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SE】反射

简介: 【Java SE】反射


好久之前,学过的反射

对反射有点一知半解,今天详细整理了一下

1. 获取Class的对象的方式

  • Class.forName(“全类名”):将字节码文件加载进内存,返回class对象
    多用于配置文件,将类名定义在配置文件中,读取文件,加载类
  • 类名.class :通过类名的属性class获取
    多用于参数的传递
  • 对象.getclass(): getclass()方法任object类中定义看
    多用于对象的获取字节码的方式
  • 结论:同一个字节码文件(*.class)在一次程序运行过程中,只会被加载一次,不论通过哪一种方式获得的Class对象都是一样的

2. Class对象的功能

2.1 获取功能

  1. 获取成员变量
  • Field[] getFields() : 获取所有的公有变量
  • Field getField(string name):获取指定名称的公有变量
  • Field[] getDeclaredFields():获取所有的成员变量
  • Field getDeclaredField(string name):获取指定名称的变量
Class testClass = Test.class; // 获取类对象
    Field field = testClass.getDeclaredField("name"); // 获取变量
    field.setAccessible(true); // 解除私有
    Test test = new Test();
    Object string = field.get(test); // 获取私有的值
    System.out.println("我是原来的:" + string);
    field.set(test, "lr"); // 修改私有的值
    Object string1 = field.get(test);
    System.out.println("我是后来的:" + string1);
  1. 获取构造方法
  • constructorgetconstructors()
  • Constructorgetconstructor(类…parameterTypes)
  • Constructor getDeclaredConstructor(类… parameterTypes)
  • constructorgetDeclaredconstructors()
Class testClass = Test.class; // 获取类对象
    Constructor constructor = testClass.getConstructor(String.class); // 获取构造方法
    Object test = constructor.newInstance("张三"); // 实例化赋予初值
    System.out.println(test);
  1. 获取成员方法
  • Method[]getMethods()
  • Method getHethod(string name,类… parameterTypes)
  • Method[l getDeclaredMethods()
  • Method getDeclaredMethod(string name,类… parameterTypes)
Class testClass = Test.class; // 获取类对象
    Test test = new Test(); 
    Method method = testClass.getMethod("test", int.class); // 放入实例化和参数
    method.invoke(test, 1); // 运行该方法
  1. 获取类名
  • String.getName()
  1. Field:成员变量
  • 设置值
    set()
  • 获取值
    get()
  • 忽略访问权限修饰符
    setAccessible(true)
  1. Constructor:构造方法
  • 创建对象
  • newInstance(Object… initargs)
  1. Method:方法对象
  • 执行方法
  • Object invoke(Object obj, Object… args)
  • 获取方法名
  • String getName:获取方法名

3. 案例

  • 需求:写一个框架,不能改变该类的任何代码的前提下,可以帮我们创建任意类的对象,并且执行其中任意的方法
  • 实现
  1. 配置文件
  2. 反射
  • 步骤
  1. 将需要创建的对象的全类名和需要执行的方法定义在配置文件中
  2. 在程序中加载读取配置文件
  3. 使用反射技术来加载类文件进内存
  4. 创建方法
  5. 执行方法

Reflect.Class

package fanshe;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util.Properties;
public class Refl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 创建对象
    Properties properties = new Properties();
    // 获取类的加载器,可以找到src下的文件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Reflect.class.getClassLoader();
    // 读入文件
    InputStream stream = classLoader.getResourceAsStream("pro.properties");
    // 传入字节流
    properties.load(stream);
    // 获取配置文件中数据
    String className = properties.getProperty("className");
    String methodName = properties.getProperty("methodName");
    // 加载该类进内存
    Class cls = Class.forName(className);
    // 创建对象、实例化
    Object obj = cls.newInstance();
    Method method = cls.getDeclaredMethod(methodName);
    method.invoke(obj);
  }
}

pro.properties

className=fanshe.Person
methodName=sleep


相关文章
|
15天前
|
安全 Java API
Java反射(Reflection)的技术性文章
Java反射(Reflection)的技术性文章
23 1
|
1月前
|
Java C++
Java反射的简单使用
Java反射的简单使用
26 3
|
1月前
|
Java
【专栏】Java反射机制,该机制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获取类信息、动态创建对象、调用方法和访问属性
【4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本文探讨了Java反射机制,该机制允许程序在运行时获取类信息、动态创建对象、调用方法和访问属性。反射通过Class、Constructor、Method和Field类实现。文中列举了反射的应用场景,如动态创建对象、调用方法、访问属性和处理注解,并提供了相关实例代码演示。
|
1天前
|
JSON IDE Java
Java反射详解:核心概念、使用方法与实际应用
Java反射详解:核心概念、使用方法与实际应用
8 2
|
8天前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
JAVA-反射知识点总结
JAVA-反射知识点总结
|
8天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Java
Java语言中反射动态代理接口的解释与演示
Java语言中反射动态代理接口的解释与演示
8 1
|
15天前
|
缓存 安全 Java
【Java——反射机制详解】
RTTI(Run-Time Type Identification)运行时类型识别。在《Thinking in Java》一书第十四章中有提到,其作用是在运行时识别一个对象的类型和类的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RTTI,它假定我们在编译时已经知道了所有的类型;另一种是“反射”机制,它允许我们在运行时发现和使用类的信息。 反射就是把java类中的各种成分映射成一个个的Java对象 例如:一个类有:成员变量、方法、构造方法、包等等信息,利用反射技术可以对一个类进行解剖,把个个组成部分映射成一个个对象。
|
16天前
|
JSON Java 数据库连接
Java的反射
Java的反射
|
19天前
|
Java
<Java SE> 数组详解大全(附带练习题).一维数组、二维数组、数组拷贝、数组遍历...
<Java SE> 数组详解大全(附带练习题).一维数组、二维数组、数组拷贝、数组遍历
20 0
|
19天前
|
Java
<Java SE> 5道递归计算,创建数组,数组遍历,JVM内存分配...
<Java SE> 5道递归计算,创建数组,数组遍历,JVM内存分配
3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