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CA-小麦分类

简介: KPCA-小麦分类

import required package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decomposition

处理数据得到标准化后的X和y

fp=open('seeds_dataset.txt','r')
ls=[]
for line in fp:
    line=line.strip('\n')   #将\n去掉
    ls.append(line.split('\t'))   #将空格作为分隔符将一个字符切割成一个字符数组
fp.close()
ls=numpy.array(ls,dtype=float)   #将其转换成numpy的数组,并定义数据类型为float
print(ls)
# 将文件转为DataFrame表格
ls_pd = pd.DataFrame(ls)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sc = StandardScaler()
data_std = sc.fit_transform(ls_pd.loc[:,1:6])

plot_PCA函数

def plot_KPCA(*data):
#     ''' 绘制经过 KernelPCA 降维到二维之后的样本点'''
    X,y=data
    kernels=['linear','poly','rbf','sigmoid']
    fig=plt.figure(figsize = (10,10))
    colors=((1,0,0),(0,1,0),(0,0,1),(0.5,0.5,0),(0,0.5,0.5),(0.5,0,0.5),
        (0.4,0.6,0),(0.6,0.4,0),(0,0.6,0.4),(0.5,0.3,0.2),)# 颜色集合,不同标记的样本染不同的颜色
    for i,kernel in enumerate(kernels): # 外层循环是对于kernel的循环 外层第一次循环,某一种kernel的三种类别被画出来了
        kpca=decomposition.KernelPCA(n_components=2,kernel=kernel)
        kpca.fit(X)
        X_r=kpca.transform(X)# 原始数据集转换到二维
        ax=fig.add_subplot(2,2,i+1) ## 两行两列,每个单元显示一种核函数的 KernelPCA 的效果图
        for label ,color in zip( np.unique(y),colors): # np.unique(y)得到几个类别:1、2、3
            position=y==label# position的长度为210
#             print(position) # 第一次所有类别为1的样本的Position为True
            ax.scatter(X_r[position,0],X_r[position,1],label="target= %d"%label,
            color=color) # 找到某一个label的x的列表集合 找到某一个label的y的列表集合
            # scatter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x的列表,第二个参数是y的列表     
#             break
#         break
#         ax.set_xlabel("X[0]")
#         ax.set_ylabel("X[1]")
#         ax.legend(loc="best")
#         ax.set_title("kernel=%s"%kernel)
#     plt.suptitle("KPCA")
    plt.show()

探索函数

kk = np.array([[1,2],
              [3,4],
              [5,6]])

kk

array([[1, 2],

[3, 4],

[5, 6]])

pp = pd.Series([True,True,False])

(kk[pp,0],kk[pp,1])

(array([1, 3]), array([2, 4]))

实验过程

  1. 首先处理数据后得到标准化后的data_std和样本标签y。
  2. 调用plot_KPCA函数画出不同kernel的KPCA分类图(特征降到二维后分类的图)

实验结果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stgreSQL 18 发布,快来 PolarDB 尝鲜!
PostgreSQL 18 发布,PolarDB for PostgreSQL 全面兼容。新版本支持异步I/O、UUIDv7、虚拟生成列、逻辑复制增强及OAuth认证,显著提升性能与安全。PolarDB-PG 18 支持存算分离架构,融合海量弹性存储与极致计算性能,搭配丰富插件生态,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虎添翼!
|
9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本文讲解 Prompt 基本概念与 10 个优化技巧,结合学术分析 AI 应用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介绍 Spring AI 中 ChatClient 及 Advisors 的使用。
389 130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二:Prompt 优化技巧与学术分析 AI 应用开发实现上下文联系多轮对话
|
3天前
|
存储 安全 前端开发
如何将加密和解密函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如何将加密和解密函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197 138
|
9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API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一:AI大模型概述、选型、项目初始化以及基于阿里云灵积模型 Qwen-Plus实现模型接入四种方式(SDK/HTTP/SpringAI/langchain4j)
本文介绍AI大模型的核心概念、分类及开发者学习路径,重点讲解如何选择与接入大模型。项目基于Spring Boot,使用阿里云灵积模型(Qwen-Plus),对比SDK、HTTP、Spring AI和LangChain4j四种接入方式,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AI应用。
376 122
AI 超级智能体全栈项目阶段一:AI大模型概述、选型、项目初始化以及基于阿里云灵积模型 Qwen-Plus实现模型接入四种方式(SDK/HTTP/SpringAI/langchain4j)
|
3天前
|
存储 JSON 安全
加密和解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
加密和解密函数的具体实现代码
195 136
|
21天前
|
弹性计算 关系型数据库 微服务
基于 Docker 与 Kubernetes(K3s)的微服务:阿里云生产环境扩容实践
在微服务架构中,如何实现“稳定扩容”与“成本可控”是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本文结合 Python FastAPI 微服务实战,详解如何基于阿里云基础设施,利用 Docker 封装服务、K3s 实现容器编排,构建生产级微服务架构。内容涵盖容器构建、集群部署、自动扩缩容、可观测性等关键环节,适配阿里云资源特性与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易扩展的微服务解决方案。
1347 8
|
8天前
|
监控 JavaScript Java
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反欺诈知识问答系统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科技发展,网络欺诈频发,构建高效反欺诈平台成为迫切需求。本文基于Java、Vue.js、Spring Boot与MySQL技术,设计实现集欺诈识别、宣传教育、用户互动于一体的反欺诈系统,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助力企业合规与用户权益保护。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通义DeepResearch全面开源!同步分享可落地的高阶Agent构建方法论
通义研究团队开源发布通义 DeepResearch —— 首个在性能上可与 OpenAI DeepResearch 相媲美、并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的全开源 Web Agent。
1453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