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AI检测与反检测原理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实时数仓Hologres,5000CU*H 100GB 3个月
实时计算 Flink 版,5000CU*H 3个月
检索分析服务 Elasticsearch 版,2核4GB开发者规格 1个月
简介: AI检测器用于识别AI生成的文本,如ChatGPT,通过困惑度和爆发性指标评估文本。低困惑度和低爆发性可能指示AI创作。OpenAI正研发AI文本水印系统,但尚处早期阶段。现有检测器对长文本较准确,但非100%可靠,最高准确率约84%。工具如AIUNDETECT和AI Humanizer提供AI检测解决方案,适用于学生、研究人员和内容创作者。

AI检测器,也称为AI写作检测器或AI内容检测器,是专门设计用来识别部分或完全由人工智能(AI)模型生成的文本的工具,如ChatGPT。这些检测器具有多种用途,从验证书面内容的真实性到过滤虚假的产品评论和垃圾内容。在这篇博客文章中,我们将探讨AI检测器背后的原理、它们当前的可靠性以及可以应用它们的情况。

AI检测器是如何工作的?
AI检测器通常依赖于与它们尝试检测的AI写作工具类似的语言模型。核心原理涉及模型评估一段文本,以确定它是否类似于模型自己生成的内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表明该文本可能是由AI生成的。
AI检测器关注文本中的两个关键变量:困惑度和爆发性。这些变量的较低值表示文本更可能由AI生成。让我们澄清一下这些术语的含义:
困惑度: 困惑度衡量文本的不可预测性,评估它使普通读者感到困惑或迷茫的潜力。换句话说,它量化文本的可理解性和自然性。

AI语言模型的目标是生成困惑度较低的文本,因为这种文本更可能通顺而自然,但也更容易预测。
人类的写作倾向于具有较高的困惑度,因为它包含更具创意的语言选择,尽管偶尔会出现拼写错误。
语言模型通过预测句子中自然出现的下一个词并插入它来运作。例如,在句子“I couldn't get to sleep last...”中,不同的延续有不同的可信度。
较低的困惑度表明文本很可能是由AI生成的。
爆发性: 爆发性衡量句子结构和长度的变化,类似于困惑度,但关注的是句子而不是单词。

句子结构和长度变化较小的文本具有较低的爆发性。
具有不同结构和长度的文本表现出较高的爆发性。
与人类文本相比,AI生成的文本通常表现出较少的“爆发性”,导致句子长度平均且结构常规。这种趋势有时会使AI生成的写作看起来单调。较低的爆发性表明文本很可能是由AI生成的。

潜在的替代方法:水印 OpenAI,ChatGPT背后的组织,正在积极研究一种AI生成文本的“水印”系统。该系统涉及将一个不可见的水印嵌入到AI生成的内容中,允许另一个系统检测以确认文本的AI来源。
然而,这个水印系统仍在开发中,其功能和有效性的详细信息尚未完全披露。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提出的水印是否会在生成的文本经过编辑后继续存在。虽然这种方法为将来的AI检测提供了希望,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围绕着其实施。

AI检测器的可靠性如何?
在实际应用中,AI检测器通常表现出色,特别是对于较长的文本。然而,当AI生成的内容被故意设置为不太可预测或在生成后进行编辑或改写时,它们很容易失效。此外,如果文本符合低困惑度和低爆发性的标准,检测器可能会错误地将人类写的文本视为AI生成的。
我们对AI检测器的研究表明,没有工具能够提供完全的准确性;我们在优质工具中找到的最高准确性为84%,在最佳免费工具中为68%。
这些工具为判断文本是否由AI生成提供了有用的线索,但我们建议不要单独依赖它们作为证据。随着语言模型不断发展,检测工具将不断需要适应。即使是最自信的提供商通常也承认,他们的工具不能作为文本是否由AI生成的确凿证据,迄今大学和学术机构对它们的信任有限。

**准备好尝试AIUNDETECT了吗?
如果您正在寻找可靠的工具来协助AI检测和反检测,请考虑尝试AIUNDETECT或者AI Humanizer。它提供了综合的解决方案,结合了AI检测和反检测功能,以确保您的内容通过审核并保持质量。无论您是学生、研究人员还是内容创作者,AIUNDETECT都将成为您应对AI检测挑战的可靠伴侣。

相关文章
|
24天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编译器
【AI系统】LLVM 架构设计和原理
本文介绍了LLVM的诞生背景及其与GCC的区别,重点阐述了LLVM的架构特点,包括其组件独立性、中间表示(IR)的优势及整体架构。通过Clang+LLVM的实际编译案例,展示了从C代码到可执行文件的全过程,突显了LLVM在编译器领域的创新与优势。
46 3
|
1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系统】知识蒸馏原理
本文深入解析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 KD),一种将大型教师模型的知识高效转移至小型学生模型的技术,旨在减少模型复杂度和计算开销,同时保持高性能。文章涵盖知识蒸馏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的知识(如响应、特征、关系知识)、蒸馏方式(离线、在线、自蒸馏)及Hinton的经典算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理解。
46 2
【AI系统】知识蒸馏原理
|
2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AI系统】公共表达式消除原理
公共子表达式消除(CSE)是编译器优化技术,旨在通过识别并消除重复计算的表达式,减少计算量,提升程序执行效率。CSE分为局部和全局两种,局部CSE仅在单个基本块内操作,而全局CSE跨越多个基本块。技术手段包括局部值编号和缓式代码移动等,广泛应用于传统编译器及AI编译器中,有效简化计算图,降低计算成本。
41 4
|
2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缓存
【AI系统】布局转换原理与算法
数据布局转换技术通过优化内存中数据的排布,提升程序执行效率,特别是对于缓存性能的影响显著。本文介绍了数据在内存中的排布方式,包括内存对齐、大小端存储等概念,并详细探讨了张量数据在内存中的排布,如行优先与列优先排布,以及在深度学习中常见的NCHW与NHWC两种数据布局方式。这些布局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程序的性能,尤其是在GPU和CPU上的表现。此外,还讨论了连续与非连续张量的概念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45 3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编译器
【AI系统】Auto-Tuning 原理
本文探讨了在多样化硬件平台上部署深度神经网络(DNN)时,传统算子库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随着硬件平台的多样化和快速迭代,手动编写高性能算子库变得日益困难。文中介绍了基于TVM的三种自动调优系统——AutoTVM、Ansor和Meta Scheduler,它们通过自动生成高性能算子,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DNN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执行效率。
26 1
|
2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图形学
【AI落地应用实战】篡改检测技术前沿探索——从基于检测分割到大模型
在数字化洪流席卷全球的当下,视觉内容已成为信息交流与传播的核心媒介,然而,随着PS技术和AIGC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篡改给视觉内容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篡改检测技术的现实挑战,分享篡改检测技术前沿和最新应用成果。
|
2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AI系统】NVLink 原理剖析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大模型参数量激增,对底层硬件和网络架构提出新挑战。高效训练这些模型需要大规模GPU集群及高速网络连接,以实现快速数据交换。然而,网络瓶颈限制了GPU性能的充分发挥,表明单纯增加GPU数量不能线性提升算力。因此,算存互连和算力互连技术成为关键,如PCIe、NVLink和NVSwitch等,它们通过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效率,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解决了大规模GPU集群中的通信延迟问题,推动了万亿级模型训练的实现。
51 2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强化学习在游戏AI中的应用,从基本原理、优势、应用场景到具体实现方法,以及Python在其中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强化学习在游戏AI中的应用,从基本原理、优势、应用场景到具体实现方法,以及Python在其中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其潜力,并讨论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强化学习正为游戏AI带来新的可能性。
93 4
|
29天前
|
存储 缓存 人工智能
【AI系统】GPU 工作原理
本文详细解析了AI计算体系中的GPU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GPU与CPU在架构上的差异,强调了GPU在并行计算方面的优势。文章通过$AX+Y$的例子,展示了GPU如何通过并行和并发提高计算效率,并深入探讨了GPU的缓存机制及线程原理,解释了GPU如何通过大量线程和Warp来掩盖延迟问题,实现高效计算。
75 0
|
22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编译器
【AI系统】常量折叠原理
常量折叠是一种编译器优化技术,通过在编译阶段计算常量表达式,用结果替换原表达式,减少运行时计算。传统编译器在编译期间识别并计算常量表达式,如 Python 中 `day_sec = 24*60*60` 被优化为 `day_sec = 86400`。AI 编译器则在计算图中进行类似优化,如 TensorFlow 通过分析计算图节点,提前计算确定结果的节点,提高执行效率。
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