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Linux驱动工程师必知的内核编译机制

简介: 一个Linux驱动工程师必知的内核编译机制

Linux内核的编译主要过程:配置、编译、安装

  • 配置主要由Kconfig提供图形界面完成
  • 编译主要基于Kbuild编译系统,执行make完成编译
  • 安装主要也是基于Kbuild提供的脚本,然后执行make完成安装

Kconfig

Kconfig用于内核的配置,make menuconfig显示的菜单就来自Kconfig

make menuconfig的菜单包括了多层,每层都是各个目录下对应的Kconfig产生的,选择好配置后,配置结果会被保存到.config文件中。

执行Makefile时,Makefile就会根据.config的结果来实现内核的编译。

Kconfig语法

Kbuild

KbuildKernel build,是内核的一个编译系统。

简单来说,Kbuild是对Makefile语法功能的扩展。

例如,kbuild定义了很多有用的变量如obj-m`` obj-y,-objs等等,用户只要为这些变量赋值,kbuild会自动把代码编译到内核或者编译成模块。

Linux内核使用kbuild编译时,会扫描两次LinuxMakefile:首先读取顶层的Makefile文件,然后根据读取到的内容第二次读取kbuild的Makefile文件来编译Linux内核。

内核的Makefile包括五部分:

Makefile

顶层的Makefile是编译的入口,下面分析一下顶层Makefile文件。

顶层Makefile会向各子目录的Makefile传递一些信息,有些变量,例如vmlinux-dirs,不仅在顶层Makefile中定义并且赋值,而且在arch/*/Makefile还作了扩充。

kbuild的更多用法,详细参考内核源码文档:

Documentation/kbuild/makefiles.txt

Documentation/kbuild/modules.txt

end

往期推荐

直到我干了底层开发,才知道不写业务代码有多爽

你解决bug的能力,暴露了你的水平

入职Linux驱动工程师后,我才知道的真相......

很底层的性能优化:让CPU更快地执行你的代码

薪资倒挂,大家都沉默了...

机遇:我是如何走向Linux驱动的...

当我用几道题考了一遍做Linux驱动的同事......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Linux
动态链接的魔法:Linux下动态链接库机制探讨
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系统中的动态链接库机制,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全局符号介入、延迟绑定以及地址无关代码等内容。
860 25
|
2月前
|
监控 算法 Linux
Linux内核锁机制深度剖析与实践优化####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锁机制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并发控制中的应用,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见解。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文将直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锁策略对于解决竞争条件、死锁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锁的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为读者呈现一份实用性强的实践指南。 ####
|
2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安全 Linux
深入探索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Linux操作系统内核机制的全面解析。通过探讨Linux内核的设计哲学、核心组件、以及其如何高效地管理硬件资源和系统操作,本文揭示了Linux之所以成为众多开发者和组织首选操作系统的原因。不同于常规摘要,此处我们不涉及具体代码或技术细节,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审视Linux内核的架构和功能,为对Linux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高层次的理解框架。
|
3月前
|
算法 Linux 开发者
Linux内核中的锁机制:保障并发控制的艺术####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实现的多种锁机制,包括自旋锁、互斥锁、读写锁等,旨在揭示这些同步原语如何高效地解决资源竞争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通过分析不同锁机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本文为开发者提供了在高并发环境下进行有效并发控制的实用指南。 ####
|
3月前
|
运维 监控 网络协议
运维工程师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20个Linux命令,涵盖文件操作、目录管理、权限设置、系统监控等方面
本文介绍了运维工程师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20个Linux命令,涵盖文件操作、目录管理、权限设置、系统监控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工作效率。从基本的文件查看与编辑,到高级的网络配置与安全管理,这些命令是运维工作中的必备工具。
297 3
|
3月前
|
安全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入探索Linux操作系统的多用户管理机制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将详细解析Linux操作系统中的多用户管理机制,包括用户账户的创建与管理、权限控制以及用户组的概念和应用。通过具体实例和命令操作,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Linux在多用户环境下如何实现有效的资源分配和安全管理。
|
3月前
|
缓存 Linux 开发者
Linux内核中的并发控制机制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中用于管理多线程和进程的并发控制的关键技术,包括原子操作、锁机制、自旋锁、互斥量以及信号量。通过详细分析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有效利用Linux内核提供的并发控制工具以优化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综合视角。
|
3月前
|
缓存 Linux 开发者
Linux内核中的并发控制机制:深入理解与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指南,探讨Linux操作系统中用于实现多线程和进程间同步的关键技术——并发控制机制。通过剖析互斥锁、自旋锁、读写锁等核心概念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本文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工具来构建高效且稳定的应用程序。 ####
63 5
|
3月前
|
Linux 数据库
Linux内核中的锁机制:保障并发操作的数据一致性####
【10月更文挑战第29天】 在多线程编程中,确保数据一致性和防止竞争条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操作系统中实现的几种关键锁机制,包括自旋锁、互斥锁和读写锁等。通过分析这些锁的设计原理和使用场景,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锁机制以优化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
82 6
|
3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