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基础实验二 功分器与定向耦合器设计

简介: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二 功分器与定向耦合器设计

一、功分器的原理图设计、仿真与优化

用ADS软件设计一个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并根据给定指标对其性能参数优化仿真。


1.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的设计指标:

频带范围:0.9~1.1GHz;

频带内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C_11>20dB;

频带内的插入损耗:C_12<3.1dB,C_13<3.1dB;

两个端口的间隔高度:C_23>25dB;


2.建立工程与原理图设计

新建原理图,设计输入端口电路、阻抗变换电路及输出端口电路,完整的微带型威尔金森功分器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3.基板参数设置

在原理图中插入微带线参数设置控件,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图。


3cd03955250b4f1ea9f944f0381af148.png


打开“LineCalc”窗口,如下图在“Substrate Parameters”栏中输入MSUB控件的基本参数,在“Component Parameters”栏中的“Freq”项中输入功分器中心频率为1GHz。可得特性阻抗为50Ohm,“E_Eff”为10.7912时,对应传输线宽度为1.521330mm。特性阻抗为70.7Ohm,“E_Eff”为90(即四分之一波长)时,对应传输线宽度为0.788886mm,长度为42.897100mm(约为四分之一波长)。


12926995071e447182a67261449c69a6.png


插入VAR控件,设置w1、w2、lh为变量。根据“LineCalc”的计算结果,如下图设置w1、w2、lh的值。


f46118c8d9c94d9f8e3cb4882e281c96.png


依次设置原理图中功分器各段微带线宽度和长度,具体变量设置如下图。


482d4626417f48fb901acadbb321b83a.png


4.功分器原理图仿真

在原理图中添加并设置S参数扫描控件。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图。


26921cad15554def808cc8f91551ab43.png


添加三个“Term”元件及对应的地,并连接好。完整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097f9f553674483483b26f35e6819f9c.png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且由图可知,采用理论计算的结果作为功分器参数时,功分器在多要求的全频带内隔离度没有达到指标,并且平坦度较差,所以还需要对功分器的各个参数进行优化。


f2dd43c80e49484784f0c2f1637f8ae5.png


5.功分器电路参数的优化

阻抗匹配对电路的性能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功分器输入输出端口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50Ohm,w1 = 1.52;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70.7Ohm,w2=0.79,lh=16。为实现阻抗匹配,需要针对w2和lh两个参数进行优化。

添加VAR控件,如下图设置参数w2和lh。


bce26094d8d84e49b16d188e4b6c1d5b.png


插入控件“Optim”和控件“Goal”。分别优化S(1,1)、S(2,2)、S(2,1)、S(2,3)。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图。由于电路的对称性,S(3,1)和S(3,3)不用设置优化,S(1,1)和S(2,2)分别用来设定输入输出端口的反射系数,S(2,1)用来设定功分器通带内的衰减情况,S(2,3)用来设定两个输出端口的隔离度。


b747f7e940254ad0aaf6d330882e7ff3.png


优化仿真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可知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并在通带内相对平坦。


8dafc5b8495741f59514399d4a016c68.png


二、功分器的版图生成与仿真

1.功分器版图的生成

失效“SP”控件、3个“Term”元件、3个“地”、“Optim”控件和4个“Goal”元件。执行“Layout”中的“Generate/Update Layout”将原理图中的传输线模型转化为版图中的实际微带线,如下图所示。


8313f5fbd67a4640a6d8ac0314d3228f.png


将原理图的基板和微带参数更新到版图中。


d58e07eb7f79437483073ec42b602bb8.png


2.功分器版图的仿真

在功分器版图中插入3个端口,如下图所示。


6bc815b4c2f74c7497ceab3a2dc8ed36.png


如下图进行仿真设置,设置好参数后保存。


adb741854d244146a860a6af3857d7e9.png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95fa69835200496084927863aa2d4e51.png


三、定向耦合器的原理图设计、仿真与优化

本节将设计一个3dB Lange耦合器,并根据给定的指标对其性能参数进行优化仿真。

1.Lange耦合器的设计指标


a1d876306b5c4357bc1af6c15463dad3.png


2.建立工程与设计原理图

新建一个原理图,插入微带Lange耦合器(Mlang)与微带基片(MSUB)。

插入S参数仿真模块。由于Lange耦合器是四端口结构,在插入S参数仿真模块后,再复制两个“Term”和“地”元件,如下图所示放置。(注意四个“Term”元件的顺序)。


bfe658be37f6434ba194c02c2398529d.png


原理图基本组件已放置,其中Term1为输入端口,Term2为直通端口,Term3位耦合端口,Term4为隔离端口,Ratio用于在数据显示窗口中观察直通耦合端口间的相位差。

3.微带的参数设置

设置原理图中的MSUB各参数如下所示。


861b31ec068e480bb4d0cfa3a06e9b21.png


4.Lange耦合器的参数设置

设置Lange耦合器的各参数如下所示。


daf44f6a441e4904b5c2cad67c8dabd3.png


5.Lange耦合器的原理图仿真

设置“SP”控件的各参数如下所示。


ded27b312a0a41faa361b089612e5ca8.png


S(21)、S(31)、S(41)的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bce05baf67684cd9bf0750c09976d858.png


设置参量“swr”如下图所示。


f263995ce0b9426cb353a9c75eb8dd3f.png


得到输入驻波比的参数图形如下图。


58b5216c05304597b385086353c2dd31.png


定向度参数图形如下图。


0830a0716a1f4b60a555e29398f8d319.png


Ratio相位参数图形如下图。


8b18f49a21334bf294cc29b8b01633ae.png


6.Lange耦合器的参数优化

由图可知,采用经验公式仿真出的结果未达到所要求的3dB Lange耦合器的指标,所以还需要对耦合器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微带的基本参量后,只能优化微带线宽W和微带线间距S。在原理图中插入“VAR”控件,如下图设置W=1.605,优化范围为0.82;设置S=1.065,优化范围为0.81.5。


9d5759995a49488485cd3cd50bea20d9.png


修改Mlang元件中参数,使W=Wmil,S=Smil。


161291b7a0bc49c993ee066b6ee8e6ea.png


插入一个“Optim”控件,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图。


726b65146718494693b5753fa5204cb1.png


和3个“Goal”控件,分别优化S(2,1)、S(3,1)和S(4,1)。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图。


3d8e4152697a43038d86ff4861fe7151.png


保存与原理图进行优化仿真,优化后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ed828ffd24fc4083b5853d7d18caa93b.png


四、功分器的版图生成与仿真

Lange耦合器版图的生成(详见报告)

2.Lange耦合器仿真(详见报告)


实验总结

经过此次实验,我学会了运用Richards变换与Kuroda规则设计微带低通滤波器,再利用阶跃阻抗设计原理设计一段低阻抗短传输线替代一段终端开路传输线,并使用平衡技术进行优化。学习了解了功分器与定向耦合器相关知识,同时掌握了利用ADS设计功分器与定向耦合器原理图设计、优化与仿真,并生成版图进行仿真。


相关文章
信道建模流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八
本节将详细介绍衰落信道的整体建模流程,内容上与 3D 信道模 型 3GPP TR36.873 7.3 节和 3GPP TR38.901 的 7.5 节对应。两者在内容上大体相同,前者的目标为6GHz以下的信道建模(记为模型1),后者为0.5~100GHz 的信道建模(记为模型 2)。对于 6GHz 以下的信道建模,两者均可以使用, 在下文的描述中,两者不同的地方均会列出。
信道建模流程  | 带你读《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之二十八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安全
【高强度聚焦超声模拟器】模拟分层介质中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束和加热效应(Matlab代码)
【高强度聚焦超声模拟器】模拟分层介质中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波束和加热效应(Matlab代码)
|
11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能抓取玻璃碎片、水下透明物,清华提出通用型透明物体抓取框架,成功率极高
能抓取玻璃碎片、水下透明物,清华提出通用型透明物体抓取框架,成功率极高
|
8月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前端开发
第三代软件开发-全新波形抓取算法
欢迎来到我们的 QML & C++ 项目!这个项目结合了 QML(Qt Meta-Object Language)和 C++ 的强大功能,旨在开发出色的用户界面和高性能的后端逻辑。 在项目中,我们利用 QML 的声明式语法和可视化设计能力创建出现代化的用户界面。通过直观的编码和可重用的组件,我们能够迅速开发出丰富多样的界面效果和动画效果。同时,我们利用 QML 强大的集成能力,轻松将 C++ 的底层逻辑和数据模型集成到前端界面中。 在后端方面,我们使用 C++ 编写高性能的算法、数据处理和计算逻辑。C++ 是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能够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我们的团队致力于优化代码,减少资
|
12月前
|
算法 5G
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双功能雷达和通信波束形成设计(Matlab代码实现)
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双功能雷达和通信波束形成设计(Matlab代码实现)
263 0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VPR 2023 | 移动传感器引导的跨时节六自由度视觉定位,准确且高效
CVPR 2023 | 移动传感器引导的跨时节六自由度视觉定位,准确且高效
181 0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动驾驶
传感器失效怎么办?MetaBEV:一种新颖且鲁棒感知网络架构,专治各自传感器疑难杂症
传感器失效怎么办?MetaBEV:一种新颖且鲁棒感知网络架构,专治各自传感器疑难杂症
156 0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一 滤波器的设计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一 滤波器的设计
176 0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一 滤波器的设计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1增强信息状态信息反馈(四)
《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1增强信息状态信息反馈(四)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1增强信息状态信息反馈(四)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1增强信息状态信息反馈(六)
《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1增强信息状态信息反馈(六)
带你读《5G 无线增强设计与国际标准》第三章增强多天线技术3.1增强信息状态信息反馈(六)