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网SSH远程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网TCP端口地址主图

简介: 为公网SSH远程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网TCP端口地址主图

为公网SSH远程Ubuntu配置固定的公网TCP端口地址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通过cpolar建立的临时TCP数据隧道,成功连接了位于其他局域网下的Ubuntu系统,实现了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网络下的系统互连,并能通过这条TCP连接隧道进行无差别操作。不过,此时的TCP数据隧道还是随机临时TCP隧道,每个24小时端口号就会发生变化,更适合应用于系统调试、远程解决操作问题等环境。如果想要让不同设备间的数据隧道长期稳定存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设置(由于固定TCP隧道会长期占用cpolar服务器资源,因此不得不将此服务列入VIP项目中)。现在,就让我们来设置一条能长期稳定存在的TCP数据隧道吧。

要建立一条稳定的TCP数据隧道,我们首先要登录cpolar官网,进入仪表台的“预留”界面


在预留界面中,找到“保留的TCP地址”项目。在这个项目下,我们填入一些必要信息,如识别数据隧道的隧道名称、隧道使用区域等。

在这些信息填入后,点击右侧的“保留”按钮,将cpolar官网后台的隧道固定下来。此时cpolar会生成一个隧道端口,这就是我们连接到Ubuntu系统的“入口”(当然,这个隧道是双向的,此处只是方便说明作用)。

接着我们回到Ubuntu系统下的cpolar界面,打开“隧道列表”,找到之前创建的随机临时TCP隧道,进入“编辑”页面,将我们在cpolar官网获得的隧道端口粘贴进“预留的TCP地址”栏中(此栏目只有点选“固定TCP端口”后才会出现)。在这些信息更改完毕后,就可以点击下方的“更新”按钮,将这条固定TCP隧道更新到Ubuntu系统下的cpolar客户端中。

此时,我们就可以在其他设备和操作系统下,使用命令稳定轻松的连接到Ubuntu系统中,且不用再担心数据隧道端口号重置的问题。

ssh -p XXXXX 用户名@1.tcp.vip.cpolar.cn(X为cpolar生成的端口号,用户名替换为主机用户名)

当然,我们仍需要注意,在数字端口号之前,一定要添加“(空格)-p(空格)”,否则将无法连接隧道;其次在“ssh -p XXXXX 用户名@”之后,要输入复制cpolar生成的tcp地址。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已经能够长期稳定的使用cpolar建立的TCP数据隧道,在任意操作系统及网络环境下,连接到另一设备上,这一点对于电脑与树莓派、linux电脑或其他硬件设备的互联,都能带来极大便利。如果您对cpolar有任何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必将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当然也欢迎加入cpolar的VIP官方群,共同探索cpolar的无限潜能。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Ubuntu Shell 网络安全
安装了ubuntu虚拟机后发现shell无法连接 ubuntu开启ssh连接
【8月更文挑战第23天】安装了ubuntu虚拟机后发现shell无法连接
272 6
|
1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安全
Cisco-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
Cisco-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
|
1月前
|
网络协议 Linux Windows
Rsyslog配置不同端口收集不同设备日志
Rsyslog配置不同端口收集不同设备日志
|
1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Cisco-交换机配置聚合端口
Cisco-交换机配置聚合端口
|
1月前
|
网络安全
Ubuntu14.04安装ssh服务器
Ubuntu14.04安装ssh服务器
52 0
|
3月前
|
开发框架 .NET Linux
【Azure 应用服务】 部署到App Service for Linux 服务的Docker 镜像,如何配置监听端口呢?
【Azure 应用服务】 部署到App Service for Linux 服务的Docker 镜像,如何配置监听端口呢?
|
3月前
|
安全 Linux 网络安全
在Linux中,使用rsync同步数据时,假如采用的是ssh方式,并且目标机器的sshd端端并不是默认的22端口,该如何做?
在Linux中,使用rsync同步数据时,假如采用的是ssh方式,并且目标机器的sshd端端并不是默认的22端口,该如何做?
|
3月前
|
Ubuntu Shell 网络安全
【Ubuntu】配置SSH
【Ubuntu】配置SSH
84 0
|
安全 网络协议 Shell
Ubuntu端口转发
Ubuntu端口转发的相关配置
6040 0
|
1月前
|
并行计算 Ubuntu Linux
Ubuntu学习笔记(五):18.04安装多版本CUDA
这篇博客文章介绍了在Ubuntu 18.04系统上如何安装和切换不同版本的CUDA,以及如何安装不同版本的cuDNN。
18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