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章
概念
一个编写良好的计算机程序常常具有良好的局部性,它们倾向于引用最近引用过的数据项附近的数据项,或者最近引用过的数据项本身,这种倾向性,被称为局部性原理。有良好局部性的程序比局部性差的程序运行得更快。
局部性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 时间局部性:在一个具有良好时间局部性的程序中,被引用过一次的内存位置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被多次引用。
- 空间局部性 :在一个具有良好空间局部性的程序中,如果一个内存位置被引用了一次,那么程序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引用附近的一个内存位置。
时间局部性示例
function sum(arry) { let i, sum = 0 let len = arry.length for (i = 0; i < len; i++) { sum += arry[i] } return sum }
在这个例子中,变量sum在每次循环迭代中被引用一次,因此,对于sum来说,具有良好的时间局部性
空间局部性示例
具有良好空间局部性的程序
// 二维数组 function sum1(arry, rows, cols) { let i, j, sum = 0 for (i = 0; i < rows; i++) { for (j = 0; j < cols; j++) { sum += arry[i][j] } } return sum }
空间局部性差的程序
// 二维数组 function sum2(arry, rows, cols) { let i, j, sum = 0 for (j = 0; j < cols; j++) { for (i = 0; i < rows; i++) { sum += arry[i][j] } } return sum }
看一下上面的两个空间局部性示例,像示例中从每行开始按顺序访问数组每个元素的方式,称为具有步长为1的引用模式。
如果在数组中,每隔k个元素进行访问,就称为步长为k的引用模式。
一般而言,随着步长的增加,空间局部性下降。
这两个例子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第一个示例是按行扫描数组,每扫描完一行再去扫下一行;第二个示例是按列来扫描数组,扫完一行中的一个元素,马上就去扫下一行中的同一列元素。
数组在内存中是按照行顺序来存放的,结果就是逐行扫描数组的示例得到了步长为 1 引用模式,具有良好的空间局部性;而另一个示例步长为 rows,空间局部性极差。
性能测试
运行环境:
- cpu: i5-7400
- 浏览器: chrome 70.0.3538.110
对一个长度为9000的二维数组(子数组长度也为9000)进行10次空间局部性测试,时间(毫秒)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所用示例为上述两个空间局部性示例
步长为 1 | 步长为 9000 |
124 | 2316 |
从以上测试结果来看,步长为 1 的数组执行时间比步长为 9000 的数组快了一个数量级。
总结:
- 重复引用相同变量的程序具有良好的时间局部性
- 对于具有步长为 k 的引用模式的程序,步长越小,空间局部性越好;而在内存中以大步长跳来跳去的程序空间局部性会很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