.openConnection();
        connection.setRequestMethod("GET"); //设置方法
        connection.setConnectTimeout(5000);
        connection.connect(); //开始请求
        InputStream in = connection.getInputStream(); //获取返回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in));
        reader.lines().forEach(System.out::println);
    }
}
相关文章
|
3月前
|
Java 开发者
重学Java基础篇—Java类加载顺序深度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Java类的生命周期与加载顺序,涵盖从加载到卸载的七个阶段,并深入探讨初始化阶段的执行规则。通过单类、继承体系的实例分析,明确静态与实例初始化的顺序。同时,列举六种触发初始化的场景及特殊场景处理(如接口初始化)。提供类加载完整流程图与记忆口诀,助于理解复杂初始化逻辑。此外,针对空指针异常等问题提出排查方案,并给出最佳实践建议,帮助开发者优化程序设计、定位BUG及理解框架机制。最后扩展讲解类加载器层次与双亲委派机制,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13 0
|
14天前
|
IDE Java 开发工具
【Java基础-环境搭建-创建项目】IntelliJ IDEA创建Java项目的详细步骤
IntelliJ IDEA创建Java项目的图文详细步骤,手把手带你创建Java项目
141 10
【Java基础-环境搭建-创建项目】IntelliJ IDEA创建Java项目的详细步骤
|
8天前
|
Oracle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编程基础入门级超级完整版教程详解
这份文档是针对Java编程入门学习者的超级完整版教程,涵盖了从环境搭建到实际项目应用的全方位内容。首先介绍了Java的基本概念与开发环境配置方法,随后深入讲解了基础语法、控制流程、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思想,并配以具体代码示例。接着探讨了常用类库与API的应用,如字符串操作、集合框架及文件处理等。最后通过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实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此外,还提供了进阶学习建议,引导学员逐步掌握更复杂的Java技术。适合初学者系统性学习Java编程。资源地址:[点击访问](https://pan.quark.cn/s/14fcf913bae6)。
53 2
|
4月前
|
JavaScript NoSQL Java
接替此文【下篇-服务端+后台管理】优雅草蜻蜓z系统JAVA版暗影版为例-【蜻蜓z系列通用】-2025年全新项目整合搭建方式-这是独立吃透代码以后首次改变-独立PC版本vue版搭建教程-优雅草卓伊凡
接替此文【下篇-服务端+后台管理】优雅草蜻蜓z系统JAVA版暗影版为例-【蜻蜓z系列通用】-2025年全新项目整合搭建方式-这是独立吃透代码以后首次改变-独立PC版本vue版搭建教程-优雅草卓伊凡
276 96
接替此文【下篇-服务端+后台管理】优雅草蜻蜓z系统JAVA版暗影版为例-【蜻蜓z系列通用】-2025年全新项目整合搭建方式-这是独立吃透代码以后首次改变-独立PC版本vue版搭建教程-优雅草卓伊凡
|
3月前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Java网络编程,多线程,IO流综合小项目一一ChatBoxes
**项目介绍**: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基于TCP协议的C/S架构控制台聊天室,支持局域网内多客户端同时聊天。用户需注册并登录,用户名唯一,密码格式为字母开头加纯数字。登录后可实时聊天,服务端负责验证用户信息并转发消息。 **项目亮点**: - **C/S架构**: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TCP连接通信。 - **多线程**:采用多线程处理多个客户端的并发请求,确保实时交互。 - **IO流**:使用BufferedReader和BufferedWriter进行数据传输,确保高效稳定的通信。 - **线程安全**:通过同步代码块和锁机制保证共享数据的安全性。
143 23
|
3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Java
重学Java基础篇—Java对象创建的7种核心方式详解
本文全面解析了Java中对象的创建方式,涵盖基础到高级技术。包括`new关键字`直接实例化、反射机制动态创建、克隆与反序列化复用对象,以及工厂方法和建造者模式等设计模式的应用。同时探讨了Spring IOC容器等框架级创建方式,并对比各类方法的适用场景与优缺点。此外,还深入分析了动态代理、Unsafe类等扩展知识及注意事项。最后总结最佳实践,建议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方式,在灵活性与性能间取得平衡。
162 3
|
3月前
|
安全 IDE Java
重学Java基础篇—Java泛型深度使用指南
本内容系统介绍了Java泛型的核心价值、用法及高级技巧。首先阐述了泛型在**类型安全**与**代码复用**中的平衡作用,解决强制类型转换错误等问题。接着详细讲解了泛型类定义、方法实现、类型参数约束(如边界限定和多重边界)、通配符应用(PECS原则)以及类型擦除的应对策略。此外,还展示了泛型在通用DAO接口、事件总线等实际场景的应用,并总结了命名规范、边界控制等最佳实践。最后探讨了扩展知识,如通过反射获取泛型参数类型。合理运用泛型可大幅提升代码健壮性和可维护性,建议结合IDE工具和单元测试优化使用。
57 1
|
3月前
|
安全 IDE Java
重学Java基础篇—Java Object类常用方法深度解析
Java中,Object类作为所有类的超类,提供了多个核心方法以支持对象的基本行为。其中,`toString()`用于对象的字符串表示,重写时应包含关键信息;`equals()`与`hashCode()`需成对重写,确保对象等价判断的一致性;`getClass()`用于运行时类型识别;`clone()`实现对象复制,需区分浅拷贝与深拷贝;`wait()/notify()`支持线程协作。此外,`finalize()`已过时,建议使用更安全的资源管理方式。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并遵循最佳实践,可提升代码质量与健壮性。
101 1
|
4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Java
JAVA网络IO之NIO/BIO
本文介绍了Java网络编程的基础与历史演进,重点阐述了IO和Socket的概念。Java的IO分为设备和接口两部分,通过流、字节、字符等方式实现与外部的交互。
14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