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成功研究出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

简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包小辉等人近期采用冷原子系综,成功研究出百毫秒级高效量子存储器,为远距离量子中继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5月31日发表了该成果。

据了解,量子中继可以解决光子信号在光纤内指数衰减的重大难题,是未来实现超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重要途径之一。量子中继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分段纠缠分发与纠缠交换相结合来拓展通信距离,其核心是量子存储技术,通过对光子比特进行缓存,可大幅提升纠缠连接效率。为满足远距离量子中继的实际需求,量子存储器需要对单量子态进行长时间存储且具备高读出效率。

近年来,国际学界在量子存储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很快,众多物理体系的存储指标均在不断进步。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体系能够在存储时间和效率方面同时满足量子中继需求。冷原子系综是量子存储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物理体系,它的主要优点包括操纵手段丰富、退相干机制简单等。2012年,潘建伟、包小辉等首次实现了毫秒级的高效量子存储器,但该存储时间仍与远距离量子中继的实际需求相距较远。

为进一步提升存储时间,潘建伟小组近年来发展了三维光晶格限制原子运动等多项关键实验技术,使得原子运动导致的退相干得到大幅抑制,并最终成功实现了存储寿命达到0.22秒、读出效率达到76%的高性能量子存储器。这一实验结果与2012年的工作相比,存储寿命提升了近两个数量级。

据介绍,该实验的重要意义在于,首次将存储寿命及读出效率提升到能够满足远距离量子中继的实际需求。据估算,该成果结合多模存储、高效通讯波段接口等技术,已在原理上可支持通过量子中继实现500公里以上纠缠分发。《自然·光子学》审稿人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给予高度认可,并称赞该实验为“非凡绝技”。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9月前
|
传感器 调度 量子技术
室温超导是什么?有哪些应用场景?
@[TOC](目录) 室温超导是指在室温下(即约 20°C 至 30°C)实现超导现象的材料。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低温下电阻为零的物理现象,室温超导材料是超导材料的一种。室温超导现象的发现和研究是超导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因为它具有在常温下应用的潜力,可以为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 一、应用场景: 1. 电网基础设施:室温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电力输送线路和变压器,从而降低电能损耗和能源浪费。超导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不稳定,目前主要用于低温环境,但随着室温超导材料的研究进展,这一限制将得到解决。 2. 高精尖物理科研设备:室温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精度的磁体和传感器,例如用于测量地球磁场的
122 0
|
12月前
|
Web App开发 达摩院 量子技术
先把一两个量子比特的精度做到极致:阿里达摩院量子实验室刚刚破了项世界纪录
先把一两个量子比特的精度做到极致:阿里达摩院量子实验室刚刚破了项世界纪录
|
量子技术 芯片
量子计算机“热”了15倍!科学家将量子计算平台运行温度提至1开尔文以上
世界各地正在开发的大多数量子计算机只能在约0.1开尔文(-273.05℃)的极寒温度下运行,而日前登上Nature的两个研究团队则开发出了可以在1开尔文以上的温度下工作的量子设备,这是量子计算机走向商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49 0
量子计算机“热”了15倍!科学家将量子计算平台运行温度提至1开尔文以上
|
前端开发 算法 测试技术
中科院、阿里云联合发布11量子比特云接入超导量子服务,郭光灿团队64比特量子仿真打破IBM Q记录
2 月 22 日下午,在安徽合肥中科大举办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2018 年度工作会议」上,中科院/中科大团队发布量子计算云平台最新成果。
613 0
中科院、阿里云联合发布11量子比特云接入超导量子服务,郭光灿团队64比特量子仿真打破IBM Q记录
建设10余年,世界上首台超级“人脑”计算机问世,拥有百万处理器核心
SpiNNaker创造者的目标是让这款机器能够实时模拟10亿个神经元,达到人脑规模的1%。
380 0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生物质基碳材料负载催化剂制备方法
杨勇带领的低碳催化转化研究组以竹笋为材料,通过简单水热碳化过程实现了N,O双杂原子掺杂的生物质碳材料的绿色制备。制备过程中以水为介质,无需添加活化剂和额外杂原子源,操作简便、绿色环保。
2227 0
|
量子技术
中国科学家创造密集编码量子通信信道容量新纪录
郭光灿团队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
174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