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在 Powerpoint 中建模企业架构

简介: 【企业架构】在 Powerpoint 中建模企业架构

在 IT 领域工作了二十多年,我遇到了各种描述 IT 环境的不同方法。我最喜欢的模型是我自己提出的数据驱动模型,但需要最新的 CMDB 和 Visio。有像 TOGAF 这样的标准方法,提供 Open Group ArchiMate 图表定义,用于建模企业架构。规格很广泛,但我想我会分享我使用通用办公生产力工具 Powerpoint 的简单解决方案。


通常,要创建企业架构图,您可以使用标准的 Microsoft Visio,或者如果您更认真,则可以使用 Sparx EA。我发现你也可以使用简陋的 Powerpoint 进行管理。您只需要使用我创建的演示模板。它允许您拖放元素以按照您喜欢的方式创建模型。为了帮助您入门,我在这里描述了三个最有用的图表和使用模板创建它们的过程。


所选模型使用 TOGAF 定义的六个不同层(业务、应用程序、技术)中的三个来描述架构。(战略、物理和实施与迁移层,我们将在下次讨论)

业务层

无论您是为解决方案架构创建图表还是试图描述完整的企业架构,最好的方法都是从业务层开始。第一个图表将用于通过定义角色、服务、流程和数据来设置架构描述的范围。为此,请创建一个列表,然后使用下面的前四个元素并将它们展开在您的第一张幻灯片上。为了清楚起见,我留下了<标准名称>,但您应该使用对您有意义的名称相应地标记元素。

下一步将是创建一个交互图,其中定义了业务参与者和连接。所以基本上你只需要根据数据流、交互和依赖关系来连接你的元素。现在 Powerpoint 真的不是一个绘图工具,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摆弄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流程。在我的模板中,标签是与箭头分开的对象,因此一旦您将它们复制粘贴到您需要它们的一般区域,您可能希望将它们取消组合。您最终将得到一个类似于下面显示的图表。

另一种方法是仅使用标准连接器并更改形状的轮廓以匹配所需的箭头和可能的线条中的破折号。对于专业化、实现和聚合箭头,您需要使用复制粘贴添加自定义箭头。在此阶段,您还希望使用对您的组织有意义的解释来标记连接器。在实践中,很多人只使用普通的箭头连接器,只使用标签。

一个问题是 Powerpoint 幻灯片上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由于我们想要保持图片可读,我们并不真的想要创建巨大的图表。将设计拆分为逻辑块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其中一个业务角色的交互和流程在单个图表中进行描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因为您可以更容易地进入下一步,使用相应的应用程序层元素来描述应用程序的功能。

应用层

现在这一步的主要目标是将业务服务描述为最终可以作为服务实现和管理的技术组件。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应用程序逻辑将由负责实现业务服务的每个不同部分的独立组件组成。我们对数据模型和信息流掌握得越好,以后就越容易将实施工作分解为可管理的任务作为工作包。

 

应用程序视点图由它提供的服务、它使用组件内部运行的功能实现的流程组成。因此,首先从业务层收集与业务流程匹配的应用程序流程是最容易的。现在每个流程都将由 IT 服务实施。在服务或应用程序中,有一些组件实现了通常对应于流程的功能。有时存在更高级别的抽象,并且函数实际上被多个进程使用。

无论您是描述现有解决方案、重构它还是创建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接下来的分析任务都至关重要。了解与我们对解决方案的要求相匹配的模式和最佳实践应该可以指导我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我们清楚哪些组件应该由使能技术提供,哪些实际上是我们自己解决方案范围的一部分。为这些依赖项添加数据对象和技术接口有助于我们了解全局。

技术层

在描述了业务服务的功能之后,我们需要开始设计具体的操作环境。位置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网络架构的提示。技术是指托管堆栈,节点是实际的应用程序驱动环境。可以有多层节点、技术和位置,以便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地理分布要求、虚拟化和容器托管。

我喜欢从应用程序组件开始,因为您应该从应用程序级图表中准备好它们。基本上只需从应用程序层幻灯片复制粘贴行并将它们设置为新幻灯片上的最高。

结论

使用 Powerpoint 绘制企业架构图是开始描述您的需求、所需功能和操作环境的一种简单方法。我们已经描述了一个基本的图表,但很容易扩展(即颜色元素)模板以满足您的组织需求。此外,为了使模板更可用,组件可以以 .emf 格式定义并导入到 Powerpoint 工具中。然而,目前只创建了基本的业务、应用程序和技术形状。用策略和迁移层的对象填充整个调色板仍然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现在,作为家庭作业,您可以创建自己的图表,并使用 <serving> 连接器将所有三个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大图。

相关文章
|
23天前
|
运维 供应链 安全
SD-WAN分布式组网:构建高效、灵活的企业网络架构
本文介绍了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在企业分布式组网中的应用,强调其智能化流量管理、简化的网络部署、弹性扩展能力和增强的安全性等核心优势,以及在跨国企业、多云环境、零售连锁和制造业中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合理设计网络架构、选择合适的网络连接类型、优化应用流量优先级和定期评估网络性能等最佳实践,SD-WAN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业务连接,加速数字化转型。
SD-WAN分布式组网:构建高效、灵活的企业网络架构
|
8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计算
云原生技术深度解析:重塑企业IT架构的未来####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组件及其对企业IT架构转型的深远影响。通过剖析Kubernetes、微服务、容器化等核心技术,本文揭示了云原生如何提升应用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保持领先地位。 ####
|
8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Devops
云原生架构:重塑企业IT的未来####
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汹涌,云原生架构凭借其高度灵活、可扩展和高效的特性,正逐步成为企业IT系统的核心。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核心要素、技术优势以及如何引领企业实现业务创新与敏捷交付。 ####
|
30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精通RAG架构:从0到1,基于LLM+RAG构建生产级企业知识库
为了帮助更多人掌握大模型技术,尼恩和他的团队编写了《LLM大模型学习圣经》系列文档,包括《从0到1吃透Transformer技术底座》、《从0到1精通RAG架构,基于LLM+RAG构建生产级企业知识库》和《从0到1吃透大模型的顶级架构》。这些文档不仅系统地讲解了大模型的核心技术,还提供了实战案例和配套视频,帮助读者快速上手。
精通RAG架构:从0到1,基于LLM+RAG构建生产级企业知识库
|
23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重塑企业IT的无形之手####
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架构如何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它不仅是一种技术升级,更是业务与开发模式的深刻变革。通过剖析云原生的核心要素——微服务、容器化、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DevOps文化,本文揭示了这一架构如何提升系统的弹性、可扩展性和敏捷性,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赋予快速响应和创新的能力。不同于传统综述,本文将以一个虚构案例贯穿始终,直观展示云原生架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为读者提供一幅生动的技术蓝图。 --- ###
|
1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架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10月更文挑战第2天】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云原生架构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企业实现高效、灵活和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的概念、核心技术如容器化、微服务和DevOps等,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如何共同作用,推动企业在云平台上实现快速迭代、弹性扩展和资源优化。同时,文章还阐述了云原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指导。 ##
52 17
|
1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探索云原生架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云原生架构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企业转型的关键。它通过容器化、微服务、DevOps和持续交付等技术,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应用的高效开发、部署和运维。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概念、核心技术及其在现代IT环境中的重要性。
|
1月前
|
Kubernetes 监控 Cloud Native
探索云原生架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10月更文挑战第5天】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云原生架构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企业实现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揭示其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34 6
|
1月前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探索云原生架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10月更文挑战第9天】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云原生架构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企业实现高效运营和快速创新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揭示其如何助力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对云原生技术的剖析,我们将看到这一新兴架构是如何重新定义软件开发、部署和运维模式的,进而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1月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云原生架构正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探讨了云原生的核心概念、技术优势以及在现代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实践,揭示了其如何助力企业实现高效运营、灵活扩展与持续集成。通过对云原生技术的深入剖析,我们将看到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趋势,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选择。 ##
3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