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S7-300的硬件结构,各模块按照什么顺序来组态?

简介: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西门子S7-300的硬件结构,并和大家讲一下S7-300各模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态的。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西门子S7-300的硬件结构,并和大家讲一下S7-300各模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态的。


640.jpg


S7-300为标准的模块式结构化PLC,各种模块相互独立,并安装在固定的机架导轨上,构成一个完整的PLC应用系统。

 

下图为标准型S7-300的硬件结构图:


640.jpg


从左至右,第1槽选定为电源模块,也就是PS模块,S7-300的电源模块是可选的,也就是说可以不选择标准的S7-300电源模块,可以采用其它的开关电源为后面的CPU及其它的模块进行供电,而如果是西门子S7-400的PLC就一定要选择西门子标准的电源模块。

 

第2槽为CPU模块。第3槽为接口模块,我们简称为IM模块,IM模块在多机架的情况下需要用到,只有一个机架的时候可以不用,如果不用IM模块在硬件组态的时候需要把第3槽空出来。第4槽开始往后是其它的一些信号模块,例如上图是在第4槽组态了一个SM:DI模块,SM称为信号模块,DI表示开关量输入或者说是数字量的输入。第5槽组态的是一个SM:DO模块,也就是开关量的输出模块。第6槽组态的是一个SM:AI模块,AI表示模拟量的输入。第7槽组态的是SM:AO模块,也就是模拟量的输出模块。第8槽组态的是FM模块,也叫功能模块,S7-300常用的功能模块有高速计数模块、定位控制模块、闭环控制模块等。第9槽也就是最后一槽组态的是一个CP模块,称为通信处理器模块,通信处理器模块典型的有点到点的通信模块、PROFIBUS-DP模块、工业以太网模块等。


640.jpg


一般来说,从第4槽的DI模块开始到后面的这些模块的次序是可以颠倒的,但是我们一般养成的组态习惯是开关量在前、模拟量在后,输入模块在前、输出模块在后,然后是功能模块,最后才是通信模块,我们一般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组态。

相关文章
|
25天前
|
存储 传感器 算法
在嵌入式系统中,硬件和软件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嵌入式系统中,硬件和软件之间存在的关系
42 1
|
1月前
|
Linux
Linux设备驱动之多个同类设备共用一套驱动
Linux设备驱动之多个同类设备共用一套驱动
90 0
|
1月前
|
物联网 芯片
STC51单片机-应用系统并行扩展电路设计(存储器扩展)-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STC51单片机-应用系统并行扩展电路设计(存储器扩展)-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52 0
|
1月前
|
存储 芯片
一种LED驱动专用控制电路方案
一、基本的概述 TM1651 是一种带键盘扫描接口的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驱动控制专用电路,内部集成有MCU 数字接口、数据锁存器、LED 高压驱动、键盘扫描等电路。本产品性能优良,质量可靠。采用SOP16/DIP16的封装形式。 二、特性说明 采用功率CMOS 工艺 显示模式(7字段×4 位),支持共阳数码管输出 键扫描(7×1bit),增强型抗干扰按键识别电路 辉度调节电路(占空比 8 级可调) 串行接口(CLK,DIO) 振荡方式:内置RC 振荡(450KHz±5%) 内置上电复位电路 内置自动消隐电路 封装形式:DIP16/SOP16 三、具体的应用
20 0
|
9月前
将PCB原理图传递到版图设计的六大技巧
将PCB原理图传递到版图设计的六大技巧
43 0
|
10月前
|
Linux
Linux驱动入门(5)LED驱动---驱动分层和分离,平台总线模型
Linux驱动入门(5)LED驱动---驱动分层和分离,平台总线模型
80 0
|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西门子S7-200 SMART系统块的组态,如何组态CPU、信号板和扩展模块?
本篇我们来介绍如何在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SMART中组态系统块。系统块可提供对S7-200 SMART CPU、信号板和扩展模块的组态,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介绍。
西门子S7-200 SMART系统块的组态,如何组态CPU、信号板和扩展模块?
|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西门子S7-200 SMART如何组态系统块,CPU、信号板和扩展模块的组态
上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西门子S7-200 SMART查看符号名和绝对地址及符号表相关操作,本篇我们来介绍如何在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SMART中组态系统块。系统块可提供对S7-200 SMART CPU、信号板和扩展模块的组态,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介绍。
西门子S7-200 SMART如何组态系统块,CPU、信号板和扩展模块的组态
基于Verilog HDL与虚拟实验平台的计算机组成与CPU实验第十四章:硬布线控制器
基于Verilog HDL与虚拟实验平台的计算机组成与CPU实验第十四章:硬布线控制器
1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