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习 Java:简单易懂的入门指南之方法(六)

简介: 方法的概念:方法(method)是程序中最小的执行单元注意:方法必须先创建才可以使用,该过程成为方法定义,方法创建后并不是直接可以运行的,需要手动使用后,才执行,该过程成为方法调用

java基础知识

1. 方法概述

1.1 方法的概念

2. 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2.1 无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2.3 无参数方法的练习

3. 带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3.1 带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3.2 形参和实参

3.3 带参数方法练习

4. 带返回值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4.1 带返回值方法定义和调用

4.2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1

4.3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2

4.4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3

5. 方法的注意事项

5.1 方法的注意事项

5.2 方法的通用格式

6. 方法重载

6.1 方法重载

6.2 方法重载练习

7.3 数组遍历

7.4 数组最大值

7.6 获取索引


1. 方法概述

1.1 方法的概念

方法(method)是程序中最小的执行单元


注意:

方法必须先创建才可以使用,该过程成为方法定义

方法创建后并不是直接可以运行的,需要手动使用后,才执行,该过程成为方法调用

2. 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2.1 无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定义格式:

public static void 方法名 (   ) {
  // 方法体;
}

范例: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 (    ) {
  // 方法体;
}


调用格式:


方法名();


范例:


method();


注意:


方法必须先定义,后调用,否则程序将报错


2.3 无参数方法的练习

需求:设计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中的较大数

思路:

①定义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例如getMax()

②方法中定义两个变量,用于保存两个数字

③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④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

代码:


public class Metho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
        getMax();
    }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例如getMax()
    public static void getMax() {
        //方法中定义两个变量,用于保存两个数字
        int a = 10;
        int b = 20;
        //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if(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else {
            System.out.println(b);
        }
    }
}


3. 带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3.1 带参数方法定义和调用

  • 定义格式:
    参数:由数据类型和变量名组成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参数范例:int a


public static void 方法名 (参数1) {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void 方法名 (参数1, 参数2, 参数3...) {
  方法体;
}


范例:


public static void isEvenNumber(int number){
    ...
}
public static void getMax(int num1, int num2){
    ...
}


注意:


方法定义时,参数中的数据类型与变量名都不能缺少,缺少任意一个程序将报错
方法定义时,多个参数之间使用逗号( ,)分隔


调用格式:


方法名(参数);
方法名(参数1,参数2);


范例:


isEvenNumber(10);
getMax(10,20);


方法调用时,参数的数量与类型必须与方法定义中的设置相匹配,否则程序将报错

3.2 形参和实参

形参:方法定义中的参数

等同于变量定义格式,例如:int number


实参:方法调用中的参数

等同于使用变量或常量,例如: 10 number


3.3 带参数方法练习

需求:设计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中的较大数,数据来自于方法参数 }

思路:

①定义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例如getMax()

②为方法定义两个参数,用于接收两个数字

③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④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使用常量)

⑤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使用变量)

代码:


public class Metho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使用常量)
        getMax(10,20);
        //调用方法的时候,人家要几个,你就给几个,人家要什么类型的,你就给什么类型的
        //getMax(30);
        //getMax(10.0,20.0);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使用变量)
        int a = 10;
        int b = 20;
        getMax(a, b);
    }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打印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例如getMax()
    //为方法定义两个参数,用于接收两个数字
    public static void getMax(int a, int b) {
        //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if(a > b) {
            System.out.println(a);
        } else {
            System.out.println(b);
        }
    }
}


4. 带返回值方法的定义和调用

4.1 带返回值方法定义和调用

  • 定义格式


public static 数据类型 方法名 ( 参数 ) { 
  return 数据 ;
}


范例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EvenNumber( int number ) {           
  return true ;
}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 int a, int b ) {
  return  100 ;
}


  • 注意:
  • 方法定义时return后面的返回值与方法定义上的数据类型要匹配,否则程序将报错
  • 调用格式


方法名 ( 参数 ) ;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方法名 ( 参数 ) ;


范例


isEvenNumber ( 5 ) ;
boolean  flag =  isEvenNumber ( 5 ); 


注意:

方法的返回值通常会使用变量接收,否则该返回值将无意义

4.2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1

需求:设计一个方法可以获取两个数的较大值,数据来自于参数


思路:


①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获取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

②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③根据题设分别设置两种情况下对应的返回结果

④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并使用变量保存

⑤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并直接打印结果

代码:


public class Metho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并使用变量保存
        int result = getMax(10,20);
        System.out.println(result);
        //在main()方法中调用定义好的方法并直接打印结果
        System.out.println(getMax(10,20));
    }
    //定义一个方法,用于获取两个数字中的较大数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nt a, int b) {
        //使用分支语句分两种情况对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处理
        //根据题设分别设置两种情况下对应的返回结果
        if(a > b) {
            return a;
        } else {
            return b;
        }
    }
}


4.3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2

需求:

定义一个方法,求一家商场每个季度的营业额。根据方法结果再计算出全年营业额。

代码示例:


package com.itheima.demo;
public class MethodDemo9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需求:定义一个方法,求一家商场每个季度的营业额。
        根据方法结果再计算出全年营业额。*/
        int sum1 = getSum(10, 20, 30);
        int sum2 = getSum(10, 20, 30);
        int sum3 = getSum(10, 20, 30);
        int sum4 = getSum(10, 20, 30);
        int sum = sum1 + sum2 + sum3 + sum4;
        System.out.println(sum);
    }
    //心得:
    //1.我要干嘛?  决定了方法体   每个季度的营业额
    //2.我干这件事情,需要什么才能完成? 决定了形参 需要三个月的营业额 a b c
    //3.我干完这件事情,看调用处是否需要使用方法的结果。   决定了返回值
    //如果需要使用,那么必须返回
    //如果不需要使用,可以返回也可以不返回
    public static int getSum(int month1,int month2,int month3){
        int sum = month1 + month2 + month3;
        //因为方法的调用处,需要继续使用这个结果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sum返回
        return sum;
    }
}


4.4 带返回值方法练习3

需求:

键盘录入两个圆的半径(整数),比较两个圆的面积。

代码示例: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MethodDemo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需求:键盘录入两个圆的半径(整数),比较两个圆的面积。
        //键盘录入圆的半径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圆的半径");
        int radii1 = sc.nextInt();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第二个圆的半径");
        int radii2 = sc.nextInt();
        double area1 = getArea(radii1);
        double area2 = getArea(radii2);
        if(area1 > area2){
            System.out.println("第一个圆更大");
        }else{
            System.out.println("第二个圆更大");
        }
    }
    //心得:
    //1.我要干嘛?   求圆的面积
    //2.我干这件事情,需要什么才能完成?        半径
    //3.方法的调用处,是否需要继续使用方法的结果    要比较
    public static double getArea(int radii) {
        double area = 3.14 * radii * radii;
        return area;
    }
}


5. 方法的注意事项

5.1 方法的注意事项

  • 方法不能嵌套定义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One()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Two() {
          // 这里会引发编译错误!!!
      }
    }
}


void表示无返回值,可以省略return,也可以单独的书写return,后面不加数据

  •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public static void methodTwo() {
        //return 100; 编译错误,因为没有具体返回值类型
        return; 
        //System.out.println(100); return语句后面不能跟数据或代码
    }
}


5.2 方法的通用格式

  • 格式:


public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 {
   方法体; 
   return 数据 ;
}


解释:


public static 修饰符,目前先记住这个格式


返回值类型 方法操作完毕之后返回的数据的数据类型


如果方法操作完毕,没有数据返回,这里写void,而且方法体中一般不写return


方法名 调用方法时候使用的标识


参数 由数据类型和变量名组成,多个参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方法体 完成功能的代码块


return 如果方法操作完毕,有数据返回,用于把数据返回给调用者


定义方法时,要做到两个明确


明确返回值类型:主要是明确方法操作完毕之后是否有数据返回,如果没有,写void;如果有,写对应的数据类型

明确参数:主要是明确参数的类型和数量

调用方法时的注意:


void类型的方法,直接调用即可

非void类型的方法,推荐用变量接收调用


6. 方法重载

6.1 方法重载

方法重载概念


方法重载指同一个类中定义的多个方法之间的关系,满足下列条件的多个方法相互构成重载


多个方法在同一个类中

多个方法具有相同的方法名

多个方法的参数不相同,类型不同或者数量不同

注意:


重载仅对应方法的定义,与方法的调用无关,调用方式参照标准格式

重载仅针对同一个类中方法的名称与参数进行识别,与返回值无关,换句话说不能通过返回值来判定两个方法是否相互构成重载

正确范例: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fn(int a) {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int fn(double a) {
      //方法体
    }
}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float fn(int a) {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int fn(int a , int b) {
      //方法体
    }
}


错误范例:


public class 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fn(int a) {
      //方法体
    }
    public static int fn(int a) {   /*错误原因:重载与返回值无关*/
      //方法体
    }
}
public class Method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fn(int a) {
        //方法体
    }
} 
public class MethodDemo02 {
    public static int fn(double a) { /*错误原因:这是两个类的两个fn方法*/
        //方法体
    }
}


6.2 方法重载练习

需求:使用方法重载的思想,设计比较两个整数是否相同的方法,兼容全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


思路:


①定义比较两个数字的是否相同的方法compare()方法,参数选择两个int型参数

②定义对应的重载方法,变更对应的参数类型,参数变更为两个long型参数

③定义所有的重载方法,两个byte类型与两个short类型参数

④完成方法的调用,测试运行结果

代码:


public class Metho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调用方法
        System.out.println(compare(10, 20));
        System.out.println(compare((byte) 10, (byte) 20));
        System.out.println(compare((short) 10, (short) 20));
        System.out.println(compare(10L, 20L));
    }
    //int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int a, int b) {
        System.out.println("int");
        return a == b;
    }
    //byte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byte a, byte b) {
        System.out.println("byte");
        return a == b;
    }
    //short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short a, short b) {
        System.out.println("short");
        return a == b;
    }
    //long
    public static boolean compare(long a, long b) {
        System.out.println("long");
        return a == b;
    }
}



7.3 数组遍历

需求:设计一个方法用于数组遍历,要求遍历的结果是在一行上的。例如:[11, 22, 33, 44, 55]


思路:


①因为要求结果在一行上输出,所以这里需要在学习一个新的输出语句System.out.print(“内容”);


System.out.println(“内容”); 输出内容并换行


System.out.print(“内容”); 输出内容不换行


System.out.println(); 起到换行的作用


②定义一个数组,用静态初始化完成数组元素初始化


③定义一个方法,用数组遍历通用格式对数组进行遍历


④用新的输出语句修改遍历操作


⑤调用遍历方法


代码: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先打印数据,再进行换行
        System.out.println("aaa");
        //只打印不换行
        System.out.print("bbb");
        System.out.print("ddd");
        //不打印任何内容,只换行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cc");*/
        //设计一个方法用于数组遍历,要求遍历的结果是在一行上的。例如:[11, 22, 33, 44, 55]
        int[] arr = {1,2,3,4,5};
        printArr(arr);
    }
    //1.我要遍历数组
    //2.需要什么?  数组
    //3.调用处是否需要使用方法的结果。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System.out.print("[");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i == arr.length - 1){
                System.out.println(arr[i] + "]");
            }else{
                System.out.print(arr[i] + ", ");
            }
        }
    }
}


7.4 数组最大值

需求:设计一个方法用于获取数组中元素的最大值


思路:


①定义一个数组,用静态初始化完成数组元素初始化

②定义一个方法,用来获取数组中的最大值,最值的认知和讲解我们在数组中已经讲解过了

③调用获取最大值方法,用变量接收返回结果

④把结果输出在控制台

代码:


public class MethodTest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数组,用静态初始化完成数组元素初始化
        int[] arr = {12, 45, 98, 73, 60};
        //调用获取最大值方法,用变量接收返回结果
        int number = getMax(arr);
        //把结果输出在控制台
        System.out.println("number:" + number);
    }
    //定义一个方法,用来获取数组中的最大值
    /*
        两个明确:
            返回值类型:int
            参数:int[] arr
     */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nt[] arr) {
        int max = arr[0];
        for(int x=1; x<arr.length; x++) {
            if(arr[x] > max) {
                max = arr[x];
            }
        }
        return max;
    }
}


7.6 获取索引

需求:

定义一个方法获取数字,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将结果返回给调用处,如果有重复的,只要获取第一个即可。

代码示例:


package com.itheima.demo;
public class Test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定义一个方法获取数字,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将结果返回给调用处
        //如果有重复的,只要获取第一个即可
        int[] arr = {1,2,3,4,5};
        int index = contains(arr, 3);
        System.out.println(index);
    }
    //1. 我要干嘛?判断数组中的某一个数是否存在
    //2. 需要什么?数组 数字
    //3. 调用处是否需要继续使用?返回
    //获取number在arr中的位置
    public static int contains(int[] arr, int number) {
        //遍历arr得到每一个元素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拿着每一个元素跟number比较
            if(arr[i] == number){
                //如果相等,表示找到了
                return i;
            }
        }
        //当循环结束之后,如果还不能返回索引,表示数组中不存在该数据
        //可以返回-1
        return -1;
    }
}


后记
👉👉💕💕美好的一天,到此结束,下次继续努力!欲知后续,请看下回分解,写作不易,感谢大家的支持!! 🌹🌹🌹

目录
打赏
0
0
0
0
18
分享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Java 中的 toString() 方法详解: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在Java开发中,`toString()`方法至关重要,用于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默认实现仅输出类名和哈希码,信息有限且不直观。通过重写`toString()`,可展示对象字段值,提升调试效率与代码可读性。借助Lombok的`@Data`注解,能自动生成标准化的`toString()`方法,简化开发流程,尤其适合字段较多的场景。合理运用`toString()`,可显著提高开发效率与代码质量。
50 0
|
11天前
|
【Java并发】【原子类】适合初学体质的原子类入门
什么是CAS? 说到原子类,首先就要说到CAS: CAS(Compare and Swap) 是一种无锁的原子操作,用于实现多线程环境下的安全数据更新。 CAS(Compare and Swap) 的
45 15
【Java并发】【原子类】适合初学体质的原子类入门
|
8天前
|
【Java并发】【ConcurrentHashMap】适合初学体质的ConcurrentHashMap入门
ConcurrentHashMap是Java中线程安全的哈希表实现,支持高并发读写操作。相比Hashtable,它通过分段锁(JDK1.7)或CAS+synchronized(JDK1.8)实现更细粒度锁控制,提升性能与安全性。本文详细介绍其构造方法、添加/获取/删除元素等常用操作,并对比JDK1.7和1.8的区别,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与使用ConcurrentHashMap。欢迎关注,了解更多!
39 3
【Java并发】【ConcurrentHashMap】适合初学体质的ConcurrentHashMap入门
|
12天前
|
【源码】【Java并发】【LinkedBlockingQueue】适合中学体质的LinkedBlockingQueue入门
前言 有了前文对简单实用的学习 【Java并发】【LinkedBlockingQueue】适合初学体质的LinkedBlockingQueue入门 聪明的你,一定会想知道更多。哈哈哈哈哈,下面主播就...
43 6
【源码】【Java并发】【LinkedBlockingQueue】适合中学体质的LinkedBlockingQueue入门
|
2月前
|
【Java并发】【线程池】带你从0-1入门线程池
欢迎来到我的技术博客!我是一名热爱编程的开发者,梦想是编写高端CRUD应用。2025年我正在沉淀中,博客更新速度加快,期待与你一起成长。 线程池是一种复用线程资源的机制,通过预先创建一定数量的线程并管理其生命周期,避免频繁创建/销毁线程带来的性能开销。它解决了线程创建成本高、资源耗尽风险、响应速度慢和任务执行缺乏管理等问题。
210 60
【Java并发】【线程池】带你从0-1入门线程池
|
13天前
|
【Java并发】【ArrayBlockingQueue】适合初学体质的ArrayBlockingQueue入门
什么是ArrayBlockingQueue ArrayBlockingQueue是 Java 并发编程中一个基于数组实现的有界阻塞队列,属于 java.util.concurrent 包,实现了 Bl...
49 6
【Java并发】【ArrayBlockingQueue】适合初学体质的ArrayBlockingQueue入门
|
19天前
|
【Java并发】【ReentrantLock】适合初学体质的ReentrantLock入门
前言 什么是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 是 Java 并发包 (java.util.concurrent.locks) 中的一个类,它实现了 Lock 接口,提供了与
61 10
【Java并发】【ReentrantLock】适合初学体质的ReentrantLock入门
|
12天前
|
【Java并发】【LinkedBlockingQueue】适合初学体质的LinkedBlockingQueue入门
前言 你是否在线程池工具类里看到过它的身影? 你是否会好奇LinkedBlockingQueue是啥呢? 没有关系,小手手点上关注,跟上主播的节奏。 什么是LinkedBlockingQueue? ...
41 1
【Java并发】【LinkedBlockingQueue】适合初学体质的LinkedBlockingQueue入门
【Java并发】【AQS】适合初学者体质的AQS入门
AQS这是灰常重要的哈,很多JUC下的框架的核心,那都是我们的AQS,所以这里,我们直接开始先研究AQS。 那说到研究AQS,那我们应该,使用开始说起🤓 入门 什么是AQS? AQS(Abst
70 8
【Java并发】【AQS】适合初学者体质的AQS入门
Java 中的 equals 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深藏玄机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equals`方法的设计与实现。默认情况下,`equals`仅比较对象引用是否相同。以`String`类为例,其重写了`equals`方法,通过引用判断、类型检查、长度对比及字符逐一比对,确保内容相等的逻辑。文章还强调了`equals`方法需遵循的五大原则(自反性、对称性等),以及与`hashCode`的关系,避免集合操作中的潜在问题。最后,对比了`instanceof`和`getClass()`在类型判断中的优劣,并总结了正确重写`equals`方法的重要性,帮助开发者提升代码质量。
5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