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我国互联网在线教育行业有强大的战略政策作为支撑,近年来,教育部陆续发布了
《关于组织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等相关领域重点支持政策,以信息化为重点,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为在线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2. 企业数量增长带动行业进步
在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各地围绕职业培训、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细分领域积极探索布局在线教育新模式,学而思网校、华图教育等内容服务型,腾讯课堂、慕课等平台服务型,小猿搜题、扇贝等工具服务型线上教育培训企业不断涌现,在政策利好、资本助力、需求释放的环境下,市场上催生了 VIPKID、作业帮、沪江网校、直播优选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从事在线教育行业的相关企业超过 23 万家,在线教育企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3. 学习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壮大
数字经济时代,大众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时间碎片化问题逐渐增多,为在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融合应用,并逐步推动各类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导致学校教育进入“停滞期”,大多数教培机构无法正常开课,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倡议的引导下,在线教育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4. 科技+教育的价值已经在整个行业达成共识
科技正不断融入教育行业,近五年优秀的科技和教育融合实践案例数量在持续上升,
科技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教育主体。
既有像头部的传统互联网科技巨头进军教育领域,也有一些传统的教育公司积极向科技化转型,甚至还有一些创业公司,从诞生起就把教育和科技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家教育科技公司。
教育和科技的融合让教育新物种的增加、教育产品的打磨效率和管理效率都极大提升。在线课堂、在线备课、在线作业、线上答疑,甚至人工智能在教育里都得到了诸多应用。
科技的助力让老师在这一轮的数字化进程中的“人设”变得更强,通过科技的助力,
老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的关注和精准的指导。
5. 以学生的学习计划为中心的改良
在北美一些在线学习平台正在涌现。这种在线学习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产品不是以课程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学习计划为中心。
比如,学习平台的第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自己规划课程表,分别安排周课表、月课表和社交活动,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分类、课程形式、学习时长、开课时间和周期等信息,将合适自己的课程加入到课表里。
最关键是平台会在选课时,给出合理建议,提醒学生是否注意连续长课时的课程是否合理、多长时间需要离线休息,是否还需要增加社交课程。选择社交课程的同学,平台还会在每周或每月,根据适当的主题,帮助学生建立社群,鼓励线上社交。
另外一种就是正规教育机构建立的“虚拟高中”,这是一种没有实体学校但却是有着全日制办学许可的新型学校。美国圣地亚哥一所虚拟高中的所有课程都是通过在线学习,学生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遇到学习问题可以跟老师直播互动,也可以跟全世界的同学组建学习社群。
知识学习的场景不是整齐划一、按部就班的,这保证了每个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和节奏学习,而学生们又有共同的学习课题和任务,大家会按照各自的分工来共同完成任务,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其中。
6. 迎接在线教育的新变革
无论是疫情期间老师学生们正在探索的新学习场景,还是在线教育平台和机构正在
探索的在线学习新方式,无不是在发起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挑战。
传统教育方式当中,知识的最大受益者和最强的掌握者,其实是那个任课老师,而知识和学生其实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知识要为难学生是否能记住,学生要搞定知识以便考试时拿到分数。这个场景里,知识从来只是达到考试升学和工作的手段,而非目的。
显然,在这场学生和知识的较量当中,只有少数学生是获胜者,大多数都是被知识打败的“失败者”。这种“教导-接收-记忆-考试-遗忘”的传统教育思路,正在饱受质疑和现代生活的考验。
通过互联网随手可得的知识,还有教育产品中有大量顶级名师录制好的课程,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为什么要按部就班地到坐在课堂里听课。这种体系,对于早已掌握的学生来说是浪费时间,对于跟不上进度的学生来说是痛苦煎熬。
通过线上自主学习的方式来改造线下教育方式。通过线上完成学习任务计划和课程的自学,通过线下完成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合作,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感。像线上的游戏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都可以成为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打卡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