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New + CMS的组合的痛点
前几篇文章我们已经彻底把垃圾回收机制给讲清楚了,包括ParNew和CMS两个垃圾回收器对新生代和老年代进行垃圾回收的运行原理,大家都了解的很清楚了。
那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目前ParNew + CMS带给我们的痛点是什么?
Stop the World,这个是大家最痛的一个点! ,还有内存碎片,浮动垃圾等等
无论是新生代垃圾回收,还是老年代垃圾回收,都会或多或少产生“Stop the World”现象,对系统的运行是有一定影响的。
所以其实之后对垃圾回收器的优化,都是朝着减少“Stop the World”的目标去做的。
在这个基础之上,G1垃圾回收器就应运而生了,他可以提供比“ParNew + CMS”组合更好的垃圾回收的性能。
G1垃圾回收器
G1垃圾回收器是可以同时回收新生代和老年代的对象的,不需要两个垃圾回收器配合起来运作,他一个人就可以搞定所有的垃圾回收。
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Java堆内存拆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Region,如下图。
然后G1也会有新生代和老年代的概念,但是只不过是逻辑上的概念
也就是说,新生代可能包含了某些Region,老年代可能包含了某些Reigon,如下图。
而且G1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让我们设置一个垃圾回收的预期停顿时间
也就是说比如我们可以指定:希望G1同志在垃圾回收的时候,可以保证,在1小时内由G1垃圾回收导致的“Stop the World”时间,也就是系统停顿的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
这个就很厉害了,大家如果看明白了之前我们的很多JVM优化的思路,都明白一点,其实我们对内存合理分配,优化一些参数,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Minor GC和Full GC,尽量减少GC带来的系统停顿,避免影响系统处理请求。
但是现在我们直接可以给G1指定,在一个时间内,垃圾回收导致的系统停顿时间不能超过多久,G1全权给你负责,保证达到这个目标。
这样相当于我们就可以直接控制垃圾回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了。
G1是如何做到对垃圾回收导致的系统停顿可控的?
其实G1如果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要追踪每个Region里的回收价值
啥叫做回收价值呢?
他必须搞清楚每个Region里的对象有多少是垃圾,如果对这个Region进行垃圾回收,需要耗费多长时间,可以回收掉多少垃圾?
大家看下图,G1通过追踪发现,1个Region中的垃圾对象有10MB,回收他们需要耗费1秒钟,另外一个Region中的垃圾对象有20MB,回收他们需要耗费200毫秒。
然后在垃圾回收的时候,G1会发现在最近一个时间段内,比如1小时内,垃圾回收已经导致了几百毫秒的系统停顿了,现在又要执行一次垃圾回收,那么必须是回收上图中那个只需要200ms就能回收掉20MB垃圾的Region啊!
于是G1触发一次垃圾回收,虽然可能导致系统停顿了200ms,但是一下子回收了更多的垃圾,就是20MB的垃圾,如下图。
所以简单来说,G1可以做到让你来设定垃圾回收对系统的影响,他自己通过把内存拆分为大量小Region,以及追踪每个Region中可以回收的对象大小和预估时间,最后在垃圾回收的时候,尽量把垃圾回收对系统造成的影响控制在你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回收尽可能多的垃圾对象。
这就是G1的核心设计思路。
Region可能属于新生代也可能属于老年代
另外在G1中,每一个Region时可能属于新生代,但是也可能属于老年代的
刚开始Region可能谁都不属于,然后接着就分配给了新生代,然后放了很多属于新生代的对象,接着就触发了垃圾回收这个Region,如下图。
然后下一次同一个Region可能又被分配了老年代了,用来放老年代的长生存周期的对象,如下图所示。
所以其实在G1对应的内存模型中,Region随时会属于新生代也会属于老年代,所以没有所谓新生代给多少内存,老年代给多少内存这 一说了
实际上新生代和老年代各自的内存区域是不停的变动的,由G1自动控制。
总结
初步的介绍一下G1垃圾回收器的设计思想,包括Region的划分,然后Region动态转移给新生代或者老年代,按需分配
然后触发垃圾回收的时候,可以根据设定的预期系统停顿时间,来选择最少回收时间和最多回收对象的Region进行垃圾回收,保证GC对系统停顿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还能尽可能回收最多的对象。
大家把本文思路串起来看看,首先高屋建瓴的对G1垃圾回收器的整体设计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会逐步深入去看更多技术细节,比如:
- G1是如何工作的?
- 对象什么时候进入新生代的Region?
- 什么时候触发Region GC?
- 什么时候对象进入老年代的Region?
- 什么时候触发老年代的Region 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