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在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学术失信问题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法治、共治、规范、技术相结合的治理环境。据研究数据显示,自2021年至2023年底,已有2457篇AIGC生成的论文被撤稿,占据撤稿总数的15.5%。这一数据让我们深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范AIGC技术可能带来的学术风险,保障学术出版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学术失信问题,建议建立起对AIGC辅助学术出版的明确规则和标准。首先,作者在论文中应当明确声明AIGC的使用情况,并承担由此可能引发的一切后果。这一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监测,也可以通过作者的自我申报实现。其次,对于使用AIGC生成的论文,应该进行更加严格的人工审核,确保其内容真实、合理、具有学术价值。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AIGC技术而导致的学术不端行为。
在规范AIGC技术应用的同时,也需要思考AIGC广泛应用可能带来的伦理挑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内容造假,即使用AIGC生成的内容被篡改或滥用,伪装成真实的学术研究。这不仅影响学术界的声誉,也对整个学术生态造成了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在治理环境中引入法治手段,对于内容造假者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以维护学术的公正和诚信。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伦理挑战是审稿专家使用AI进行审稿。虽然AIGC技术可以提高审稿效率,但过度依赖AI审稿也可能导致审稿过程中的潜在偏见和错误。因此,我们需要在规范中明确审稿专家对于AIGC生成内容的审核标准,并加强对审稿过程的监督。技术的引入应当是为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而非取代人的判断和思考。
为了更好地应对AIGC对学术出版的风险挑战,法治、共治、规范、技术需要形成一个合力。法治是治理的基础,通过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学术失信行为进行有效制约。共治强调学术界、出版社、科技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的治理共识。规范则是在法治和共治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来引导AIGC技术的应用。技术则是治理的手段之一,通过技术手段来监测、审核、防范AIGC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
在制定和执行这些规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尊重科技的发展,同时也要保护学术出版的质量和信誉。这需要学术界、科技企业、政府、出版机构等各方通力合作,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治理体系。只有在法治、共治、规范、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AIGC对学术出版的风险挑战,确保学术界的健康发展和学术成果的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