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常用波段及其特性、太阳辐射衰减原因、大气窗口及其分布是什么?

简介: 遥感原理与应用:常用波段及其特性、太阳辐射衰减原因、大气窗口及其分布是什么?

01 题目

1.1 遥感技术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哪些?各有哪些特性?

1.2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能量衰减的原因是什么?

1.3 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1.4 植被、沙、雪和湿t地的反射光谱各有哪些特点?


02 解答

2.1 第一题

遥感中常用的电磁波波段有可见光波段、红外波段、微波波段。


可见光波段是最常用的遥感波段,成像方式多样,探测能力强。


近红外波段主要用于探测太阳辐射;远红外波段用于探测地物的热辐射,可以全天候工作,而中红外波段二者兼之。


微波波段可以24小时进行监测,不受云雾的干扰。(为什么? 因为微波多由主动式遥感发射并反射接收,不受太阳辐射的限制,所以可以24小时进行监测;另外,由于微波的波长比较长,虽然在穿过云层时容易发生瑞利散射,但是由于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微波受到的散射程度较小,到达地面的能量较多。)


2.2 第二题

主要原因是云层的散射,导致能量的衰减(但是散射不会改变能量的大小啊?这是为什么?但是由于散射使得部分太阳辐射到达不了地面,有一部分被散射到宇宙,有一部分在散射过程中被云层吸收,还有一部分会散射到地面,所以总的来说是由于云层的散射造成了太阳辐射的衰减。)


2.3 第三题

大气窗口就是指一些对云层透射率比较高的波段(对遥感十分有利),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


2.4 第四题

植被由于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但是对绿光的反射作用比较强(所以植被呈现绿色),所以在植被的反射光谱中,可见光波段中的绿光波段(0.55微米)形成波峰,在其两侧形成两个吸收带(蓝紫光吸收带,红光吸收带)。在近红外波段有一个反射的陡坡(植被独有的特征),然后在红外波段的1.45微米、1.95微米、2.7微米为中心均有三个吸收带(这是由于植被含水量的原因)。


至于沙、湿地、雪地有时间再补充。


如果有问题,欢迎一起探讨。


目录
相关文章
|
传感器 资源调度 Shell
遥感物理基础(2)物体的发射与反射辐射特征
本文内容主要介绍地物的发射和反射辐射特征,通过名词解释与案例,认识地物特征与遥感影像成像的联系,结合实践理解晦涩难懂的原理
459 0
|
8月前
|
文件存储
AvaSpec-ULS2048光谱仪测定地物高光谱曲线的方法
AvaSpec-ULS2048光谱仪测定地物高光谱曲线的方法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算法
【图像误差测量】测量 2 张图像之间的差异,并测量图像质量(Matlab代码实现)
【图像误差测量】测量 2 张图像之间的差异,并测量图像质量(Matlab代码实现)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算法
球体同胚表面准各向同性采样附matlab代码
球体同胚表面准各向同性采样附matlab代码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算法
基于自适应双残差反馈控制变形矢量场迭代反演附matlab代码
基于自适应双残差反馈控制变形矢量场迭代反演附matlab代码
|
算法
用于二维和三维声学设计灵敏度分析的奇异边界法(Matlab代码实现)
用于二维和三维声学设计灵敏度分析的奇异边界法(Matlab代码实现)
105 0
|
算法
基于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的单通道地震数据自动噪声衰减方法(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高分辨率时频分析的单通道地震数据自动噪声衰减方法(Matlab代码实现)
113 0
|
算法
大气湍流自适应光学校正算法matlab仿真,包括涡旋光束,大气湍流影响,不同轨道角动量OAM态之间的串扰,校正等
大气湍流自适应光学校正算法matlab仿真,包括涡旋光束,大气湍流影响,不同轨道角动量OAM态之间的串扰,校正等
563 0
大气湍流自适应光学校正算法matlab仿真,包括涡旋光束,大气湍流影响,不同轨道角动量OAM态之间的串扰,校正等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基于双目图像三维建模算法的测量目标物体体积计算matlab仿真
基于双目图像三维建模算法的测量目标物体体积计算matlab仿真
357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算法
基于 Ekman 方程求解大气边界层中的水平均匀流和高度相关的涡流粘度附matlab代码
基于 Ekman 方程求解大气边界层中的水平均匀流和高度相关的涡流粘度附matlab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