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老学员面试遇到面试官问“正交试验法"一问题,他说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自己也通过百度查找正交试验法相关资料进行科普,发现还是看不懂,最终一脸懵逼,恰巧借此机会给大家科普一下黑盒测试之正交试验法的来龙去脉。
一、什么是正交试验法?
正交一般使用表格来设计测试用例,主要是通过表格中的用例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找出用例中存在冗余或者重复的用例数量。以便通过正交试验法来减少测试用例数量,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抽样检查从而提升测试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
例如:公司本期迭代共了2000个用例,测试时间仅3天,因为需要通过QA/UAT/Prd环境的测试,故需要从中挑选部分具有代码性的用例来做回归测试,以便节省测试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这就可以使用正交试验法来实施测试。
二、为什么要学习正交试验法?
由于软件功能的复杂多样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证明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因为功能条件组合情况太多,因采取正交试验法来抽样提取测试用例,选择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样例进行测试。
单纯依据等价类、边界值、因果图用例设计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会使得用例库数量非常庞大,最终导致测试用例数量大得惊人,给测试执行人员带来工作负担,为了提升测试用例的有效性,需要从庞大的用例库中选择一些具有代码性的用例使用正交试验法来设计测试用例,消除用例的冗余,以便快速高效提升测试工作效率。
三、什么场景下会使用正交试验法?
正交试试法是一种多条件与值的抽样设计方法。
从满足条件的抽样案例中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用例进行测试,这些用例具备一定的特点,首先具有相似功能性的用例仅获取一部分满足条件的数据使用正交试验法来设计正交表。
正交试验法可根据条件与值查找对应的正交表,设计成Excel表格,从中挑选部分具有代码性的用例来执行测试,发现问题,主要目的为了提升测试工作效率,以少的用例覆盖更多的功能点,如果不采用这种方法来执行测试,因为时间、人力资源有限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执行测试工作,故使用正交试验法就解决了此问题。
1) 正交试验法用例设计操作步骤如下:
1、选择因子及水平数;
2、设计正交表;
3、列出抽样试验证测试用例数;
2) 实践案例详解一:
实例:大学计算机系共2个班级,考试课程通过“Sex”、“Class”和“Grade”这三个查询条件对计算机课程的成绩分布,男女比例或班级比例进行人员查询:
1.条件一:根据“Sex”=“男,女”查询
2.条件二:根据“Class”=“202班,203班”查询
3.条件三:根据“Grade”=“及格,不及格”查询
3) 传统用例测试方法
基于上述测试需求分析,存在3个被测元素,被测元素我们称为因子,每个因子有两个取值,我们称之为水平(也就是2)。2^3
传统用例设计方法:则如下(2的3次方=8次);
测试用例表格设计如下图所示:
正交试验法优化后用例设计如下图所示:
案例详解2:
有些电商软件基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用户开展业务,不同地区的不同单价差异化较大,大家都知道全国的省市区包括同一个省又分不同的市商品价值存在差异化,但是我们测试人员不可能将所有的地区场景用例一个个覆盖到,那么学会了正交试验法就能帮助我们解决此问题。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都有所收获。
正交试验证法仅仅是测试用例中的一种设计方法,此方法应用场景基于公司业务的不同而衍生,一般基于电商平台应用场景相对较多,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掌握以便能够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