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 学习笔记(七)—— Flow 数据流学习实践指北(三)冷流转热流以及代码实例(上)

简介: Kotlin 学习笔记(七)—— Flow 数据流学习实践指北(三)冷流转热流以及代码实例(上)

前一节(Kotlin 学习笔记(六)—— Flow 数据流学习实践指北(二)StateFlow 与 SharedFlow)介绍完了两种热流的构造方法以及它们的特点,那有没有方法可以将冷流转化为热流呢?当然是有的。那为什么需要将冷流转化为热流呢?

假如有这么一个场景:一开始有一个冷流 coldFlow 和它对应的消费者,后来下游又有几个新来的消费者需要使用这个 coldFlow,并且还需要之前已发送过的数据。而冷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是一对一的关系,且没有 replay 缓存机制,为新的消费者再创建一个冷流开销较大,这种情况下将冷流转为热流就显得事半功倍了。


1. shareIn 操作符


Flow 中的 shareIn 操作符就可以将冷流转为热流,它的方法声明是:

// code 1
public fun <T> Flow<T>.shareIn(
    scope: CoroutineScope,
    started: SharingStarted,
    replay: Int = 0
): SharedFlow<T>

首先看返回值,最终确实会转化为一个热流 SharedFlow 实例。方法参数先来看最简单的 replay 参数,就是设置回播到每个新增消费者的数据个数,默认为 0。所以默认情况下,新增的消费者只能收到从它开始收集的时间点之后,生产者发送的数据。

再来看第一个 scope 参数,用于设置一个 CoroutineScope 作用域,注意其生命周期的长度需要比任何消费者都要长,保证被转化成的热流能在所有消费者收集数据进行消费时,都能处于活跃状态。新被转化的热流其实就是一个共享数据流,可以被所有的消费者共享使用。

第二个参数 started 复杂一些,它是用于设置被转化为共享数据流的启动方式,官方提供有 3 种方式,下面一个个说:

SharingStarted.Eagerly

勤快式启动方式。不等第一个消费者出现就会立即启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只会保留启动时数据流发送的前 replay 个数据,再之前的数据会立即丢弃。即不对数据流缓存区以外的数据负责,所以 replay 缓存区大小设置很重要。

SharingStarted.Lazily

懒汉式启动方式。需要等第一个消费者出现才会启动,第一个消费者可以接收到数据流所有发送的数据;但其他后面的消费者只能接收到最近的 replay 个数据。这种方式启动的数据流会一直保持活跃状态,甚至所有的的消费者都退出观察不再接收了,数据流仍然会缓存最近的 replay 个数据。

SharingStarted.WhileSubscribed()

灵活式启动方式。默认情况下就是有消费者来它就立即启动,没消费者接收了它就立即停止。所以在第一个消费者出现数据流就启动,当最后一个消费者退出它就立即停止,但它仍会永久缓存最近的 replay 个数据。此外,这种启动方式还可以根据需求自定义设置参数:

// code 2
public fun WhileSubscribed(
    stopTimeoutMillis: Long = 0,
    replayExpirationMillis: Long = Long.MAX_VALUE
): SharingStarted =
    StartedWhileSubscribed(stopTimeoutMillis, replayExpirationMillis)

stopTimeoutMillis:设置最后一个消费者退出后,多长时间后再关闭数据流。默认是 0,即立即关闭。replayExpirationMillis:设置关闭流之后等待多长时间后,再重置清空缓存区 replay cache 的数据。默认是 Long.MAX_VALUE,即永远保存。

自定义 SharingStarted

其实还可以自定义启动方式,自己实现 SharingStarted 接口即可。如果看了前三种启动方式的源码,不难会发现,其实启动方式都是使用固定的几个 SharingCommand 实现的。SharingCommand 有三种:

// code 3
public enum class SharingCommand {
    /**
     * 开始启动,并开始收集上游数据流.
     * 多次发送这个命令并没有什么用(支持防抖),如果先发送 STOP 再发送 START 则是重启一个上游数据流。
     */
    START,
    /**
     * 停止数据流, 取消上游数据流的收集所在协程。
     */
    STOP,
    /**
     * 停止数据流, 取消上游数据流的收集所在协程。并且将 replayCache 缓冲区的值重置为初始状态。
     * 如果是 shareIn 操作符,则会调用 [MutableSharedFlow.resetReplayCache] 方法;
     * 如果是 stateIn 操作符,则会将缓冲数据重置为最初设置的初始值.
     */
    STOP_AND_RESET_REPLAY_CACHE
}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SharingStarted.WhileSubscribed() 的具体实现类 StartedWhileSubscribed 里面的源码。如果需要自定义启动方式,照着葫芦画瓢即可。

既然有 shareIn,那自然就少不了 stateIn 了。


2. stateIn 操作符


方法声明:

// code 4
public fun <T> Flow<T>.stateIn(
    scope: CoroutineScope,
    started: SharingStarted,
    initialValue: T
): StateFlow<T>

首先可以看出返回值是一个热流 StateFlow 实例,那么自然而然就需要一个参数给它设置一个初始值,即第三个参数 initialValue。 前两个参数与 shareIn 一样,这里就不再赘述。


3. shareIn 与 stateIn 使用指北


3.1 SharingStarted.WhileSubscribed() 实际使用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这种启动方式可以在没有消费者时自动取消上游数据流,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但在实际使用中,建议使用 SharingStarted.WhileSubscribed(5000),即在最后一个消费者停止后再保持数据流 5 秒钟的活跃状态。避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配置改变——最常见就是横竖屏切换、暗夜模式切换)重启上游的数据流。


3.2 shareIn、stateIn 适用于属性声明而非方法返回值


shareInstateIn 都会创建一个新的数据流,具体说就是 shareIn 会构建一个 ReadonlySharedFlow 实例;stateIn 则会构建一个 ReadonlyStateFlow 实例。而新创建的数据流会一直保存在内存中,直到传入数据流的作用域被取消或者没有任何引用时才会被 GC 回收。

所以下面代码中,前一部分代码是禁止使用的,正确的使用应该是如后一部分的代码,即在属性中使用。

// code 5
//错误示例:每次调用方法都会构建新的数据流
fun getUser(): Flow<User> =
    userLocalDataSource.getUser()
            .shareIn(externalScope, WhileSubscribed())    
//正确示例:在属性中使用 shareIn 或 stateIn 
 val user: Flow<User> = 
     userLocalDataSource.getUser().shareIn(externalScope, WhileSubscribed())


3.3 MutableSharedFlow 的 subscriptionCount 参数


这个参数表示的是 MutableSharedFlow 中活跃的消费者数目,即订阅者的个数。可用于监听消费者的数目变更,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 code 6
sharedFlow.subscriptionCount
    .map { count -> count > 0 } // count > 0 说明有消费者,返回 true;= 0 说明没有消费者了,返回 false
    .distinctUntilChanged() // only react to true<->false changes
    .onEach { isActive -> // configure an action
        if (isActive) { // do something } else { // do something }
    }
    .launchIn(scope) // launch it

这个例子可以在有消费者收集数据流时,做一些自己的操作;当所有消费者都停止收集时,再处理另外的一些操作,比如资源回收等。

distinctUntilChanged 操作符比较面生,它就是过滤掉前面接收到的重复值,从而使得后面只会接收到发生了变化的新值,和 StateFlow 特性一样。

onEach 操作符也比较常见,可以在流上新增一些处理操作,再发给下游。


3.4 与操作符的搭配使用


如果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得知上游数据流的一些状态,比如开始、完成等,则需要在上游数据流转为热流之前添加一些操作符起到监听的作用。

onStart 操作符监听启动,onCompletion 操作符监听完成

// code 7
private fun shareInOnStartDemo() {
    val testFlow = flow {
        println("++++emit before")
        emit(4)
        delay(1000)
        emit(5)
        delay(1000)
        emit(6)
    }.onStart {
        emit(-1)
        println("++++ onStart")
    }.onCompletion {
        emit(-100)
        println("++++ onCompletion")
    }.shareIn(
        lifecycleScope,
        SharingStarted.WhileSubscribed(),
        8
    )
    lifecycleScope.launch {
        testFlow.collect {
            println("++++ collector receive $it")
        }
    }
}

image.png

从打印的 log 可以看到,确实可以监听状态。当然也可以在相同的位置添加 catch 操作符用于监听异常的发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看。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移动开发 安全 Android开发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Kotlin协程的实践与优化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移动开发领域,性能优化始终是关键议题之一。特别是对于Android开发者来说,如何在保证应用流畅性的同时,提升代码的执行效率,已成为不断探索的主题。近年来,Kotlin语言凭借其简洁、安全和实用的特性,在Android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Kotlin协程作为一种新的并发处理机制,为编写异步、非阻塞性的代码提供了强大工具。本文将深入探讨Kotlin协程在Android开发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如何通过协程优化应用性能,帮助开发者构建更高效的Android应用。
|
14天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kotlin安卓在Jetpack Compose 框架下使用webview , 网页中的JavaScript代码如何与native交互
在Jetpack Compose中使用Kotlin创建Webview组件,设置JavaScript交互:`@Composable`函数`ComposableWebView`加载网页并启用JavaScript。通过`addJavascriptInterface`添加`WebAppInterface`类,允许JavaScript调用Android方法如播放音频。当页面加载完成时,执行`onWebViewReady`回调。
|
2天前
|
安全 Kotlin
Kotlin中的安全导航操作符?.、空合并运算符?:以及let函数的实践与理解
Kotlin中的安全导航操作符?.、空合并运算符?:以及let函数的实践与理解
3 0
|
2月前
|
API 调度 Android开发
打造高效Android应用:探究Kotlin协程的优势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在移动开发领域,性能优化和响应速度是衡量应用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Kotlin语言的普及,协程作为其核心特性之一,为Android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并发处理方式。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协程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的优势,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利用协程提升应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
2月前
|
移动开发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探究Kotlin协程的优势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1天】在移动开发领域,性能优化和流畅的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随着Kotlin语言在Android平台的广泛采纳,其并发处理的强大工具—协程(Coroutines),已成为提升应用响应性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分析Kotlin协程的核心原理,探讨其在Android开发中的优势,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有效利用协程来优化应用性能,打造更加流畅的用户体验。
30 4
|
2月前
|
物联网 区块链 Android开发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Kotlin与Jetpack的实践之路未来技术的融合潮流: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交汇点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移动开发领域,效率和性能始终是开发者追求的核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Kotlin语言以其简洁性和现代化特性成为Android开发的新宠。与此同时,Jetpack组件为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库、工具和指南,旨在简化复杂任务并帮助提高应用质量。本文将深入探索如何通过Kotlin结合Jetpack组件来构建一个既高效又稳定的Android应用,并分享在此过程中的最佳实践和常见陷阱。
|
2月前
|
运维 监控 Android开发
构建高效自动化运维系统的策略与实践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Kotlin协程的实践指南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IT基础设施变得日益复杂,传统的手动运维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要求。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自动化工具和策略来构建一个高效的自动化运维系统。文中不仅分析了自动化运维的必要性,还详细介绍了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包括监控、配置管理、故障响应等,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效果,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自动化运维解决方案。
|
2月前
|
移动开发 数据库 Android开发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探究Kotlin协程的优势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9天】 随着移动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发者寻求更高效、更简洁的方式来编写代码。在Android平台上,Kotlin语言凭借其现代化的特性和对协程的原生支持,成为提高开发效率的关键。本文将深入分析Kotlin协程的核心优势,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有效地利用协程来处理异步任务,优化性能,以及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对比传统线程和回调机制,我们将揭示协程如何简化异步编程模型,并减少内存消耗,使应用更加健壮和可维护。
|
2月前
|
移动开发 安全 编译器
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探究Kotlin协程的优势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在移动开发领域,性能优化和流畅的用户体验始终是开发者追求的目标。随着Android对Kotlin的支持日益增强,Kotlin协程作为一种新的并发处理方式,为Android应用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将深入探讨Kotlin协程的核心优势,并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有效利用协程来提升响应速度、减少内存消耗,并简化异步代码。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算法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分页系统的优势与挑战构建高效Android应用:探究Kotlin协程的优势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分页系统作为一种内存管理技术,通过将物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单元——页面,为每个运行的程序提供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内存的使用效率,还为多任务环境提供了必要的隔离性。然而,分页系统的实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页面置换算法的选择、内存抖动问题以及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的管理等。本文旨在探讨分页系统的原理、优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分析现有解决方案,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