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半自动化跟踪还是全自动跟踪,它们大都与创建要素相关联,不是在创建要素的路上,就是在擦除要素的路上。它们又涉及两个工具条:一个是编辑器工具条,一个是ArcScan工具条。
<对于标题01、02、02可以在完成后续实操或者遇到疑虑回过头来看,或许会有收获>
01 什么是半自动化跟踪?
<下面以创建线要素为例说明半自动化跟踪的含义和优势>
按照我的理解,半自动化跟踪其实在我们平时创建线、面等要素时鼠标上那个十字光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说,平时我们创建要素,需要按照线的轮廓一个一个点过去才能绘制出相同轮廓的线。但是现在有了半自动化跟踪,我们只需要在线的开头点一个点,在结尾点一个点,至于中间的点半自动化跟踪会帮助我们自动识别像元从而给出中间的点。
(如果你还是没有明白没有关系,到时你只需要按照平时创建线、面等要素的步骤正常操作,你自然就会明白增加了半自动化跟踪功能的创建线、面要素的十字光标有多么厉害!!!)
02 什么是全自动化跟踪?
全自动化跟踪就更为厉害,我们前面不是说半自动化跟踪只需要在线的开头和结尾(其实更准确的说是线的关键位置,譬如开头、结尾、线的分叉口等关键位置)布置点即可,那么这里的全自动化跟踪我们则完全不需要在任何位置布置点,只需要让ArcGIS自动识别所有像元然后在关键位置布置点,再将它们连成线、面等要素。
也许你会说,全自动化跟踪不是更为强大吗,为什么还需要半自动化跟踪呢?你需要明白,全自动化跟踪的效率高不代表质量高,就说心算比赛,人家虽然算错了,但是人家确实算的快,你就说效率高不高吧,但是这有用吗?所以对于全自动化跟踪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一些预处理和限制才可以使它的效果正常发挥!
03 注意点
无论使半自动化跟踪还是全自动化跟踪,ArcGIS都是基于像元的颜色进行判别,这使得我们的编辑的栅格图像的像元的颜色不是渐变的,而是独立的几种颜色,这么说好像不是特别合理,换种说法,我们的栅格图像需要保证在图层属性窗口(右击栅格图像==>点击属性==>点击符号系统)中的符号系统中栅格图像是以唯一值分布的。(并且最好唯一值中只有两种颜色,一般是黑白; 至于唯一值有多种颜色的情况我还没有处理过)
我们会使用到两个工具条,我们需要明白两个工具条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到时候对哪个要素进行编辑你才不会模模糊糊不知所措。我们平时创建要素是不是在编辑器工具条中进行的,所以编辑器工具条基于的图层应该是对于创建好的要素所存放的那个图层;而对于半自动化跟踪或者全自动化跟踪(ArcScan工具条中的两个主要功能)我们是不是需要让工具条明白我们的跟踪对象是谁?当然是栅格图像。也就说,编辑器工具条是编辑的创建要素的要素类,ArcScan工具条是跟踪的是栅格图像。
04 半自动化跟踪实操
4.1 加载数据
加载的数据展示:
4.2 在工具栏添加编辑器和ArcScan工具条
一般在ArcMap中编辑器默认在工具栏中,而ArcScan默认不添加到工具栏中,需要我们自己添加。
添加好的工具条展示:
4.3 将栅格图像的符号系统中显示为唯一值
4.4 线要素的创建(附加半自动化跟踪功能)
4.4.1 点击编辑器中的开始编辑
4.4.2 选择编辑器编辑的数据
4.4.3 打开创建要素窗口
4.4.4 选择线的构造工具(附加半自动化追踪<准确应该叫做矢量化追踪工具>)
4.4.5 进行线要素的创建
创建好的线要素展示:
4.5 面要素的创建
绘制好的面要素展示:
<至于还有其它的线和面要素大家可以自行绘制,我就懒得绘制了,仅仅做个演示即可>
05 全自动化跟踪实操
加载数据及工具条的添加等在前面半自动化追踪实操已经演示,这里略。
5.1 去除不必要的像元
5.1.1 选中不必要的像元
5.1.2 检查是否有误被选择错误的相连像元
5.1.3 擦除选中像元
擦除选中像元之后的栅格图像展示:
5.2 进行全自动化追踪的构建线、面要素
全自动化追踪生成的要素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